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棟,曹曉娟
(陜西省苗木繁育中心,陜西 眉縣 722305)
從美國引種的美國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新品種“紅火箭”“紅火球”“紅葉”等具有花色艷、花量大、花期長,年生長量大,可耐-23 ℃低溫,病蟲害少,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薄等優(yōu)勢[1]。園林綠化中可用于綠籬、色塊模紋等景觀營造,還可制作觀花盆景。其扦插繁育技術已有報道[2-3],2014年陜西省苗木繁育中心引種栽植這3個品種[4],為應用推廣它們,我們進行了不同基質與激素濃度對紫薇嫩枝微型插穗扦插影響試驗。
試驗地陜西省苗木繁育中心圃地,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區(qū),年日照平均時數(shù)2 136.5 h,日照率48%,年輻射總量474.28 kJ·cm-2,年均氣溫13.3 ℃,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42 ℃和-17.2 ℃,年無霜期200~226 d,年均降水量600~800 mm。沙質壤土,透氣透水性好,凍土層厚度<50 cm,有利于苗木根系發(fā)育。土壤pH值7.5~8.5,全氮含量平均為0.05%,全磷含量平均為0.1%,全鹽含量平均為0.3%。
2.1.1 試驗品種 2014年引進的美國紫薇品種紅葉、紅火箭、紅火球,在陜西省苗木繁與中心露地栽植。
2.1.2 插穗準備及處理 對選取的生長健壯、無病蟲為害母株提前澆足水,保證插條水分充足。再在選取的母株上選擇1 a生、半木質化、粗度0.5~0.8 cm的枝條中間段作為穗條;用修枝剪修整穗條獲取插穗,插穗長度2~4 cm(1~2對芽),上部芽留全葉,下部芽去葉,上剪口位于芽上0.5~1 cm處,下剪口位于芽下0.5 cm處。晴天早晨露水未干時采穗,采后及時噴水,并用消毒后的無紡布覆蓋,減少插條失水,之后再用清水沖洗灰塵等雜物,并噴灑600~800倍多菌靈消毒。隨采隨插。
2.2.1 不同基質對扦插育苗效果的影響試驗 單因素試驗,設3個處理(Q1、Q2、Q3)即3個不同基質(國產(chǎn)泥炭、珍珠巖、爐渣、細椰糠)配比,Q1為泥炭∶珍珠巖=1∶2,Q2為爐渣∶珍珠巖=1∶1,Q3為細椰糠∶珍珠巖=1∶2。隨機區(qū)組排列,每處理5次重復,每個重復30株。
基質按比例混合均勻,扦插前2 d噴灑600~800倍多菌靈消毒。
2.2.2 不同激素及濃度對扦插育苗效果的影響試驗 2因素3水平試驗,共設9個處理(表1),苗床基質為泥炭∶珍珠巖=1∶2,其他試驗設計內容與基質試驗相同。
表1 不同激素及濃度試驗設計
處理方法為將插穗置于配制好的溶液中浸泡1 h后扦插。
2.3.1 苗床準備及溫棚調控 苗床設置在連棟塑料大棚,清除凈苗床雜草,整平壓實,床面鋪園藝地布1層,噴灑600~800倍多菌靈消毒待用。將裝好基質的無紡布育苗袋(10 cm×11 cm)整齊擺放入苗床。扦插前調試好供水系統(tǒng)、噴霧設施及控制系統(tǒng)。棚頂面提前搭好70%遮陽網(wǎng)。
育苗溫棚內溫濕度條件為溫度25~35 ℃,濕度80%~90%。
2.3.2 扦插時間 2017年6月20-28日、2018年6月25日-7月1日,2019年6月18-25日。
2.3.3 扦插育苗效果調查 扦插30 d后調查苗木成活率,并觀測根系數(shù)量及根長。調查測定時每個重復測定10株。
試驗數(shù)據(jù)為算術平均數(shù),采用spss16.0進行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
3.1.1 成活率 3個美國紫薇品種不同基質扦插成活率分別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成活率之間均差異顯著(P<0.05),進一步再做多重比較,3個品種的成活率, 都是Q1>Q3>Q2,Q2顯著低于Q1、Q3(P<0.05),除紅葉品種外,Q1、Q3之間差異也顯著(P<0.05),說明不同基質對美國紫薇嫩枝扦插成活率有顯著影響,其中基質Q1效果最好,其次為Q3,二者成活率都達到或幾乎達到90%以上,可滿足生產(chǎn)需求,Q2成活率最低,都在80%以下,不能滿足生產(chǎn)需求。3個品種在同一基質中比較,Q1、Q3中3個品種成活率均在90%以上,其中以紅火球、紅火箭略優(yōu)于紅葉,Q2中3個品種成活率低于80%,且差異不顯著(表2)。
3.1.2 生根數(shù) 從單株生根數(shù)來看,不同基質配扦插試驗,品種間表現(xiàn)出不同規(guī)律:紅葉8.1~9.3條、紅火球14.1~20.6條、紅火箭14.3~19.8條,對3個品種單株生根數(shù)分別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均差異顯著(P<0.05)。多重比較表明,紅火球在Q1與Q3生根數(shù)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的高于Q2(P<0.05);紅葉在Q2生根數(shù)最高(P<0.05);紅火箭在Q1與Q3生根數(shù)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的高于Q2(P<0.05)(表2)。
3.1.3 根長 從平均根長來看,3個品種根長規(guī)律與生根數(shù)規(guī)律基本一致,紅葉3.1~3.6 cm、紅火球3.2~5.2 cm、紅火箭3.4~5.9 cm,Q2中3個品種平均根長差異不明顯。紅火球、紅火箭Q1、Q3平均根長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Q2(P<0.05),說明紅火球、紅火箭適宜Q1、Q3基質組合,而紅葉則適宜Q2基質組合(表2)。
表2 不同基質對美國紫薇3個品種扦插生根的影響
總之,同一基質扦插不同品種成活率規(guī)律基本一致,生根數(shù)和根長規(guī)律有所區(qū)別。
采用不同激素和激素的不同濃度處理插穗基部均可促進扦插苗生根,對于美國紫薇3個品種來說,激素和濃度通過雙因素方差分析,其水平間均存在顯著差異,且3個品種對激素、濃度水平響應規(guī)律一致。
通過多重比較(表3)可以看出,紅葉成活率、單株生根、平均根長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3種激素不同濃度水平下,成活率分別為72.4%~91.0%、69.8%~76.8%、80.6%~91.0%,單株生根數(shù)分別為9.5~10.3條、8.1~9.0條、11.4~12.9條,平均根長分別為2.9~3.5、2.3~3.3、3.0~3.5 cm。綜合分析說明,A3B2組合三個檢測指標均為最高值,可以作為最優(yōu)效果組合應用于生產(chǎn)。
表3 不同激素及濃度處理“紅葉”品種扦插育苗效果
表4可以看出,紅火球成活率、單株生根、平均根長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3種激素不同濃度水平下,成活率分別為77.2%~91.4%、73.4%~86.6%、83.8%~98.2%,單株生根數(shù)分別為15.7~17.5條、14.8~15.7條、18.5~20.6條,平均根長分別為3.9~4.8、3.8~4.9、4.8~5.3 cm,綜合分析表明,三個檢測指標值均以A3B2組合效果最優(yōu)。
表4 不同激素及濃度下的“紅火球”品種扦插育苗效果
表5可見,紅火箭成活率、單株生根、平均根長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3種激素不同濃度水平下,成活率分別為78.0%~92.8%、75.4%~86.4%、87.0%~98.6%,單株生根數(shù)分別為12.7~14.9條、10.4~11.2條、13.6~17.2條,平均根長分別為4.3~4.6 cm、3.3~3.9 cm、4.9~5.9 cm,即三個檢測指標值均以A3B2組合效果最優(yōu)。
表5 不同激素及濃度處理“紅火箭”品種扦插育苗效果
美國紫薇喜高溫高濕環(huán)境,扦插適宜溫度范圍:25~30 ℃生根速度最快,30~35 ℃苗期生長最快;適宜濕度范圍:空氣濕度90%以上最適宜生根,空氣濕度80%,最適宜苗期生長。在最適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美國紫薇嫩枝扦插后5 d左右開始出現(xiàn)愈傷組織,7 d左右開始生根,10 d左右開始萌發(fā)新芽,15 d左右新芽萌發(fā)整齊。
通常扦插要求插穗長度為10~15 cm,嫩枝扦插長度一般也在10 cm左右,本試驗選取的插穗長度僅1~2對飽滿芽、長2~4 cm,保留2片全葉,有效的節(jié)約了插穗,提高繁殖系數(shù)。
紅火球、紅火箭扦插最適宜的基質配比為泥炭∶珍珠巖1∶2。紅葉扦插適宜選用基質緊實度相對高些的基質,可選用泥炭∶珍珠巖∶爐渣1∶1∶1配比。扦插生根處理激素以ABT1號生根粉100 mg·L-1處理最佳,不僅成活率高,生根數(shù)量和根長表現(xiàn)也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