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宣縣城往西在二級公路風(fēng)馳電掣15公里,便到了祿新地域。
高大巍峨的廣西大瑤山的崇山峻嶺從金秀長途奔來,似乎特別鐘情于祿新的山山水水,到了古杭村便戛然而止。高矮不一,層巒疊嶂的山包,給村屯筑起了巍峨靠山。背倚巨山前眺,明鏡般的萬畝良田與宛若雪白紗巾的濠江河相互依戀,難分難舍水土相擁,動靜相映成趣,裊裊炊煙中掩映著雞犬相聞的村落。
山腳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形的水潭,由三個彎彎曲曲的,寬有20多畝的巨型水潭構(gòu)成,古稱“犀牛潭”。三個潭水匯成涓涓溪流與祿新的母親河鑲嵌在深黛的丘陵山巒中,在方正有序的田里清流蜿蜒。多情的波紋水花環(huán)繞著村場,給生活在此的人們造化了一段水養(yǎng)犀牛、牛養(yǎng)民眾的久遠(yuǎn)傳說。據(jù)村老說,問號形的水潭就是古時犀牛的棲身處。那時??吹揭蝗汉B(tài)可掬的犀牛在潭中笨拙地游弋,或潑水嬉戲,或追逐穿梭,或劃水相拱。悠閑自得的黝黑犀牛與飛掠而過的灰白寄生鳥形成了黑白分明的鮮明映照。也不知道在哪個年代什么時間,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往日朝夕群舞的犀牛竟不知去向,從此再也不見犀牛的身影,村人黯然神傷,只能在口耳相傳中追憶那犀牛潭和犀牛的美麗傳說……
唏噓之余,同行分析,也許是犀牛像鎧甲一樣粗糙不平、布滿褶皺的皮膚抵御不了逐漸趨冷的天氣,或許人口日益增多,無形之中壓縮了犀牛的生存環(huán)境而遷移,不知所終。
在村民的帶路下,沿犀牛潭上溯300米,有一個2尺寬的洞口。上方1米多寬的巖石鐫刻著武宣縣著名書法家、文學(xué)家、中國懷體書法創(chuàng)始人黃吳懷1993年親筆題寫的“犀牛巖”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走了一兩公里,一洞向前的山洞時大時小,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兩個側(cè)洞,洞頂有時有一人高,有時有十多米高。洞里可能有通到山頂?shù)孛娴臍舛矗谢秀便睆纳祥T灑下一縷縷光線來,走在洞里,既不氣悶,又不嫌暗,但是卻又看不到光線從何而來。四通八達的洞就像村里的巷道一樣,走向方面有時上坡,有時下坡,橫的、豎的、直的、彎的,洞洞相通,巷巷相連。
我們走著走著竟然迷了路。除了洞中有洞外,還發(fā)現(xiàn)洞上有洞、洞下有洞的連環(huán)洞。洞中有門,門中有洞,猶如碩大無比的村場令人眼花繚亂。有的洞猶如深幽的巷道,不知盡頭;有的洞廣闊如寬大的庭院;有的深如山谷不可目測;有的清澈明凈,讓人一眼追蹤到手電筒的光能照到的地方??偟母杏X是洞中引人入勝,別有一番天地。
在洞中最大的感受是能覺察到空氣的流動,帶著絲絲涼意的風(fēng)兒不知道從哪里吹來。洞里的空氣是干凈的,令人神清氣爽。進入窄小通道的時候,會感覺到風(fēng)速加快,走進寬大的洞里就立刻風(fēng)平浪靜了。有時又會感到風(fēng)向的變化,明明好像前面有撲面而來的清風(fēng),忽然風(fēng)又從脖頸后面溫柔地直撫背脊。隨行的村民說,冬天在山腳經(jīng)常能看到山槽有熱氣彌漫,盤旋向上,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巖洞里隨處可見灰白的石灰?guī)r和潺潺流動清澈見底的地下水,在洞壁到處可見河流沖刷留下的痕跡,由此可判斷出,這些洞上有洞、洞中有洞、洞下有洞的洞穴都是由長年累月的水流沖蝕而成的。年復(fù)一年,洞道形成了大小不一的空間。
8公里長的犀牛洞盡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越往前走,洞內(nèi)乳石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的景觀越令進洞考察的我們目瞪口呆:邊石、石芽、萬人廳、巖溶漏斗、落水洞、萬乳廳、定海神針、千年情侶等難得一見的驚世奇景令人拍案叫絕!
往里走3公里,突然感到豁然開朗。因為沒有光亮,只是直觀地知道用強力電筒的光射不到巖洞的邊緣。
直到沿周邊斷斷續(xù)續(xù)環(huán)繞了一個多小時,才感覺到這個天然溶洞不是一般的大。目測可供人游覽的面積有7萬多平方米,相當(dāng)于10個標(biāo)準(zhǔn)足球場大小,大廳可容納一萬多人游樂,高度超過7層樓,稱它為“廣西溶洞第一廳”毫不為過。有人建議關(guān)掉手電筒和頭燈看看“大”是怎樣一種感受,于是,所有能發(fā)出光亮的用具全部統(tǒng)一被按下停止鍵。驀地,一片幽深與漆黑悄無聲息鋪天蓋地直滲骨髓,舉目顧盼伸手不見五指,龐大的遠(yuǎn)石近水倏忽消逝,耳邊只能聽到靜靜的巖水從高空倒立的石筍滑落的一排排“滴答”聲。不知道誰的胸脯在劇烈起伏,聽得到“撲通撲通”的顫跳,慌亂中一支手電筒滑落及地,頓時在空曠的巖洞里掀起陣陣山谷般的遙遠(yuǎn)脆鳴回音……
按亮手電筒,手持皮尺估量,萬人廳中間是一個有3個籃球場般大的1300多平方米的高臺,因為它在洞的中央高凸起一片,比環(huán)繞的河流高5米多。
循序瀏覽,東面滿眼是拔地而起林立的石筍,宛若“三千奇峰”,巨大的空間有幾根擎天巨柱特別醒目。我們?nèi)齻€人好奇地站上其中一根“擎天柱”的臺基,手拉著手丈量這根粗大的石筍,竟然合圍不過來,有人情不自禁地驚呼:“石柱王!”目睹此情此景,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起明萬歷年間恩貢,湖廣衡州通判,擢云南昆陽知縣陳允問寫的一首天柱屏詩:“四面平鋪小小山,一峰突出萬峰間。翠飄云外空中現(xiàn),未許行人幾度攀?!?/p>
南面是一梭晶瑩剔透如珠似寶的珍珠塔,巖石的表面分布大小不等、規(guī)則不一的顆粒狀珠子,酷似珍珠,這是民間競相追捧的純天然奇石。
西面是一版幾百平方米薄如書本,厚度均勻的千頁石幔。它又像是在聳立陡峭、壁如刀削的山崖上從天而降的大瀑布。垂直落處氣勢磅礴,煙靄升騰,彌漫山谷,站立處隱隱約約感到霧氣迎面而來,十分壯觀。
北面是數(shù)十米高晶瑩的雪山,有少林寺院練功的梅花樁,有“熊貓抱竹”“千層寶塔”“壽星老翁”“仙女靜臥養(yǎng)身”等景觀。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幔、石花、石柱、石筍構(gòu)成了秀麗、幽深、雄偉的奇特景致。
還有那數(shù)不清的酷似犀牛的石腳,大的有水桶粗,小的有杯口大,有腳趾,有筋骨,活靈活現(xiàn),不知道這是不是山下潭中的犀牛躲進巖中成就了“犀牛巖”?
據(jù)說有人曾在洞中發(fā)現(xiàn)不少史前文化,有動物骨、牙、石斧、石鑿等。
洞內(nèi)乳石奇形怪狀,千姿百態(tài)的景觀,映射著“犀牛巖”的靈氣,令這些關(guān)于犀牛洞的每一個景點和傳說都充滿了神秘感……
犀牛巖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讓人流連忘返、刻骨銘心的旅游勝地。
別的不說,僅看那三座大山地下蜿蜒著8公里的長廊,就給人帶來一種暢游地下峽谷的切身體會。它是一條天然的地下河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條峽谷長廊雕刻塑造得景中有奇、奇中有景、景景相套。河床大小不一,寬的可并排開過兩輛汽車,但大部分是兩邊峭壁夾住中間一條2米多寬的道路。令人流連忘返的是沿途的美景,既神秘莫測又獨具國畫神韻。
溶溝之間呈筍狀、菌狀、柱狀或尖刀狀的石芽長短不一,高的數(shù)十米直頂巖穹,似乎不屈服于壓頂現(xiàn)狀要把它刺穿;矮的有三五米,或粗或細(xì),高矮有型。站在發(fā)育茂盛的石林面前屏聲斂息,從天而降的“嘀嗒嘀嗒”水滴聲直入耳廓,它精準(zhǔn)地一點一滴落在石尖上,濺起朵朵霧花,滋潤著筍體催它破土發(fā)出“絲絲”向上的拔節(jié)聲。
雖然滴到石筍的水蒸發(fā)完水分后,水中的鈣物質(zhì)才能沉淀下來,為我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增加肉眼看不見的絲毫高度。但是它們卻能穿黑霧、破硬土,毅然決然地經(jīng)年累月積少成多壯大自己,堅韌不拔、矢志不渝地向上挺立直至形成石筍、形狀各具韻色的石鐘乳、上下連接的石柱。
據(jù)說向下長的叫鐘乳石,往上長的叫石筍,上下連在一起的叫石柱。上面大量的囤積,下面大量的堆積形成了精美的石柱。它們大多數(shù)是上下兩頭粗,石筍越往上長就越細(xì),鐘乳石越往下伸也是越尖,呈兩頭大、中間細(xì)的冰錐一樣的物狀。上面的竭力往下探,下面的努力往上頂,能不能連接在一起那得靠時空的長久運作和天意。因為往下滴落的水如果被灰質(zhì)堵住了原有的縫隙,水滴就會逐漸移向另一個方向。于是,一個新的鐘乳石就會隨之誕生,原來眼看就要相連的石筍和鐘乳石就只能隔空相望了。沒有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渴望就沒有如林的石筍,沒有不斷的變遷就沒有如今氣象萬千、蔚為奇觀的美景。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磨礪,才知道旅途的靈力。人的進步、時代的進化何嘗不需要篳路藍縷、砥礪前行?
武宣縣有地下河6處,其中祿新占了上橋、思龍、三里、上堂4處,暗河管道分叉給當(dāng)?shù)貛砹嗽丛床粩嗟乃?。行走在犀牛巖長廊中,到處可見地下河滲透的盈盈清水:有雄偉壯觀的萬畝梯田,有漣漪飄蕩潺潺流水的蓄水壩,有荷藕飄香魚躍蝦跳的池塘……一般是中間一汪清澈透明、無塵無雜、令人不忍心觸摸的水,外圍是大小不一封閉蓄水的多彩花邊。它們不規(guī)則地或單個分布,或以群展現(xiàn)。同行的一名專家介紹,這種景觀學(xué)名叫邊石,是地下水沿不平坦的洞穴底部流動時水中一些元素升空散走,一些物質(zhì)沉淀,于是成了有序的蓄水多型邊壩。我驀然心頭掠過一絲感慨:水是柔情的,它能讓你的肌膚感受到絲絲溫柔,甚至想躍然而下與它融為一體;水又是剛性的,君不見經(jīng)過幾億年的滴淌、隱流、沖刷形成了一個個堅如鋼鐵、硬如磐石的壯觀的石水交融的勝景嗎?如果沒有一心一意的不變恒心,又怎能有五光十色、形態(tài)各異的山水景色呢?
漫步犀牛巖地下峽谷,迷幻神奇、光怪陸離令人目不暇接。呈碟狀或倒錐狀,寬數(shù)十米、深數(shù)米的巖溶漏斗,峽谷兩側(cè)和盆地、洼地底部的落水洞,淺水池中的洞穴珍珠,無不把它的美麗通過各種形式呈現(xiàn)給人們。水的柔情,巖的偉岸,鑲嵌在琳瑯滿目的礅、柱、鐘、鼓、筍、花、傘、盆、幔中,用十足的美德敞開胸懷擁抱著每一個人!
作者簡介:陳德仁,廣西武宣縣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特約研究員,廣西作家協(xié)會會員,來賓市作家協(xié)會理事、黨史專家?guī)鞂<摇⑺枷胝卫碚撦o導(dǎo)員,武宣縣作家協(xié)會主席。多年來發(fā)表小說、散文、報告(民間)文學(xué)、調(diào)研報告1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