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詩具有特有的魅力,是最適合學生學習語言的短文?,F(xiàn)今使用的低年級語文教材引進了許多兒童詩,詩歌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充滿生活情趣的情節(jié),朗朗上口的語言,深深地贏得了小學生的喜愛。筆者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讓學生以“詩”的方式相遇,讓學生入詩、讀詩、品詩、寫詩,他們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合情合理的想象,大膽地創(chuàng)作,讓課堂變得多姿多彩、情趣盎然。
【關鍵詞】入詩;讀詩;品詩;寫詩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7-0186-03
【Abstract】Childrens poems have unique charm and are the most suitable short essays for students to learn languages. Many childrens poem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Chinese textbooks for the lower grades used today. Poems have deeply won the love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ir short and succinct forms, plots full of life's interest, and catchy language. In the past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allows students to meet in the form of "poems", allowing students to enter, read, write, and write poetry. Their whimsical ideas, reasonable imaginations, bold creations, let the classroom Become colorful and full of fun.
【Keywords】Entering poems; Reading poems; Appreciating poems; Writing poems
兒童詩是指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適合于兒童聽賞、吟誦、閱讀的詩歌,有些是成人為兒童創(chuàng)作的詩,有些則是兒童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是最適合孩子作為語言學習的短文?,F(xiàn)今使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材,引進了許多兒童詩,詩歌以其短小精悍的形式、充滿生活情趣的情節(jié)、朗朗上口的語言,深深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筆者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各種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入詩、讀詩、品詩、寫詩的氛圍,不僅利用好教材中的兒童詩作品,還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把兒童詩從課內(nèi)引向課外,保證有充足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創(chuàng)想能力是孩子寶貴的財富,也是一個民族創(chuàng)新的源泉所在,珍視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想能力,是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教師,應該將學生創(chuàng)想能力的培養(yǎng)納入教育的重要目標,融入素質(zhì)教育中,努力踐行學生創(chuàng)想力的培養(yǎng)。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筆者精心設計了兒童詩《太陽》的創(chuàng)作教學,讓學生以“詩”的方式相遇,課堂趣味濃濃,讓學生心動;課堂情味濃濃,讓學生互動;課堂詩味醇醇,讓學生觸動;課堂創(chuàng)想漫漫,讓學生行動。
一、入詩,激發(fā)學詩興趣濃
兒童詩要求詩歌的情感必須從學生心靈深處抒發(fā)出來,每首詩都逼真地傳達出學生的喜怒哀樂,帶著兒童誦讀兒童詩,輕而易舉地就能激起小讀者感情上的共鳴。如何讓學生了解兒童詩,筆者認為教師的一路牽引十分重要。在教學兒童詩《太陽》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兒童詩,筆者精心設計了這樣的導入:教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問學生“看到這個‘○,你會想到什么?”學生紛紛舉手發(fā)言,有的說是太陽,有的說是蘋果,有的說是小魚吐泡泡,還有的說是天上的月亮…… 而教師則隨機點評:蘋果圓圓,味道香甜。太陽公公正笑瞇瞇地看著我們呢;小魚吐泡泡,一個一個又一個;月亮是天空的眼睛等。
接著,教師又在一旁添畫一個“○”,親切地問大家:這會是誰的眼睛呢?一個男生脫口而出:“妹妹的眼睛。”
教師:那是妹妹好奇的眼睛,總瞪得圓圓的。還會是誰的眼睛呢?教師覺得那是小猴子機靈的眼睛正東張西望,尋找著什么。
學生:小狗的眼睛。
教師:哇,它正盯著你手中的肉串呢。
學生:小貓的眼睛圓溜溜的,楚楚可憐。
教師:小貓眼睛圓溜溜,盯著主人叫喵喵,快來快來把我抱。
緊接著,教師又繼續(xù)引導:剛才說到月亮是天空的眼睛。還有什么也是天空的眼睛?
學生:白云是天空的眼睛。
教師:白云軟軟的,是天空溫柔的眼睛。
學生:星星是天空調(diào)皮時的眼睛。
教師:星星一眨一眨,是天空閃閃的眼睛。
學生:太陽是天空瞪圓了的眼睛。
教師:太陽眼睛圓又大,嚇得大伙躲進屋。
學生:月亮是天空彎彎的眼睛。
教師:月亮彎又彎,對我瞇瞇笑。
忽然教師話鋒一轉(zhuǎn):那你們知道誰是大地的眼睛?教室里安靜了片刻后,
學生:湖泊。
教師:嗯,湖泊是大地上明亮的眼睛。
此時,班內(nèi)學生無人發(fā)言,教師隨機引導:清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會想到露珠是誰的眼睛?
學生:露珠是草葉的眼睛。
教師:像鉆石一樣閃亮的眼睛。
學生:露珠是花瓣的眼睛。
教師:像珍珠一樣圓潤的眼睛。
教師慢慢道來:假如你的奶奶眼睛老花了,看東西越來越模糊了,誰可以當她的眼睛?學生馬上接口答道:我們是奶奶的眼睛。教師馬上點評:奶奶有了你這雙眼睛,讀書看報不用愁。
“剛才我們一起聊了眼睛,還記得聊了什么嗎?記得的話跟著老師一起說說看?!币痪浜唵蔚狞c撥,師生合作,一首全新的兒童詩《眼睛》就橫空出世啦——“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最動聽的故事呀,我念給奶奶聽?!?/p>
這樣平等的對話,潤物細無聲,學生一下子就知道了兒童詩離我們的生活并不遠,兒童詩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樣學生對兒童詩的閱讀、學習興趣怎能不被激發(fā)。
二、讀詩,感知童詩節(jié)奏美
兒童詩是通過韻腳的變化、句式的錯落有致,使詩歌具有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形成全詩的回環(huán)整齊的美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誦讀兒童詩,在優(yōu)美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言、積累語匯,感覺兒童詩的韻味,得到美的享受。筆者認為要想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兒童詩,愛上兒童詩,就必須讓學生放聲誦讀兒童詩。比如,筆者課上推薦誦讀的第一篇兒童詩是二年級學生寫的《四季的太陽》:“春天的太陽暖心房,夏天的太陽麻辣燙,秋天的太陽金燦燦,冬天的太陽懶洋洋?!北揪褪菍W生自己的語言,韻腳整齊。韻腳“ang” 一韻到底,幾乎不用教師講解,學生便自發(fā)地放聲誦讀。兒童詩的聲音節(jié)奏具有音樂性,即詩的音韻要有美感效應。
美學專家朱光潛先生說:“情感的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聲音節(jié)奏,而文學意義反在其次。文學意義所不能表現(xiàn)的情調(diào)??梢杂寐曇艄?jié)奏表現(xiàn)出來。”筆者推薦的第二首兒童詩《太陽睡了》:“清晨,太陽在大海里,嘩啦嘩啦地洗澡。上午,太陽在樹枝上,忽悠忽悠地蕩秋千。中午,太陽在山頂上,嘿呦嘿呦地種樹。下午,太陽在房頂上,滴溜滴溜地數(shù)瓦片。傍晚,太陽在小河邊,沙啦沙啦地撒網(wǎng)。晚上,太陽回到媽媽的懷里,眼睛一閉,呼嚕呼嚕地睡著了?!痹娭小皣W啦嘩啦、忽悠忽悠、嘿呦嘿呦”等一系列象聲疊詞的運用,讓整首詩讀起來極富有鮮明的節(jié)奏感,句式結(jié)構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別有韻味,給人以讀詩如唱的明快感覺,使學生激動之余獲得美感。
三、品詩,感悟童詩語言美
兒童詩所抒發(fā)的兒童情感,往往洋溢著盎然的兒童情趣,不僅能使兒童們從中獲得關照和愉悅,也能把成人讀者帶回那童心萌動的情景中,重溫兒時的夢。筆者課上安排的第三首兒童詩是梁上泉的《太陽》?!霸诖蠛?,太陽是從水里跳出來的;在平原,太陽是從土里冒出來的;在山村,太陽是被雄雞叫出來的;在森林,太陽是被鳥聲鬧出來的……哦!整個世界,都是被太陽照出來的。”寥寥數(shù)語就把人們從不同觀察點看到的日出之美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向讀者展現(xiàn)了太陽跳出水面、冒出草叢,山村雄雞一叫就天明,森林鳥兒歡唱的鮮活的畫卷。筆者引導學生關注“跳、冒、叫、鬧”,通過朗讀、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等方法,讓學生知道詩歌中的這些詞語都是人的動作,可詩中卻用來描寫太陽,在詩人的眼里,這太陽分明是一個頑皮、可愛的孩子,真是有趣。
讓學生比較詩中的“從海里跳出來”的“跳”與“從地里冒出來”的“冒”,學生的回答讓大家大吃一驚,他們說:太陽隨著水波一起一伏,跳上跳下,多頑皮,而地面是靜止不動的,太陽像在跟我們玩捉迷藏,看我們著急了,就自己冒出來了。多么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我們?yōu)閷W生們叫好!接著筆者引導學生運用換詞理解的方法,理解詩中的“叫”和 “鬧”兩詞。學生的回答同樣給大家驚喜,他們說:公雞叫的聲音千篇一律,一只公雞和十只公雞叫的聲音沒什么區(qū)別,但是每種鳥兒的鳴叫聲不一樣,很多鳥兒聚在一起鳴叫,那場景就是鬧了。如此品讀兒童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明白了詩的語言也要準確。兒童詩的文字與現(xiàn)實生活接軌,能使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鮮活可愛,學生真正體驗了日出的美麗意境,同時又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經(jīng)常吟誦此類詩,兒童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還能從中學習并提高駕馭語言、鑒賞語言的能力。
四、寫詩,感受童詩創(chuàng)意美
只有觸動心靈的東西才能真正讓學習發(fā)生。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應讓一首首活潑有趣、節(jié)奏和韻律感很強的兒童詩,在語文教學中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讓美麗的兒童詩永遠伴著孩子長大。在教學《太陽》的過程中,筆者堅持以聽讀為先導,激發(fā)學生興趣;以閱讀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欣賞水平;以名句為紐帶,提高學生模仿能力;以觀察和思考為門徑,培養(yǎng)童詩創(chuàng)造能力。讓兒童詩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廣闊的空間,解開寫作對學生的束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幻想,讓“無忌的童言”自然地流淌,無瑕的童心淋漓盡致地寫真。
筆者在教學《太陽》的過程中,還注意引領學生與成名的大詩人、無名的小詩人之間進行互動。學生誦讀名家陶行知、梁上泉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吟誦身邊學生榜樣無名小詩人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在與文本的互動中,兒童詩的創(chuàng)作方法得以呈現(xiàn),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兒童詩的概念,他們大膽創(chuàng)作兒童詩的思路得以打開,詩意的氛圍營造了起來。一首首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詩作在課堂上涌現(xiàn),“風是個理發(fā)師,他跟大樹爺爺開了個玩笑,把大樹爺爺?shù)念^發(fā)剃光了?!薄帮L在公園里‘沙沙地散步,風在樹林里‘呼呼地蕩秋千?!薄岸?,風很生氣,叫來雪一起冰凍世界,可它為什么這樣做呢?”“上午,太陽在學校,‘嘩啦嘩啦翻書看?!薄坝晖祽械臅r候,躲在云里不肯出來,害得太陽公公辛苦了好久好久?!薄岸欤L吹起小雪花,帶著它一起去旅行。”“冬天,雨是一位臭美的女人,把自己變成形態(tài)各異的雪花?!薄瓕W生一個個妙語連珠,有些詩句叫旁聽的教師都連連點頭贊許。筆者的《太陽》這堂課,在學生的心目中播下了一顆詩意的種子。在課堂上忽然很響亮地冒出一句:“在晚上,太陽是個大懶蟲,躲在酒吧里喝酒,直到天明才醉醺醺地出來上工?!绷硪粋€學生也不甘示弱地表達:“在農(nóng)村,太陽是個金雞蛋,骨碌碌,骨碌碌,農(nóng)民過上好生活!”教室里一下子激起了千層浪,“在學校,太陽晃來晃去,溜進了教室,跟我們玩捉迷藏?!?/p>
還有學生則站起來質(zhì)疑道:“老師,我可以說說四季的風嗎?”“當然可以,大家也好奇著呢!”于是這位學生清清嗓子,一本正經(jīng)地吟誦道:“春天的風,它是個媽媽,它輕輕吟唱,把花草樹木都叫醒了。夏天的風,它是大懶蟲,人們常常想念它,可它就是不工作。秋天的風,它是辛勤的園丁,把新鮮的水果吹了出來。冬天的風,它是調(diào)皮蛋,把雪被子吹走,去看看大地媽媽睡得是否香甜。??!一年四季的風,真是讓人捉摸不透?!?學生們受到啟發(fā),紛紛舉手要求表達,課堂氣氛一下子達到了高潮。有的學生說《古怪的雨》,有的學生說《雪娃娃》,有的學生說《棉花糖》等。
創(chuàng)作兒童詩時,學生是幸福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暢所欲言,詩性薄發(fā)。原來,被童詩浸潤過的孩子可以充滿如此浪漫的情趣!筆者相信,我們和學生只要堅持走在這樣詩意的旅程上,不但能在沿途上看到美麗的風景,還能發(fā)現(xiàn)路的盡頭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東西。讓我們以“詩”的方式相遇,學生入詩、讀詩、品詩、寫詩,他們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合情合理的想象,大膽地創(chuàng)作,讓課堂變得多姿多彩、情趣盎然。
參考文獻:
[1]姚蘇平.兒童詩:詩歌“共性”與“個性”表達[N].文藝報,2020(05).
[2]袁娟.破譯兒童詩教學的“密碼”——以一年級下冊《怎么都快樂》教學為例[J].語文天地,2020(30).
作者簡介:翁鄭英(1973.11-),女,漢族,江蘇江陰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骨干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