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讀書的料:農家子弟離開鄉(xiāng)村之后”
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教育版
對于邊遠農村的孩子們,還在讀書就是天大的好事,再苦再累也心甜。然而,總有一些孩子不能從自身實際的利益出發(fā),而是和周圍社會上的人比較,反而是越讀書心理越不健全,性格清高孤僻,好高騖遠不著邊際。身在其中,我非常理解農村父親對讀書子女的氣憤。讀書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他們總感覺自己的孩子依然上學,還不如鄰家孩子自主創(chuàng)業(yè)或是出門務工有奔頭,這本身就是社會的現實。比如我自己,經常為子女上學的事獨自感嘆,有時竟覺得有些承受不起了。當初,為了孩子們求學,一家人到城里務工。甜酸苦辣全嘗盡,換來了故鄉(xiāng)有史以來的前兩個大學生。如今,我卻覺得,當初背井離鄉(xiāng)的初衷,是不是錯了。女兒還在讀博,屈指算來,已經讀了快20年的書了,兒子也準備要讀研,兩個孩子繼續(xù)深造不能工作,我們的生活……而一直留在村里的人,有國家富民政策的扶持,加上農村經濟的繁榮,都過上了富足的日子。我們要享一雙兒女的清福,真不知道要等待到何時。所以,能上得了學的孩子們,你們要知足,不要一味地抱怨父母,多想想,作為父母,特別是農民父母,那該是多么的不易。
河北滄州?季文亮?務工農民
(欄目主持:溫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