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平 梁超
摘要:目的:評價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0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樣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研究組采取椎體成形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的Cobb角、脊柱高度、VAS疼痛評分、ODI功能障礙評分。結果:研究組治療后的Cobb角小于對照組,脊柱高度高于對照組,VAS疼痛評分、ODI功能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更加顯著,患者的生理結構、關節(jié)功能、疼痛問題等均得到了明顯改善。
關鍵詞: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脊柱骨折;臨床效果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人內分泌功能會出現(xiàn)變化,骨密度會逐漸降低、骨質變得更脆,在遭受外力沖擊時容易因此而發(fā)生骨折,即骨質疏松性骨折。本研究選取80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評價椎體成形術的治療效果。
1方法及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以便利抽樣法分為對照組40例和研究組40例。研究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56~78歲,平均(67.43±10.09)歲。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57~77歲,平均(67.55±10.03)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保守治療:協(xié)助患者取平臥體位,以胸腰支具進行固定,保持臥床休息,減少不必要的起坐,給予口服非甾體藥物,若疼痛嚴重可給予止痛藥物。
研究組采取椎體成形術治療:常規(guī)消毒、麻醉,以C型臂引導,基于患者骨折情況選擇最佳穿刺位置,經(jīng)皮向椎弓根穿刺,直至穿刺針抵達傷椎位置。取出針芯,注入造影劑,以了解傷椎情況。注入骨水泥并觀察椎體后緣,及時停止骨水泥的注入。拔出穿刺針,縫合切口,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后的Cobb角、脊柱高度、VAS疼痛評分、ODI功能障礙評分。疼痛評分(0~10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1];功能障礙評分采用ODI量表評估,包括10個評估項目,每個項目按照完成情況可計0~5分,評分越高則功能障礙越嚴重[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資料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進行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的Cobb角小于對照組,脊柱高度高于對照組,VAS疼痛評分、ODI功能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是結構失穩(wěn)、骨小梁局部碎裂,以及骨折椎體微動?;颊呖筛械窖程弁?,影響生活質量。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關鍵在于,提高椎體強度、恢復脊柱穩(wěn)定、減輕患者疼痛、改善現(xiàn)有的關節(jié)功能障礙問題。椎體成形術手術創(chuàng)面較小,不會帶來較為強烈的痛感,向傷椎中注入骨水泥可穩(wěn)定傷椎結構,保證椎體平衡性,顯著改善脊柱骨折患者的脊柱結構,促進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的Cobb角小于對照組、脊柱高度高于對照組、VAS疼痛評分和ODI功能障礙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椎體成形術應用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可有效提高脊柱高度,縮小Cobb角,減輕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關節(jié)功能障礙,臨床效果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劉廣巖.椎體成型術與保守治療對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意義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0,14(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