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覆蓋我國四省三市32個節(jié)點,包括北京、濟南、合肥和上海4個量子城域網,通過兩個衛(wèi)星地面站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相連,總距離為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yè)的150多家用戶。
遨游在太空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如今有了屬于自己的“正式名稱”。2020年9月11日,國家重大文化工程《辭?!罚ǖ谄甙妫┱綄ν獍l(fā)布,本次新增內容中添加了“量子通信”“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等詞條。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發(fā)射升空。為了這一天,中國的量子物理學家們,已經準備了10多年。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的誕生,源于我國“構建全球范圍量子通信網”的科學愿景?!鞍蚜孔訉嶒炇摇帷咸盏脑O想,10多年前就已被提出?!敝袊茖W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說。
在這場量子學革命的科學競賽中,多個“世界首次”“世界首個”均來自于由潘建偉領銜的“中國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安全通信距離超過100公里的光纖量子密鑰分發(fā)、實現國際上首個全通型量子通信網絡、建成世界首個規(guī)?;孔油ㄐ啪W絡……“這標志著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崛起,從10年前不起眼的國家逐步發(fā)展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將領先歐洲和北美。”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志曾如此感嘆。
中國團隊的這些研究工作,證明了實現基于衛(wèi)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網絡和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基礎檢驗的可行性。
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絡,覆蓋我國四省三市32個節(jié)點,包括北京、濟南、合肥和上海4個量子城域網,通過兩個衛(wèi)星地面站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相連,總距離為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電力、政務等行業(yè)的150多家用戶。
目前,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的雛形已基本形成,未來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推動量子通信在金融、政務、國防、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自然》雜志審稿人對此評價道,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進的量子密鑰分發(fā)網絡,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星地量子通信網的建成,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網”奠定科技基礎,也為相對論、引力波等科學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地實驗室”。
發(fā)布時間:2021年6月23日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