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釋義】
原指病位深隱難治,病情危重,無藥可救。后比喻人、事已到了無可挽回的程度。
【造句】
從檢驗報告來看,他已經(jīng)病入膏肓,情況不容樂觀。
【近義詞】
不可救藥
【反義詞】
藥到病除
【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得了重病。他聽說秦國有個醫(yī)術(shù)很高明的醫(yī)生緩,便專程派人去請。于是,秦桓公派醫(yī)生緩前去為晉景公治病。
緩還沒到達晉國,晉景公就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他的疾病化成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緩可是個很厲害的醫(yī)生。我怕他會傷害到我們,要逃到哪里才好呢?”另一個小孩說:“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看他能把我們怎么樣!”“膏”指的是心尖的脂肪,“肓”指的是心臟和膈膜之間的地方,中醫(yī)認為“膏肓”就是身體內(nèi)藥力到達不了的地方。
沒過多久,緩來到了晉國,開始為晉景公看病。他診斷了一番之后,說:“您已經(jīng)病入膏肓,不管服用藥物或是針灸,藥力都無法到達,所以這個病實在是治不好了?!?/p>
晉景公想起了夢里小孩說的話,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說:“先生果然是良醫(yī)?。 比缓缶团扇怂退厍貒チ?。不久之后,晉景公就離開了人世。
(摘自《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