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秋
摘要:語文作為我們學習最久的課程之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語文學科的學習,對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與為人處世的培養(yǎng)、三觀的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之前的高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太過單一、枯燥,而且學生的獨立性、個體性較低,學生學習被動;而在新課程背景下,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割舍傳統(tǒng)教學理念,實現(xiàn)課堂教學改革,要在教學理念,教學過程中加以創(chuàng)新。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研究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教學策略
新課程改革注重素質教育的實現(xiàn),響應國家號召,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課堂教學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新課程改革主要強調的是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和新課程改革方案的設計,所以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應試教育。因此,在課堂效率這方面相對較低,學生的各項能力沒有得到鍛煉與發(fā)展。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改善應當提上日程,語文課程的改革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學習技能的全面提升。
一、分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方面,當今大多數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缺乏興趣與主動性,語文課程的學習貫穿了小學,初中,高中導致諸多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缺乏新鮮感。語文課程的分數與學習效果是積累的結果,并非短時間內可以有所突破,導致更多的學生對語文課堂抱有“佛系”的態(tài)度,認為語文成績能拉來的差距很小。長此以往,語文課堂的教學會出現(xiàn)更多的問題。另一方面,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當今大多數教師教學方法太過死板與模式化,導致學生缺乏新鮮感,教師與學生有明顯的距離感,課堂氣氛有時太過沉悶,教師一味的單方向輸出,學生與教師缺乏互動與溝通,學生學習很被動。只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加以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背景下不斷完善與發(fā)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課堂效率。
二、探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
2.1提高教師把控能力,深化課程改革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看似教師的地位弱化,實則加強了,它更需要教師的靈活把控能力,若把控過強,導致沒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本質并沒有改善;若把控太弱,則會適得其反,使課堂太過活躍,學生太過自由,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所以教師的把控起著關鍵作用,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力量。深化課程改革,改變以往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已把困惑通過查找資料并解答,教師起引導作用,可以極大的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豪感,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比如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的《沁園春·長沙》,教師應靈活把控課堂,明確教學目標,本詩要求掌握多角度靈活寫景的手法,感受全詩的意境,領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切重教學重點,攻克教學難點,這首詩歌的節(jié)奏與旋律跌宕起伏,慷慨激昂,引導學生朗誦,準備朗誦競賽,觀看相關朗誦視頻,增加朗誦技能與知識儲備,培養(yǎng)朗誦能力,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更主動的融入課堂,在課堂上主動展示自己,成為課堂的主體,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
2.2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靈活課堂模式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是課堂的最重要角色?,F(xiàn)在好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得過且過,看似平時很努力,實則沒有效率,導致考試不理想,學習動機低落,因為學習習慣的錯誤與學習方法的欠缺。教師應該看到每個學生的獨立性,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靈活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運用教學方法,與良好的學習習慣相結合,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高中語文課本必修四曹禺先生的《雷雨》,教師應該課前告知學生預習相關內容,要求學生自已對文章做初步理解,培養(yǎng)預習的習慣,上課時,采用多樣的教學模式,可以觀看《雷雨》的音樂劇視頻,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并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及人物的塑造。還可以分角色扮演,提升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感。打破“標準式”教學模式,進行“差異化”教學,讓學生獨立思考,給予他們完全的想象空間,課后引導學生復習,并模仿相關描寫人物的方法,靈活運用寫作技巧,教師給予點評,同學間相互探討,分小組學習,提升團隊合作能力與寫作能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是個長遠且重大的問題,它決定了未來課堂的走向及教學模式的改善。教師應該完善教學評價,做好課后總結與反思,為每一堂課做充分的準備,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燈塔,幫助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已,全面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有利于師生的全面進步與共同成長。教師應不斷充實自己,增長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學生應優(yōu)化學習方法,改進學習習慣,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發(fā)展自已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到為人處世,在社會立足的方式,師生的共同進步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許碧霞.解讀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J].高考,2021(15):35-36.
[2]范雪蓮.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