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桂蘭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宮頸炎;生活質量
近些年來,慢性宮頸炎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宮頸炎患者會出現白帶異常多、子宮出血、痛經和白帶血絲等癥狀[1]。臨床對慢性宮頸炎治療的重視度正不斷增高,配合有效的護理非常重要。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4例宮頸炎患者,其在我院進行在治療的開始時間為2020年1月,結束時間為2020年12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患者被分為兩組。觀察組32例,年齡25歲~56歲,平均年齡(36.29±2.54)歲,病程0.4年~7.3年,平均病程(3.15±0.49)年。對照組32例,年齡24歲~57歲,平均年齡(35.82±2.96)歲;病程0.6年~7.0年,平均病程(3.22±0.67)年。兩組一般資料經比較,數據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人性化護理:(1)用藥指導,向宮頸炎患者詳細和準確地講解用藥的注意事項和方法,以提高宮頸炎患者的用藥依從性。(2)飲食護理,對患者制定為有效的飲食方案。(3)生活護理,為了有效落實人性化護理服務,護士要充分結合宮頸炎的危險因素,指導其改正錯誤的生活習慣,注意平時的衛(wèi)生清潔,通過改善宮頸炎患者錯誤的生活行為,有效減輕不良的影響,增強宮頸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4)心理護理,了解宮頸炎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疏解和減輕負面情緒,保持舒暢和愉快的心情;對于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護士應當給予積極的回應,而且及時進行解決,滿足其需求,鼓勵其家屬盡量多陪伴宮頸炎患者,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愛和安全感。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軀體功能、總體生活質量、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社會功能情況。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后,兩組的軀體功能、總體生活質量、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社會功能評分出現明顯的升高趨勢(P<0.05),且以對照組為參照,觀察組的上述指標評分明顯更高(P <0.05),見表1。
3 討論
宮頸炎是因為子宮頸發(fā)生慢性炎癥而引起,當子宮頸炎癥累及到機體內的深部組織時,子宮頸表面的鱗狀上皮因為發(fā)生營養(yǎng)障礙而逐漸地自行脫落,而且其剝脫面被柱狀上皮所覆蓋,因為柱狀上皮比較薄,會透露下面的紅色間質和血管[2,3]?;颊叩陌Y狀主要包括腰骶和小腰部部疼痛,白帶增多等,嚴重者甚至會引起不孕,對慢性宮頸炎患者的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4]。人性化護理是在宮頸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不但關注其生理方面的需求,而且從個性化特點的角度,充分尊重患者,充分考慮每一位患者的社會方面、情感方面以及生活方面的需求,使患者在社會、心理、精神、生理方面均處在相對舒適的狀態(tài),降低患者不舒適的程度[5]。本研究發(fā)現,人性化護理可以改善宮頸炎患者軀體功能、總體生活質量、角色功能、認知功能、情緒功能和社會功能。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能改善宮頸炎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