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yōu)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有詩歌、散文、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
文學形式
詩 歌 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詩歌具有鮮明的節(jié)奏,和諧的音韻,富于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詩歌來源于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后發(fā)展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學特質的文學樣式。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主要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偏重于敘事,諸子散文偏重于說理。歷史散文有《春秋》《左傳》《戰(zhàn)國策》《國語》等,諸子散文有《論語》《墨子》《孟子》《莊子》等。先秦說理散文是中國散文創(chuàng)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說理文體制,形象化的說理方式,豐富多彩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語言藝術,影響了后世的文學創(chuàng)作,對我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等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辭 賦 辭賦是中國古代文學樣式之一。辭因產生于戰(zhàn)國楚地而稱楚辭;賦即鋪陳之意,以“鋪采摛文”“直書其事”為特點。兩者兼有韻文和散文的性質,是一種半詩半文的獨特文體。辭賦結構宏大,辭藻華麗,講究文采、韻律,常用夸張、鋪陳的寫作手法。
元 曲 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fā)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
明清小說 明清兩代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這個時代的小說從思想內涵和題材表現(xiàn)上,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經過世俗化的圖解后,傳統(tǒng)文化以可感的形象和動人的故事走進了千家萬戶。明代文人創(chuàng)作的小說主要有白話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兩大類。長篇小說按題材和思想內容﹐又可概分為五類﹐即講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英雄傳奇小說和公案小說等。明代的短篇小說主要是白話短篇小說,是摹擬學習宋元話本的產物,故被稱為“擬話本”。
文學作品
《詩經》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現(xiàn)實主義詩歌總集,也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对娊洝穬热葚S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楚辭》 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全書以屈原作品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作品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楚辭》對整個中國文化系統(tǒng)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特別是文學方面,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詩篇,后世稱此種文體為“楚辭體”、騷體。
《史記》 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fā)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三國演義》 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jù)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
《紅樓夢》 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出人生百態(tài),展現(xiàn)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xiàn)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tài)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名篇欣賞
王風·黍離
〔先秦〕佚 名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
賞析
《王風·黍離》是一首有感于家國興亡的詩歌,寫遠行者經過西周鎬京,見宗廟宮室遺址,黍稷離離,作者借此抒發(fā)他內心的憂傷。全詩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結構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fā)展,在迂回往復之間表現(xiàn)出主人公綿綿不盡的故國之思和強烈的悲憤之情。
九歌·云中君
〔戰(zhàn)國〕屈 原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搴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楚辭》
賞析
這首詩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靈子)對唱的形式,來頌揚云神,表現(xiàn)對云神的思慕之情。作品對云的飄忽回環(huán)的形象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細膩地描繪了云朵在廣闊天宇中的各種形態(tài),又把這種形態(tài)轉換成擬人的云神的形象,并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出云神的特征,表現(xiàn)出人對云神的企盼思念與神對人禮敬的報答。全詩把天上的云彩與想象中的云神融合而一,既鮮明生動,又神奇變幻,狀物精妙,情感深摯。
桃園三結義(片段)
〔明代〕羅貫中
及劉焉發(fā)榜招軍時,玄德年已二十八歲矣。當日見了榜文,慨然長嘆。隨后一人厲聲言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玄德回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玄德見他形貌異常,問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得。世居涿郡,頗有莊田,買酒屠豬,專好結交天下豪杰。恰才見公看榜而嘆,故此相問?!毙略唬骸拔冶緷h室宗親,姓劉,名備。今聞黃巾倡亂,有志欲破賊安民,恨力不能,故長嘆耳?!憋w曰:“吾頗有資財,當招募鄉(xiāng)勇,與公同舉大事,如何?!毙律跸?,遂與同入村店中飲酒。
——《三國演義》
賞析
此選段出自《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寫劉焉出榜招募義兵,榜文行至涿縣,引出涿縣的一個英雄劉備,然后又因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備認識了張飛和關羽,三個人志趣相投,一見如故,結為兄弟。這一段是對張飛出場的描寫,通過外貌和語言描寫,說明張飛是一個豪放、不拘小節(jié)的人,同時也反映出張飛的勇猛,為后文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