彭楊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襄陽市三原幼兒園教師堅持“百年黨史天天學”,通過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升理論水平,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力量,堅定初心。幼兒園通過組織“幼兒紅歌賽”“我講黨史故事”“舞臺劇展演”、繪畫、特色游戲等活動對幼兒進行愛黨、愛國教育。根據(jù)《樊城區(qū)教育系統(tǒng)“三紅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方案》,幼兒園大力推行“三紅校園”(筑牢“紅色堡壘”、評選“紅燭先鋒”、培養(yǎng)“紅心少年”)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精心制定行動路線圖,營造紅色教育氛圍。為深入推進“三紅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園所成立以黨員教師為主體的領導小組,共同研究并制定方案與階段路線圖,每一個板塊安排一個具體負責人,明確責任分工。規(guī)劃小組指導教師把“紅色堡壘”“紅燭先鋒”“紅心少年”這3個板塊的內(nèi)容巧妙適宜地滲透到幼兒一日教育活動中。每一板塊內(nèi)容的設計背景、設計主題、設計樣式、預設目標、實施方式與途徑都以圖文并茂的設計圖形式遞交領導小組審核,通過后才可以實施。幼兒園利用公示欄、LED顯示屏、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宣傳“三紅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在園內(nèi)設置“閃閃小紅星”“紅燭先鋒”展示墻,建立“紅色堡壘”活動陣地,重點打造“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紅色文化長廊。長廊成為幼兒與家長喜愛的校園紅色文化打卡地。每天放學,利用接孩子的短短幾分鐘時間,家長來到這里駐足觀看,拍照留影,在行走中感受紅色文化,接受紅色精神洗禮。長廊的頂部,教師利用五星傘和花球組成了阿拉伯數(shù)字100,代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紅紅的五星傘組合成一個大大的愛心,表示三原幼兒園將暖暖的祝福送給黨,祝愿我們的黨越來越好。長廊兩側(cè)墻壁上創(chuàng)設了“我愛你中國”“認識國旗、國徽、黨旗”“最可愛的人”“海陸空總動員”“紅色物件展覽欄”“紅色電影展播欄”“追尋紅色足跡”“身邊的家長明星”等11個主題的內(nèi)容。同時,我們巧妙創(chuàng)設了紅軍生活體驗區(qū)、紅色書屋等班級區(qū)角。
師生共同參與,家校合作顯成效。評選“紅燭先鋒”“紅星寶寶”。根據(jù)教師在“德、能、勤、績”等方面的表現(xiàn),量化考核評選出的先鋒模范為“紅燭先鋒”。把“紅星寶寶”與“七大品格之星”評比相結(jié)合,每季度評選出“紅星寶寶”,引導全園幼兒向“紅星寶寶”看齊。聯(lián)合家長,共同打造園所紅色文化。加強家校溝通,邀請家長進校園為孩子們講解紅色故事,如邀請抗疫英雄、人民警察等。結(jié)合各年齡段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師引導幼兒收集國旗、國徽、黨旗出現(xiàn)的場景圖片,“海軍、陸軍、空軍”的服飾圖片以及紅色連環(huán)畫、紅色立體繪本、紅色物件等,指導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軍艦、坦克、戰(zhàn)斗機等手工作品,讓孩子們在學、玩、做中感受紅色力量。通過開展紅色故事分享、紅色劇場展演、紅色游戲體驗、紅色環(huán)境文化講解等紅色教育實踐活動,讓紅色文化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中。一首首紅歌在幼兒園里唱響,一支支舞蹈在幼兒園里展演,師生熱情高漲。幼兒教師當上了紅色故事的主播,每天通過微信與美篇在線分享紅色故事。小小講解員對校園的紅色文化進行生動講解,贏得了好評。
此外,幼兒園編制了紅色教案集、紅色游戲集、紅色故事集等,成功申報襄陽市“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通過不斷探索紅色教育的新形式,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讓紅色基因在幼兒心中生根。
責任編輯/王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