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云
前不久,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欄目特邀宮廷御醫(yī)韓一齋再傳弟子、國家級(jí)名老中醫(yī)劉燕池,以及劉老的弟子馬淑然教授,為大家解密了故宮里的一些食養(yǎng)秘方,其中就介紹了酸梅湯,大家不妨一試。
在清宮之中,酸梅湯是每年夏季由皇帝打賞給大臣們的食物。和普通酸梅湯相比,宮廷酸梅湯的配料有所不同,口感藥效也更好。
宮廷酸梅湯
原料:烏梅、陳皮、山楂等份,少量鹽(減輕食物酸澀感),再配以冰糖、丁香、桂花、枸杞子適量。
制法:將上述原料放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2小時(shí),待涼后再做一些冰鎮(zhèn)處理。
功效:化痰祛瘀,養(yǎng)陰生津斂汗,防止中暑。
改良版酸梅湯
針對(duì)輕度的肺胃陰虛,劉燕池推薦用改良版酸梅湯來調(diào)理,即在宮廷酸梅湯基礎(chǔ)上,再加入一味麥冬。
原料:麥冬10克,烏梅10克,山楂5克,陳皮6克,冰糖適量,根據(jù)口感選擇是否添加鹽、桂花、枸杞子、丁香。
制法:除冰糖以外的食材洗凈,浸泡20分鐘,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煎煮40分鐘后關(guān)火。放入冰糖,放涼,濾渣取汁即可。
麥冬增加了滋陰的作用,尤其是可養(yǎng)肺潤胃,所以喝了改良版酸梅湯,其滋陰增液的效果會(huì)更好。
日常麥冬用法:取3~5克麥冬泡水喝?;蛘呦葘Ⅺ湺笏儆名湺笾嗪?,對(duì)長期需要滋陰的人有一定的食養(yǎng)作用。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實(shí),經(jīng)過煙火熏制而成,因?yàn)榻?jīng)過熏烤后的梅肉外皮呈黑褐色,故名烏梅。
烏梅具有酸澀收斂之性,它的功效為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是治療久咳、久瀉、久痢以及消渴的常用藥物。
烏梅藥膳
1.烏梅粥 烏梅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烏梅下鍋煎煮,取濃汁(去渣)備用,再下粳米煮成粥,加入冰糖即可。此粥有益氣生津、開胃止渴、止瀉的功效,用于久咳、久瀉,并見口干、不思飲食者。
2.烏梅山楂湯 烏梅、山楂各10克,白糖適量。先將烏梅、山楂放入鍋中,加水燒開,再用文火煮30分鐘,熄火后,靜置約15分鐘,濾出湯汁,加白糖調(diào)味即成。此湯具有生津止渴功效,適宜于暑熱煩悶、食欲不振、口燥舌干者。
3.生姜烏梅飲 生姜、烏梅各10克,紅糖適量。將三味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水煎煮,約30分鐘,濾出湯汁飲用。此湯溫胃散寒、和胃止嘔,可用于胃寒嘔吐以及暈動(dòng)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