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王季愚教學思想研究

2021-09-05 03:03周曉瑩閆雪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1年9期
關鍵詞:高校教學

周曉瑩 閆雪

摘? 要:王季愚是建國初期著名的外語教育家,她初創(chuàng)了如今的黑龍江大學,引領了上海外國語學院的發(fā)展。她的教學思想啟示我們,教學的前提是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把握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價值觀方向。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遵循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規(guī)律,嚴格按照人的發(fā)展、教育的客觀法則開展工作,在按規(guī)律辦事的基礎上,堅持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以科研促教學,與時俱進、大膽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全力以赴提升辦學層次和教學水平。當前高等教育因以科研為衡量教師職稱的重要指標,導致部分教師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但事實上,教學才是高校建設發(fā)展的核心命脈,高校領導和教師唯有認識到教學的重要性,才能讓高等院校真正發(fā)揮教書育人的重要社會功能。

關鍵詞:王季愚;教學;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0?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1)09-0000-03

黑龍江大學的前身系1941年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隊。從1941年至1944年,先后發(fā)展為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大隊、中央軍委軍事學院俄文科、中央軍委俄文學校和延安外國語學校。1946年11月,遷至東北解放區(qū)成立東北民主聯軍司令部附設外國語學校。1949年1月正式成立哈爾濱外國語專門學校,1953年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專科學校,1956年更名為哈爾濱外國語學院,1958年正式成立黑龍江大學。從1946年至1964年年,王季愚一直主持學校的全面工作,將學校建設成當時全國同類院校中規(guī)模最大、教學最優(yōu)、科研最強的俄語教研基地。1964年王季愚調至上海外國語學院,任院長直至逝世。作為新中國杰出的教育家,王季愚對待黨的教育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在物質資源相對匱乏的條件下,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的俄語人才。據統(tǒng)計,僅1946年至1958年,王季愚領導的學校就為國家輸送了六千多名俄語人才。當今俄語學科的帶頭人、著名教授,東歐國家外交大使,中央國內高校主要領導人,中央部委部分領導人,很多都是王季愚的門生。她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教學規(guī)律的把握于今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文章將從三個方面展現王季愚的教學思想,深入闡釋她的教育理念,以此懷念她對新中國教育事業(yè)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一、教學的前提是要把握“為誰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問題

無論是哪個時代、哪個地域,教育的核心宗旨之一都是要為國家培養(yǎng)人才。人才首先是人,人的主體意識會決定才的用途和價值。所以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是要把握人才的培養(yǎng)方向和價值宗旨,也就是解決“為誰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問題。

王季愚作為新中國新建高校的主要領導,在“為誰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方面有著清醒的認識,她曾用方向盤比喻人生觀,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對一個人人生方向的重要引領作用。在教學中,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反對單純進行業(yè)務教學的觀點,全心全意為我們的黨和人民培養(yǎng)人才。全國解放前夕,王季愚考慮多數新學員長期生話在敵偽統(tǒng)治區(qū),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歷史缺乏深入理解,加之關內許多大學都是在舊大學基礎上改造的,并不重視政治理論教育,學生頭腦中尚存一些舊觀念,特別設立政治理論教研室,講述社會發(fā)展史、哲學、政治經濟學、中國抗戰(zhàn)史和時事政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當時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就如蘿卜青菜一般清淡寡味,并無用處。王季愚卻說,它們是最有營養(yǎng)的,不能輕視。她一方面邀請知名人士、黨政領導人和新聞界專家,如張策、劉亞樓、羅榮桓、李立三、沙英,張如心、吳伯簫、張松如、蕭軍等聯系實際開展革命講座;另一方面組織開設系列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天天讀報會和每周生活會,她本人甚至還親自參與授課,想方設法讓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淺出、生動有趣,令人印象深刻。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她采取期中出題,期末開卷考試的方式,讓學生將所學所知與革命實踐、個人覺悟相結合,全面展現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學成果。

除了嚴格把握人才培養(yǎng)的政治方向外,王季愚還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她總是強調教師對學生品行的影響,身體力行地做一個甘于奉獻、道德高尚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感召形塑著學生的理想人格。1997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愛心的回響——緬懷人民教育家王季愚》,書中邀請王季愚生前多位同事和學生為她撰寫紀念文章,其中上海外國語大學評價王季愚是一位謙虛謹慎、剛正不阿、淡泊名利、志潔行廉的人。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全國開展“三反五反”運動,上面給學校下達了大小老虎的“指標”,徹查貪污千元以上的人。當時千元是巨額資金,學校又是清水衙門,王季愚直接去市委匯報情況,要求撤銷“指標”,“有什么整什么”。六十年代教育戰(zhàn)線“反右傾”,開展批判“大、洋、古”的政治運動。當時黑龍江大學的領導以城市里到處都是資產階級為由,決定把學校拉到農村辦“炕頭大學”,幾千名師生奔赴天寒地凍的農村,生活條件極為惡劣,根本無法組織教學。王季愚堅決反對這種極左的辦學方式,想方設法與市委、省委、東北局匯報情況,最終制止了長達四個月的下鄉(xiāng)辦學。十年動亂期間,這件事被判定為“執(zhí)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王季愚受到了長達數年的批斗折磨。但無論“造反派”如何強迫她“認罪”,她都剛正不阿,堅持按教育規(guī)律辦學。在黨和人民面前,王季愚考慮的不是個人寵辱,而是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在政治運動面前,王季愚在乎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學生的成長成才。她拿出自己工資的一部分作為學校的招待費,婉言謝絕學校多次為她調整住房的美意,除了教育事業(yè),她唯與革命讀書為伴。秉持“貴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的信條,堅持愛護人才、關懷青年的原則,王季愚在建校初期鞏固了教師隊伍,在特殊時期保護了革命人才,她的義行善舉令許多師生緬懷銘記,她的道德品質也影響了一屆又一屆學生。

二、保障教學質量關鍵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因地制宜

作為一位知名俄語學者和外語教育專家,王季愚深諳外語教學的科學性。1979年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建校三十周年慶典活動的講話中,她指出“外語教育必須遵循‘三基(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堅持‘三中心(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加強‘三材(教材、人才、器材)等教育的一般規(guī)律”[1]。

建國前后,國家急需俄語翻譯,王季愚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指導,制定少而精的教學大綱,既考慮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又兼顧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注意將教學與具體工作相聯系。當時學校根據強化教育的特點,自編了一套重點突出、實用性強、針對性強的俄語教材。在最短的時間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yōu)秀的俄語人才。根據已往的語言學習經驗,王季愚在教學中格外注重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興建圖書館,創(chuàng)建電教室。借由哈爾濱獨特的地理條件,學校盡可能多的聘請?zhí)K聯僑民為教師和教輔人員,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接觸的都是蘇僑,校園的環(huán)境布置、文娛活動也盡量使用俄語,充分營造了生活化、實踐化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中,王季愚安排外籍教師為講讀課和會話課主講,中國教師為語法課主講兼班主任。在聽、說、讀、寫四個基本功訓練上,中外教師術業(yè)有專攻,既符合語言教育的規(guī)律,也符合中國人的認知習慣,保證了學員發(fā)音純正、語法純熟,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被譽為俄語教學的“三駕馬車”。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王季愚格外重視教師的思想政治理論修養(yǎng),她親自為教師講授政治理論課,幫助教師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哈外專時期,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她一方面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采取開設研究生班、選拔優(yōu)秀學生等方式擴充教師隊伍;另一方面,提出應從學術研究入手,通過教師語言科學理論的研究提升教學層次,并把一些教師送去蘇聯進修,提升實際掌握俄語的能力。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上海外國語學院時期,王季愚主張師資隊伍學緣豐富化、階梯化,反對院校關門主義,公開招聘各國外語教育的優(yōu)秀人才,鼓勵國內院校、國際院校、學校與社會之間的人才交流。正是這樣富于遠見的教育理念,二十世紀中期上海外國語學院得以迅猛發(fā)展,當時該校擁有的外籍專家占全上海外籍專家總數的一半。

在王季愚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三十余年中,她始終以課堂為中心,堅決反對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辦學方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全國高校開展“俄語掃盲”活動,一些地方鼓吹俄語速成學習班,二十天就能看俄語書,王季愚不以為然,按部就班開展日常教學。至六十年代,整個教育事業(yè)都受到“左”的政治風氣影響,王季愚身處逆境,面臨強大的政治壓力,依然恪守作為教育者的信念與使命,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嚴格遵循教育規(guī)律,保證了正常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提升教學質量要敢于走在時代前端,銳意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時代發(fā)展的源動力。建國初期,教育事業(yè)面臨著諸多未知與困境,王季愚憑借著高瞻遠矚的卓識和勇立潮頭的氣魄,直面挑戰(zhàn),創(chuàng)造了許多“第一”,引領了新中國外語教育事業(yè)的潮流,開創(chuàng)了高等院校建設發(fā)展的新局面。

在教學方法上,王季愚在哈外專時期采取直接教學法與翻譯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速度快、實效強,為加快培養(yǎng)俄語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當時直接教學法被批判為帝國主義洋奴教學法,王季愚無畏政治風險,大膽創(chuàng)新,鼓勵教師挖掘直接教學法的合理內核,援引翻譯教學法彌補其不足,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模式上,她考慮到少年記憶力、接受能力強,外語學科模仿性強的特點,創(chuàng)新性地面向初中畢業(yè)生招收預科班,成功的經驗為十幾年后教育部選派中學生赴國外學習語言提供了借鑒參考。在教學硬件設備建設上,王季愚成立了新中國最早的語音實驗室,建設了俄文藏書最多、最全的圖書館。遠矚到高校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他將哈外專遷至沙曼屯,籌建有運動場、圖書館、游泳池和俱樂部的現代化高校校園,為后續(xù)擴建為黑龍江大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教學隊伍建設上,王季愚獨具戰(zhàn)略眼光。在哈外專時期,她預見到師資依靠蘇僑教師并非長久之計,自1950年就著手舉辦研究生班、教師業(yè)余理論班、教師高級學習班,分層次、分階段培養(yǎng)師資力量,當時國內研究生教育尚屬少見,王季愚敢想敢干,銳意進取,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后期大批蘇僑回國,中國教師已能全部獨立承擔教學工作。值得稱贊的是,王季愚遠見卓識,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學和教育學對高校教學的重要性,注重在這兩個方面培養(yǎng)教師的業(yè)務能力,這在當時都是極為先進的教學思想。為了提高教學的理論層次,王季愚強調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1955年,哈外院舉辦新中國首屆俄語學科科學研討會,全國各地的俄語教育人才齊聚哈爾濱,學術影響很大。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上海外國語學院工作時期,王季愚要求各系教師深入研究國內外學界近二十年的發(fā)展現狀,掌握學術發(fā)展的最新動態(tài)。為了促進教師重視科學研究,以科研帶動教學,她在短短的兩年期間興辦了三本學術刊物,成立了四個科研機構,創(chuàng)上海外國語學院發(fā)展史之先河。教學的發(fā)展離不開學科的進步,王季愚很早就認識到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她主張學科之間交叉發(fā)展,尤其外語學科不能僅限于語言學習,應與其他人文學科相互滲透,這樣有利于學生拓展專業(yè),更適用于未來的事業(yè)建設。

可以說,王季愚是新中國外語教育事業(yè)的領軍人,她的教學思想于時代而言是登高望遠、開拓創(chuàng)新,于今日而言是真知灼見、歷久彌堅。她對于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是建立在深諳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緊按外語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脈搏,結合新中國建設實際所做出的大膽變革,這些變革與今日高校建設發(fā)展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結語

教學是高校作育英才的核心。當前高校教師普遍存在著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部分教師只關心個人的職稱晉升,忽略教學工作,授課質量不高,師生互動較少。本質上,這都是有損于師德師風的行為。搞好教學工作,出發(fā)點首先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教師真切的關心學生的成長成才,切實的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教育使命和社會責任,愿意毫無保留、與時俱進、傾囊相授,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自由飛翔。回顧王季愚的育人歲月,在困難時期,她想方設法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千方百計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挖空心思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這一切都是基于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責任感和對國家、人民的使命意識。當我們討論王季愚教學思想的啟示意義時,我們首先應該看到她的教學思想背后是“為師之愛”在牢牢支撐,這是做好教學工作最為重要的精神源泉。其次,做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是明確育人目標,也就是王季愚一直強調的要為黨和人民培養(yǎng)人才。當代高校教育身肩重任,“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主義制度的深根固柢?!盵2]因此,我們必須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盵3]最后,受王季愚教學思想的啟示,做好教學工作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教育者首先要把教育當成一門科學,尊重人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敬畏教育教學的客觀法則,在深諳教育規(guī)律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學生成長和社會需要開拓創(chuàng)新,工作中要敢想敢干,勇于打破傳統(tǒng)模式的束縛,善于利用新媒體、新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精于思索改革教學方法,樂于開展國際間、學科間的交叉合作,長于用科研引領教學、深化教學,真正將教學工作精致化、時代化、深入化。

參考文獻:

[1]戴煒棟.愛心的回響——緬懷人民教育家王季愚[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414.

[2]周曉瑩.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9):4-6.

[3]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海外版).

猜你喜歡
高校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yī)藥英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高校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校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