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熹
(北京語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部,北京 100083)
莫言散文《吃相兇惡》以“我”的吃相為起點說起,綿延到“我”的生命本體,道盡生命的哲學。本篇散文以食物為敘述對象,按照時間的順序,講述了經驗自我?guī)资陙硭缘氖澄?,和經驗自我不變的吃相。在講述過程中,不斷穿插敘述自我的話語,使得經驗自我和敘述自我跨越時間、突破空間進行交流,從而使得此篇散文文本具有強烈的對話性。在散文最后,如今的我發(fā)現,三十多年的經驗自我,深深地根植于“我”的骨血之中,“我”想改變,“我”想斯文吃飯卻是不可得的。盡管敘述自我覺得經驗自我十分不完美,但最終本篇散文中敘述自我接納了經驗自我,敘述自我似乎回到了當時的情境,與經驗自我相結合。這樣的“我”雖然有缺點,不完美,但卻是最真摯的“我”、最本真的“我”,這樣的“我”好似把握住了一些生命哲學。
本篇散文敘述層層深入,從而使得本篇散文達到了詩意的生命審美境界。本篇散文中,莫言的語言樸素、自然,簡單的話語勾勒出“我”的困難生活和整個大時代的苦難。從本篇散文出發(fā),我們可以發(fā)現莫言的敘事具有獨特性和本土性,整篇散文具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又極具鄉(xiāng)土氣息,讓我們在震撼、感嘆之余,達到與作者的溝通理解。或許我們不能對作者當時的苦難生活產生深刻的共鳴,但我們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痛和時代的悲哀。我們能對當時的人們,當時的社會產生深切的悲憫情懷。雖然悲哀是生命的底色,當時的人們生活悲哀,但是卻絕對頑強,在悲哀之中、在懸崖之巔開出最燦爛的生命之花。文中寫道“人們肚皮都是透明的,青色的腸子在蠢蠢欲動”,即便如此人們也能活,也能好好地活,這讓我們由衷地敬畏,深深地震撼,從而產生對生命的深刻感悟。這樣探尋生命哲學的散文文本,能夠重新喚醒我們在世俗生活中被不斷消磨的仁愛之心,能夠讓我們恢復對生命的敏感。莫言認為“真實的記憶有太大的創(chuàng)痛,一旦揭開上面結好的疤塊,可能將會流出新的血膿?!钡钦沁@些血的記憶可以幫助我們關懷生命,哪怕寫的是極度苦難,但也極為動人,也極有生命意義。
文學作為精神之物即作用于作者腦海之中,作者的意識、情感、懷抱逐一存在于文章中。因此文學就是人學,關注人關懷人是文學的終極目的。對人的關注,尤其是對人類生存困境的關注是這篇散文的亮點。莫言在《吃相兇惡》中將個人與整個人類環(huán)境整合在一起,深刻地體現出文學是人學,文學是寫人的,文學是人寫的,文學是反映生命本真的,文學作品是啟迪人生的。莫言在本篇散文中對人性、對人的生命關懷達到極致。文章看似淺顯,實則深邃,整篇散文圍繞著“吃”展開話題。但我們清晰知道,實際上是在談人類對“活”的追求。我認為這是這世間最深切、最實際、最動人的追求,是最體現生命意義的追求。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實現了自我升華,“我”不完美,但“我”理解自己,接納自己,完成了自我人格的確認。日長如年,但“我”的身心得到了安置。與此同時,作者對自己、對當時的人們滿懷深切地同情,對生命的存在進行了深刻的哲學感悟,展示出現代知識分子的思想力量。莫言在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建構起關愛生命、理解人性的最高價值原則。穿越現實的不完美,守護生命的本真,何嘗不是一種美好的生命哲學。
此外,我感覺作者在文本之中跳進去,又跳出來,對文本進行了有距離的關照,使得作者可以與我們讀者進行平等對話、平等溝通。通常到此一篇散文佳作就已經鑄成,可是作者又峰回路轉,將文章進一步地升華,更深層次地剖析生命的本質。文章的最后一句話“現在吃的問題解決了,腦筋也漸漸地不靈光了”。我認為這是本文的升華之筆,現在“我”吃飽了,“我”對“活”,“我”對生命的本真追求,對生命哲學的探索就減少了,所以“我”對生命的敏感也變少了,這是一種遺憾的痛,是一種無奈的果。這不僅是作者一個人的無奈,也是整個時代大背景下所有文人的無奈。
《吃相兇惡》所處的是一個光明與黑暗、生存與毀滅交織的時代。這一時期知識分子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面臨著新舊文學的沖突與傳承、中外文學的碰撞與交融等問題。這一時期的知識分子有著時代賦予的強烈使命感。他們對生命進行思考,對人性進行追究,亦對自身進行剖析與批判。從而中國現當代散文繼承了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命脈,并以全新的思想內涵和表達形式來展示我們的現當代文學風采,反映時代生活。在現當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知識分子們以守護生命本真存在,守望人與人主體間共存關系為價值尺度,從創(chuàng)作立場上建構起關愛生命、理解人性的最高價值原則,催生出守護生命的最高價值追求。知識分子們在現當代散文創(chuàng)作中秉持著對人道主義文學的堅守,這實質上是當時時代大背景下知識分子們對文學品格的堅守。這一時期“文學是人學”不斷地回響與發(fā)揚,展現了文學對人的關懷,知識分子們對文學自身品格的堅持。莫言《吃相兇惡》這篇散文體現出這一時代作家的品質,這一時代作家的追求。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篇散文可以說是莫言的自傳,莫言把自己的心境赤裸裸地寫了出來。這篇散文不僅取材于自我,更是將筆觸深入到經驗自我的靈魂深處,寫出經驗自我的人生體驗,寫出“我”的心理與情緒。與此同時,我們知道這篇散文中的“我”不僅僅是莫言,而且是那個時代的蕓蕓眾生。莫言將那個時代的生命荒誕感準確真實而又極其殘酷現實地表現出來,從而將生命體驗升華為一種生命哲學。
通過對莫言《吃相兇惡》的閱讀和鑒賞評論,我們可以體味到散文可謂氣象萬千、變化無窮。要真正體味散文意味,我們就需要對散文文本進行細讀,逐字閱讀,逐句把握,因為文本里的一分一毫都取材于作者對事件的剖析對生命的感悟。要進行文學研究首先要展開文本細讀,我們在散文文本的細讀中尤其不夠深入,這是導致目前散文研究相比小說、詩歌研究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這樣的現狀,強調文本細讀的重要性,強調散文細讀的實踐方法和評價體系,無疑具有重大意義。散文與一般文體不同,因此我們要注重散文細讀的方式方法。在細讀現當代散文時,要以分析散文文本的內容為中心,注重對文本內容的深入分析研究,大到文章的主題意蘊,小到每一個字的錘煉,應當剖毫析芒,細致入微,這樣有可能會失之于煩瑣和零碎,但這樣閱讀能從根本上理解文本內涵,能夠幫助我們透徹地領會文章的審美境界和作者的立意追求。與此同時,文學研究應該始終堅守文學本位。王國維將文學定位為“游戲的事業(yè)”,認為文學沒有“經國新民”之能力,也不必承擔這一責任。文學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夠向人們提供審美享受,從而使人從文本中獲得美感,提升審美能力。文學的目的在于穿越現實的不完美,剖析生命的本質,還原生命的本真。散文體裁更是如此。此外,現當代散文研究也要注重民族特色,我們應當保持根植于我們血脈之中的細膩,繼承我們幾千年來的文學精髓,發(fā)揚我們文學優(yōu)美感人、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價值。
本篇散文評論從文章特色、文本再析、時代大背景和散文文本分析四個方面出發(fā),探求莫言《吃相兇惡》的文本內蘊,體味作者對生命的深切關懷,感悟現當代散文的獨特審美魅力?!冻韵鄡磹骸返淖髡邚钠饰鲎晕页霭l(fā),通過經驗自我和敘述自我的不斷對話,從而探尋到生命的本質。真實的記憶有著深刻的創(chuàng)痛,一旦揭開上面的已經結好的疤塊,可能將會流出新的血膿。但是正是這些血膿的記憶可以幫助我們尋找生命的本真,哪怕所述的是極端苦難,但卻動人心魄,觸及生命的本質意義。血的記憶帶給我們無限的生命源動力,不論何時何地,身處怎樣境地,都能向陽而生,對生命不懈追求。本篇散文體現了作者對人的終極關懷,文學最終的目的就是關懷人本身。對人的深刻凝視,對人的深切理解是莫言這篇散文最動人之處。
莫言的《吃相兇惡》極具現當代散文的特色,代表了這一時代作家的寫作特色,反映出這一時代作家的藝術審美追求,他們向內探析,剖析自我,又由內向外,探求生命的本真,關懷生命的苦痛。他們從創(chuàng)作立場上建構起關愛生命、理解人性的最高價值原則,催生出守護生命的最高價值追求。
通過對莫言《吃相兇惡》散文的解讀,我們更加體會到文本細讀的重要性。只有深入到文本當中,逐字閱讀,才能做到逐句理解。運用文本細讀的方式方法,在細讀現當代散文之時,大到文章的主題意蘊、布局謀篇,即使是一句話、一個字的錘煉,都應當剖毫析芒,細致入微。這樣才能真正體味到現當代散文的審美境界,感悟到現當代散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無限韻味,探求現當代散文的深遠立意。
注釋:
①于靜.論莫言小說的神秘色彩[D].鄭州大學,2017.
②李益長.透過心靈的回望與重構—論莫言散文想象與虛構的敘事力量.楚雄師范報,2013,28(11):40-44.
③顏水生.論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轉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
④周海波.藥:關于生存與生命的書寫[J].魯迅研究月刊,2006(07):21-27.
⑤李曉靜.孫紹振文本解讀理論在高中現當代散文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8.
⑥顏水生.論中國散文理論的現代性轉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