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春天三場雨,秋后不缺米。不僅農(nóng)民伯伯喜歡雨,孩子們也喜歡下雨天,更喜歡雨賦予他們的想象空間。不過呀,雨天雖有趣,要出行,我們還需要雨具來幫忙。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雨傘、雨衣、雨鞋,可是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才有了如今的方便、美觀、多功能。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是如何避雨的吧!
古人最早使用且使用范圍最廣的原始雨衣叫“袯襫”(bó shì),也就是后來通稱的“蓑衣”。蓑衣出現(xiàn)于先秦時期,多用稻草、蓑草、龍須草、棕毛、棕葉等編織而成。蓑衣有上下分?jǐn)[式和整體連接式兩種款式,多為農(nóng)民勞作時使用。
常和蓑衣配合使用的是斗笠。唐代柳宗元《江雪》中有言:“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倍敷移鹗加诤螘r已不可考究,但《詩經(jīng)》有“何蓑何笠”的說法,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斗笠多用竹篾加油紙或竹葉棕絲制成,用于遮光和雨。后來成為一種工藝品和裝飾品。
除了遮雨的器物,雨天在外行走時還要顧及地上的潮濕泥濘。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dāng)時多是泥地,貴族們可能就用它當(dāng)作雨鞋。對一般的勞動人民來說,雨天則會穿草編的鞋或者赤腳。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后來也成為雨鞋。
而雨傘的出現(xiàn),流傳較廣且有文字記載的說法為:魯班為了讓妻子少淋雨挨曬,依照亭子的模樣,裁了一塊布,安上活動骨架,裝上把兒,為妻子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把雨傘。據(jù)說魯班是看到孩子頭頂荷葉避雨而受到啟發(fā)。也有資料記載,傘是魯班妻子云氏為關(guān)心終日在外勞作的丈夫而發(fā)明的。
漢代紙的發(fā)明,促成了紙傘的出現(xiàn)。后來,人們在紙上涂上油脂或者桐油,使之經(jīng)久耐用。油紙傘自此開始普及。
再到后來,明朝時還出現(xiàn)了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面涂桐油,雨天套在常穿的鞋子外面,可以防濕。
明清時期,傘開始出現(xiàn)不同的品種和制式,其他雨具的工藝也逐漸完善?,F(xiàn)在,當(dāng)我們肆意地在雨中行走、嬉戲,享受雨帶給我們的清涼和快樂時,雨具是我們最好的保障。幾千年來,雨見證了雨具的發(fā)展史,也見證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華夏文明悄悄留在了雨的記憶中,更留在了歷史長河里,等待著我們?nèi)ネ诰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