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經(jīng)典
古人也會近視嗎?
是的,但概率遠低于今天。原因很簡單:第一,古代識字率低,讀書的人少,眼部疲勞的風險小;第二,古代沒有電,油燈、蠟燭也貴,多數(shù)人不會熬夜讀書(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畢竟是少數(shù));第三,古代沒什么對眼睛有害的電子產(chǎn)品;第四,古人用毛筆寫字,眼睛離紙筆遠……
唐宋之前,近視是富貴病,有條件讀書的世家子弟才會近視,貧苦農(nóng)民的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哪里會近視;唐宋之后,印刷術(shù)發(fā)達,科舉制興起,老百姓的兒子也能讀書了,近視的人不斷增多。周文王是歷史上第一個近視的名人?!妒酚洝酚涊d,孔夫子視周文王為音樂偶像,曾稱贊道:“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而誰能為此也?!?/p>
什么是“眼如望羊”?東漢《釋名》給出權(quán)威解釋——“遠視茫?!?,翻譯成白話就是“遠的地方看不清”,這不就是近視嘛!“文王拘而演《周易》”,想想周文王他老人家囚居羑里,鼻尖緊貼文字鉆研《易》,就覺得怪不易的。韓非子“目不喪明”,司馬光“不能遠視”,陸游“老去觀書澀如棘”,紀曉嵐“目系短視”……這些都是近視的癥狀。
那,古人近視了怎么辦呢?主要有三種辦法:
一是藥物治療。早在先秦時期,醫(yī)家就致力于用藥物、針灸等辦法治療近視。秦漢時期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了70余種治療近視的藥物,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提出了81種治療眼病(包括近視)的方法,宋代竇漢卿的《針灸標幽賦》中有針灸治療眼疾的記載……不過,以上藥物、藥方只能緩解眼部疲勞,輔助假性近視的恢復,并不能治愈真性近視。
二是他人代讀。北宋文壇有兩大逸聞:王安石不洗澡、歐陽修近視。葉夢得把這兩件事記錄在《石林燕語》中,還說歐陽修“常時讀書甚艱,惟使人讀而聽之”。歐陽修看不清文字,就讓書童讀給他聽!這種做法太過奢侈,大部分書生是沒有這種條件的。
三是架上眼鏡。古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鏡片與視力的關(guān)系,漢代《淮南萬畢術(shù)》中記載了取火、映物的鏡片,南京郭家山晉墓中出土過外凸的水晶鏡片,北宋司法官員史沆也用水晶鏡來閱讀卷宗……現(xiàn)代意義的近視鏡發(fā)明于13世紀的歐洲,后傳入中國,15世紀已能批量生產(chǎn)。古人稱眼鏡為“叆叇”,就是阿拉伯文“眼鏡”(al-unwainat)的音譯,比如仇英的《南都繁會圖》中就有一位戴眼鏡的老者。
歷史上最著名的“眼鏡控”非雍正莫屬,他當皇帝的第一年就下口諭:“按十二個時辰,做近視眼鏡兩副。在哪個時辰看得多的,重做六副。將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每樣多做幾副,俱要好的?!钡诙?,又下旨意:“照朕用的眼鏡,再做十副?!?/p>
不到七年的時間內(nèi),內(nèi)務府為雍正打造了35副近視鏡,紫禁城很多宮殿都有專門放置眼鏡的地方,供雍正隨時取用。
他的兒子乾隆卻反其道而行之,對眼鏡深惡痛絕,《乾隆實錄》記錄了乾隆的一段話:“今考試者一百二十余人,內(nèi)報近視眼者竟有七十余人之多,明系捏報,希圖規(guī)避。滿洲習氣,竟至若此,實堪憤恨?!鼻∵€寫了很多吐槽眼鏡的詩,晚年仍筆耕不輟,持之以恒。88歲那年,乾隆作詩云:“古稀過十還增八,眼鏡人人獻百方。借物為名非善策,蠅頭弗見究何妨?!?/p>
不過乾隆再厭惡眼鏡,也改變不了讀書人易近視的事實。嘉慶年間,有一首名叫《續(xù)都門竹枝詞》的詩:“近視人人戴眼鏡,鋪中深淺制分明。更饒養(yǎng)目輕猶巧,爭買皆由屬后生?!?/p>
清代中后期,近視現(xiàn)象不斷增多,大家已經(jīng)接受近視需戴眼鏡的事實,戴眼鏡甚至成了青年人的時尚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