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語洋
最近看了《東周列國志》,其中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故事值得回味:三駕馬車話春秋。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當之無愧是把控方向的一駕馬。通曉人心、運籌帷幄的管仲和伯樂慧眼、大局為重的鮑叔牙則是齊桓公左右的兩駕馬。無疑,桓公是齊國的核心,管仲和鮑叔牙是齊國的股肱之臣,沒有他們就沒有齊國蟄伏蓄銳的二十年,沒有這二十年,就沒有一飛沖天的東周霸主。
但我以為,鮑叔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他洞察入微,寵辱不驚,選擇輔佐公子小白,后又輔助管仲,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管鮑之交的故事婦孺皆知,人們被鮑叔牙的包容和大局觀所折服。鮑叔牙識得管仲之才,甘居其下,在桓公面前為管仲說好話,讓其贏得桓公的信任,使其得到輔佐國君的大權(quán)。這樣的胸襟,在調(diào)色盤一樣的神魔亂舞的官場中,宛如青松翠柏,為千古學(xué)子、士大夫傳頌景仰!鮑叔牙,確是“齊國”這駕馬車的得力轅馬。
而管仲,恃才狷狂,不拘小節(jié)。他敢作敢為,使齊國蒸蒸日上。他還認為自家房子建得超過王宮也是應(yīng)得的,實在狷狂自大。但他又是理性而智慧的,比如在成為齊相之初,向齊桓公要了五個人,組成朝廷的核心,并大加贊揚這五杰在行、田、馬、理、諫上的才華。他還“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明確向桓公表明手里所有籌碼的輕重。不得不為千古一相的靈活理性折服。
這輛三駕馬車,是春秋首個極具集成性高效性的領(lǐng)導(dǎo)團隊。他們不是遙隔萬里的明星,他們是相輔相成的五行。他們互相理解,互相信任。這是走出春秋后,絕對看不到的政府。先秦是一個矛盾復(fù)雜的時代,刑罰嚴酷得不可思議,思想又開放得令人驚奇,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千萬姿態(tài),眾說紛紜。各國政府禮賢下士,非常大膽地嘗試新法。首先摸索出治國之道的,便是這輛三駕馬車。
孔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钡珱]有鮑叔牙心懷天下、退居讓賢,管仲如何帶領(lǐng)齊國走上巔峰?管仲曾說:“人情莫愛于身。”但鮑叔牙之愛國遠超愛其身,此真大夫也。所以,我認為,三駕馬車,齊桓公、鮑叔牙與管仲缺一不可。三駕馬車是春秋古人留給我們的精華。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實驗中學(xué),指導(dǎo)老師:張盼盼】
點評
此文為作者課外自修了《東周列國志》后寫下的感受,實在可喜。作者以清新、凝練的筆觸,形象地把齊桓公、管仲、鮑叔牙比喻為三駕馬車,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相互成就。結(jié)尾以孔子的話做了概括:三駕馬車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