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近年,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與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不斷提高,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作文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高效應用。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和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字詞句章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促進他們的發(fā)展。趣味性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因素,充滿趣味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同時能提高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文對趣味性教學法進行了探究,供同仁參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作文教學逐漸成為了教學工作的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以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知識與提升能力。趣味性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學方式,運用趣味性的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趣味的重要性
在小學教學工作中,學生由于年齡小、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不強等諸多原因,不能高效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此,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運用趣味性教學法是行之有效的,能滿足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把趣味性教學法應用于小學作文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從而不斷發(fā)掘,并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寫作知識,提升寫作能力,促進作文水平的提高。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應用趣味性教學法也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強,所以通常在課堂上不能充分理解教師講解的知識或方法,而趣味性教學則能夠使學生處于趣味性的情境中學習與掌握知識,從而使學習狀態(tài)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抽象變簡單,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開闊寫作思路與視野奠定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
在開展小學作文教學時,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靈活地將觀察到的事物描驀出來。同時,在學習寫作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進行觀察和分析,能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有效歸納、積累、效仿,從而提高寫作能力。知識源于生活、生活創(chuàng)造知識,這一理念應用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應用能力,從而不斷提升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知識并學習掌握知識,最終應用在寫作上。
教學案例一:在指導寫“我的心愛之物”時,教師可先向學生描述自己的心愛之物,從而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介紹自己心愛之物的過程中,可以用語言進行渲染,以增強敘述的趣味性,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講完,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心愛之物,可以運用各種生動形象的詞匯,也可運用修辭手法。有學生說自己的心愛之物是某個玩具,也有學生說自己的心愛之物是一部動畫片等。小學生的年齡小,其心愛之物大多是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因此,教師在指導寫作這一主題的作文時,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心愛之物的外貌進行描寫,還要表達喜愛它(它們)的原因。此外,還要鍛煉學生觀察和總結的能力,然后鍛煉書面表達能力,有效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三、重視素材積累
小學生的年齡小且貪玩好動,對于事物的興趣保持的時間不長久,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三分鐘熱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這一特點,秉持“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引導他們總結經(jīng)驗和積累寫作素材,使他們能夠將作文學習與生活經(jīng)驗相結合,并將積累的經(jīng)驗和知識應用于作文中,提升寫作能力。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明確素材積累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尋找優(yōu)秀范例,引導學生積累與模仿,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案例二:在指導寫作“20年后的家鄉(xiāng)”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查閱圖書、音像制品等資料,了解家鄉(xiāng)20年前的樣子,與現(xiàn)在對比,感受家鄉(xiāng)的巨大變化。然后再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暢想家鄉(xiāng)20年后的樣子。如此,學生就會融入真情實感,并運用渲染、烘托等寫作技巧,將自己心中20年后的家鄉(xiāng)描繪出來。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給學生提供一些寫家鄉(xiāng)的范文,如季羨林的《月是故鄉(xiāng)明》、冰心的《故鄉(xiāng)的風采》、郁達夫《故都的秋》等,讓學生閱讀并賞析,積累好詞佳句,學習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方式,并回憶自己家鄉(xiāng)生活中的趣事,然后仿照范文寫作。如此,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將積累的素材有效應用,從而提高作文水平。
四、正確評價
學生寫完作文,教師要對作文進行評價與批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趣味教學法,從而使學生看到作文批語能體會到寫作的成就感,并發(fā)現(xiàn)自身在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教師的評語富有趣味,學生對下一次的作文評語會有所期待,因此還能提高對寫作的興趣。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應該避免使用冷冰冰的語言,不要直接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以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感受不到寫作的樂趣,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學“推薦一本書”時,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推薦的是玄幻小說、言情小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不要直接指出學生的問題,因為直接指出問題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可以給出幽默詼諧的評語,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樣的書籍不適合他們閱讀,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并且在后續(xù)的學習中,為學生推薦好書,使學生能夠從優(yōu)秀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健康成長。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重視,應采用趣味性的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