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立
在今天的湖南炎陵水口鎮(zhèn)水南村江家組,有一座青瓦紅墻的小院子,坐落在日夜流淌著小河的橋頭,當?shù)匕傩辗Q之為“橋頭江家”。
1927年秋收起義后,毛澤東率中國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向羅霄山脈進軍。10月13日,部隊來到水口,師部設在酃縣(今湖南炎陵)朱家祠,即今水口鎮(zhèn)中心小學內(nèi)。毛澤東在橋頭江家辦公和住宿,另外有一個警衛(wèi)班的戰(zhàn)士陪同。
據(jù)江家的后人江炳乾、江英宏等回憶,他們的爺爺江德良與毛澤東之間曾發(fā)生過一碗紅薯的故事,水口鎮(zhèn)的百姓童叟皆知。
在橋頭江家,毛澤東接見了酃縣農(nóng)運特派員何健礎,還在附近葉家祠的閣樓上主持了賴毅等6個戰(zhàn)士的入黨儀式。
毛澤東住在江家,每天早出晚歸。在夜深人靜時,他都還在桐油燈下看書。第二天早上,大家起床時,就看到毛澤東已在門前的坪地上散步。有時,他還坐在門口的烏桕樹下手捧一本書認真地讀著。
毛澤東帶領的工農(nóng)革命軍,不但軍容整潔、軍紀嚴明,對老百姓更是秋毫無犯,還幫窮苦的老百姓打土豪、散浮財,深受人民的歡迎。毛澤東也經(jīng)常走進農(nóng)家,和老百姓聊家常,開展社會調(diào)查。
一天晚上,江德良忙完家里的活計已經(jīng)是三更半夜,看見毛澤東居住的那間房的窗戶上,還透著淡淡的油燈的光亮。江德良心底暗暗猜想:“這么晚了,他肯定肚子餓了,我得給他做點吃的東西送去?!笨墒?,江德良把廚房找了個遍也沒有找出像樣的東西。當?shù)拖骂^時,他看見廚房的一個角落里,零散地躺著幾個細小的紅薯。不一會兒,江德良將一碗熱氣騰騰的紅薯,送到毛澤東的油燈案頭。
第二天大清早,一個紅軍戰(zhàn)士把裝紅薯的大花碗送回來。“他吃了紅薯沒有?”江德良連忙問道。“沒有,他一個也沒吃,全給我們吃了?!睉?zhàn)士一邊說話,一邊掏出一塊大洋遞了過來。“這碗紅薯代表老百姓對我們革命軍隊的深情厚誼。但是,我們的革命軍隊有紀律要遵守,要愛護百姓。這一塊大洋,他要我親手交給您,您一定要收下?!闭f完,戰(zhàn)士把大洋塞進江德民手心,一溜煙地跑向站崗的地方。
毛澤東為何如此看重這碗紅薯?原來,1927年9月29日,他率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正值紅薯收獲的季節(jié)。部隊一邊在村里整頓軍務,一邊派出戰(zhàn)士幫助當?shù)剞r(nóng)民采收紅薯。但有一些從舊式的軍人轉(zhuǎn)變來的戰(zhàn)士未經(jīng)老鄉(xiāng)同意,就把老鄉(xiāng)們當口糧的紅薯吃了。有些老百姓有怨言。毛澤東認為這種行為侵犯了老百姓的利益,影響了軍民團結(jié)。
10月3日,毛澤東在三灣村楓樹坪,向剛剛改編的工農(nóng)革命軍宣布了3條行軍紀律:“說話要和氣,買賣要公平,不拿群眾一個紅薯?!?/p>
橋頭江家一碗紅薯的故事,折射出了“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jié)一家親”的樸素的軍民魚水情。這一段深情往事,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后也沒有忘記。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支部建在連上是到水口以后的事情。水口是個好地方,我們在那里發(fā)展了秋收起義后的第一批黨員,我當時住在一個姓江的農(nóng)民家里。”
(責任編輯: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