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及評價方法研究

2021-07-22 14:02:04
湖南交通科技 2021年2期
關鍵詞:車轍灰分軟化

柳 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0 引言

特立尼達湖瀝青(TLA)以耐老化性能好、溫度敏感性小、動穩(wěn)定度和承載能力高、低溫抗開裂性能高等優(yōu)點,于20世紀初已在美國、英國、德國等國家應用,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1];上世紀80年代左右,我國北京、河北、浙江、廣東等地也逐步開始推廣研究,查旭東等[2]依托佛山環(huán)城快速干線工程,進行了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研究,試驗結果表明40%TLA改性瀝青混合料對路面抗水損害、抗裂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李闖民等[3]采用灰分試驗確定了TLA改性瀝青中TLA的最小摻量,并基于相關技術指標與TLA摻量之間的關系,推薦滿足現(xiàn)有規(guī)范要求的最佳TLA摻量;馮新軍等[4]通過在高等級公路路面中摻入TLA瀝青和SBS改性瀝青進行分析,對比發(fā)現(xiàn)TLA改性瀝青能明顯改善路面路用性能,與普通混合料施工工藝基本一致,且比SBS改性瀝青價格更低,能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李平等[5]通過對TLA分離的灰分進行相關試驗,研究TLA的改性作用機理,發(fā)現(xiàn)灰分憑借粒度小、比表面積大且粗糙等特性,能改善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

TLA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國外各項目中已推廣應用,但在我國實際應用相對較少,其主要原因為:國內尚無完善且準確的評價方法和指標,由于TLA中地瀝青與灰分的影響,我國現(xiàn)有規(guī)范對TLA改性瀝青的各項性能評價分析存在不足,現(xiàn)有方法評價結論與瀝青及瀝青混合料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表現(xiàn)存在較大差異[6-9]。

本文采用軟化點、DSR、MSCR等國內外現(xiàn)有評價瀝青高溫性能試驗方法,對不同摻量的TLA改性瀝青進行定量評價,并與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進行相關性分析,以期選取更為有效的TLA改性瀝青高溫指標評價方法及瀝青混合料中最佳TLA摻量,為以后研究學者制定TLA改性瀝青相關性能標準評價方法及實際施工中混合料的TLA摻量提供參考。

1 試驗材料及方法

1.1 試驗材料

本次試驗基質瀝青選用鎮(zhèn)海70#A級道路石油瀝青,其各項技術指標見表1,選用的TLA由佛山市某瀝青公司提供,技術指標如表2所示,2種材料各項指標均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

同時,本次車轍試驗用選用玄武巖材質的集料、石灰?guī)r質礦粉,均滿足現(xiàn)有規(guī)范要求。

表1 基質瀝青技術指標類別針入度(25 ℃,5 s,100 g)/0.1 mm軟化點/℃10 ℃延度/cm15 ℃延度/cm60 ℃動力黏度/(Pa·s)135 ℃旋轉黏度/(Pa·s)閃點/℃溶解度/%TFOT后質量變化/%殘留針入度比(25 ℃)/%殘留延度(10 ℃)/cm殘留延度(15 ℃)/cm規(guī)范要求60~80≥46 ≥20≥40≥180—≥260≥99.5≤±0.8≥61≥6≥15試驗結果74 48.6>100>1001980.327499.80.18185>100試驗方法T0604T0606T0605T0605T0620T0625T0611T0607T0609T0604T0605T0605

表2 TLA瀝青技術指標類別針入度(25 ℃,5 s,100 g)/0.1 mm軟化點/℃灰分/%25 ℃密度/g·cm-3 TFOT殘留針入度比/%規(guī)范要求60~80≥9033~381.3~1.5≥50試驗結果2.99436.31.34964試驗方法T0604T0606T0611T0607T0604

1.2 試驗方案

TLA由于自身含有較多的礦物顆粒,其密度比基質瀝青密度大,為避免配制TLA改性瀝青發(fā)生離析情況,本次試驗中配制的TLA改性瀝青均為隨配隨用,具體拌制方法如下:將基質瀝青和TLA瀝青加熱至155 ℃后,按照相應比例進行拌和,并將烘箱溫度提升至160 ℃,繼續(xù)攪拌,使2種瀝青完全相融,隨即制備各種試驗的試件。

將制備好的TLA改性瀝青試件依據國內現(xiàn)有質量技術要求和國內外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方法進行試驗,主要采用軟化點、135 ℃黏度、DSR、MSCR試驗對TLA改性瀝青進行高溫評價。進行DSR試驗測車轍因子的起始溫度為56 ℃;MSCR試驗溫度為64 ℃;由于TLA改性瀝青的60 ℃動力黏度過大,故不再進行動力黏度試驗。

參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 F40—2004)[10]中相關要求進行AC-13C混合料配合比試驗,級配組成見表3,并在60℃時進行車轍試驗。

表3 AC-13C混合料級配不同篩孔(mm)的通過率/%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10097804933282215118

2 試驗結果及數據分析

2.1 旋轉黏度及軟化點試驗分析

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 E20—2011)[11]相關試驗要求,對不同摻量的TLA改性瀝青進行基本性能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技術指標TLA摻量/%25 ℃針入度/0.1 mm135 ℃黏度閃點/℃溶解度/%灰分/%TFOT后殘留針入度比/%軟化點/℃1066.30.3827890.44.296.449.81557.70.4428089.16.395.851.42049.60.5127687.67.893.851.92542.20.5328486.19.791.552.63037.20.6128684.311.490.253.23533.50.5828782.112.887.854.74029.60.7228580.414.383.855.24527.50.8828878.615.877.855.85026.30.9328877.718.270.356.4

根據《規(guī)范》[10]中對TLA改性瀝青的要求,摻量為10%、15%不滿足相關技術要求,摻量為20%、25%符合TMA-50技術要求,30%、35%、40%、45%、50%滿足TMA-30技術要求,并結合表1與表2中相關數據對各摻量的黏度和軟化點進行分析。

圖1為不同TLA改性瀝青摻量下的軟化點及黏度值,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TLA摻量增加,TLA改性瀝青軟化點增大,而135 ℃黏度值離散性較大、規(guī)律性不強。分析其原因主要為:TLA中原有礦物成分與瀝青具有良好的黏結作用,與基質瀝青充分拌和后的瀝青膠漿具有一定TLA特性,由于礦物成分的黏附作用,其軟化點將增大;而按照規(guī)程[11]中T0625—2011進行135 ℃旋轉黏度時,需將制備的試件放入135 ℃烘箱中保溫1.5 h,TLA瀝青膠漿由于礦物成分與瀝青密度不一致易產生離析,使得試驗結果離散性較大,難以進行評價。

圖1 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軟化點及黏度值

2.2 DSR試驗分析

DSR為美國PG分級標準原評價標準方法,在測定瀝青黏彈性指標時,具有重復性好、精度高、人為干擾少、可行度高等優(yōu)勢[11]。通過在ω為10 rad/s(頻率為1.502 Hz)條件下,測得瀝青材料的復數模量G*和相位角δ,黏性成分G*/sinδ越大,剪切柔量越小,高溫性能越好,原樣瀝青G*/sinδ不小于1.0 kPa,短期老化瀝青G*/sinδ不小于2.2 kPa。對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進行DSR試驗,結果如圖2、圖3所示。

由圖2和圖3試驗結果可知,不同摻量的TLA改性瀝青對應不同的耐高溫溫度,本次所選用70#基質瀝青、10%摻量TLA改性瀝青對應的最高耐高溫度為70 ℃,15%摻量以上TLA改性瀝青耐高溫溫度均超過76 ℃;同時,隨著TLA摻量增加,TLA改性瀝青耐高溫性能呈上升趨勢,且摻量為30%時,曲線斜率大、提升趨勢最明顯,說明在提高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方面,存在最佳TLA摻量。

圖2 原樣瀝青DSR試驗結果

圖3 短期老化瀝青DSR試驗結果

2.3 MSCR試驗

MSCR為AASHTO中對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最新試驗方法,其主要試驗步驟為:采用DSR中應力控制模式,瀝青在0.1 kPa和3.2 kPa的應力水平下,進行1 s和9 s卸載,重復10個周期。卸載時瀝青發(fā)生的變形能部分恢復,以此更好地模擬瀝青在高溫反復受力時的變形過程。本文不再分析TLA改性瀝青應力敏感性,故不對Jnrdiff進行分析,僅對試驗結果中不可恢復柔量變量Jnr0.1和Jnr3.2、變形恢復率R0.1和R3.2進行分析,Jnr越小表明其高溫性能越好,R越大其恢復性能越好。為保持試驗結果的對比性,本文僅在64 ℃時進行MSCR試驗,其試驗結果如圖4、圖5所示。

由圖4可以看出,Jnr0.1與Jnr3.2均隨TLA摻量增加而減小,說明TLA改性瀝青隨TLA摻量增加其高溫性能逐漸提高,但Jnr3.2比Jnr0.1減小的幅度小,其主要原因是在低應力水平條件下,恢復應變的主要是基質瀝青,TLA在應變恢復中所占比例不大,隨著摻量和應力水平提高,TLA在應變恢復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不可恢復柔量值均變小,其恢率復也逐步變大,與圖5中變形恢復率相一致。

圖4 不同摻量TLA下的不可恢復柔量

圖5 不同摻量TLA下的改性瀝青變形恢復率

2.4 車轍試驗

根據規(guī)范相關要求、試驗經驗、施工現(xiàn)場等方面因素,AC-13C對應的油石比宜為4%~6%,但由于TLA中含有一定量的灰分,其油石比增大約0.5%左右[5]。經試驗,基質瀝青最佳油石比為5.2%,故本次試驗TLA改性瀝青混合料的油石比選5.7%,并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車轍試驗,其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TLA能明顯提高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10%、15%摻量TLA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動穩(wěn)定度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30%摻量時動穩(wěn)定度提高較為明顯。

表5 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混合料動穩(wěn)定度(次·mm-1)01015202530354045501 5262 4372 7593 1673 4353 8294 0334 2064 3524 483

將不同摻量TLA改性瀝青的軟化點、黏度、車轍因子(70 ℃)、Jnr0.1、Jnr3.2與宏觀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動穩(wěn)定度(取對數)進行相關性分析,其分析如表6所示。

表6 動穩(wěn)定度與不同試驗參數的關系項目軟化點/℃黏度/(Pa·s)車轍因子/(G*·sin δ-1)Jnr0.1/(kPa-1)Jnr3.2/(kPa-1)與動穩(wěn)定相關系數(R2)0.936 10.945 80.9540.986 20.998相關系數表達式y(tǒng)=2.991 3 ln(x)+49.19y=0.132 8 ln(x)+0.365 5y=1.895 2 ln(x)+1.023 1y=-0.751 ln(x)+1.837y=-1.301 ln(x)+3.532 2

從表6可以看出,MSCR測得的Jnr3.2與TLA改性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相關性最優(yōu),其次為Jnr0.1,軟化點、黏度與動穩(wěn)定度相關性相對較差。推薦采用Jnr3.2作為評價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指標的方法。

3 結論與建議

1)摻入TLA改性瀝青后對瀝青、瀝青混合料高溫性能均有較大改善,且30%摻量時對高溫性能改善最優(yōu)。

2)利用MSCR測得的Jnr3.2較軟化點、黏度、車轍因子等與動穩(wěn)定相關性最好,推薦作為評價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的試驗方法。

3)由于存在灰分等因素,TLA改性瀝青的黏度具有一定離散型,不建議將其作為評價TLA改性瀝青高溫性能的指標。

猜你喜歡
車轍灰分軟化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統(tǒng)在寨崖底選煤廠的應用
選煤技術(2022年2期)2022-06-06 09:13:10
灰分在線檢測對選煤智能化建設作用的思考
選煤技術(2022年2期)2022-06-06 09:12:22
小車轍里的大野心
潘集選煤廠重介灰分控制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
選煤技術(2021年6期)2021-04-19 12:22:08
不同重量僵蠶總灰分含量的比較研究
牡丹皮軟化切制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0
基于車轍發(fā)展規(guī)律與主觀行車安全的車轍評價模型
上海公路(2018年1期)2018-06-26 08:37:26
現(xiàn)場熱再生技術在高速公路車轍處治中的應用探討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46
軟骨延遲增強磁共振成像診斷早期髕骨軟化癥
髕骨軟化癥的研究進展
启东市| 改则县| 丰城市| 灌云县| 镇雄县| 安泽县| 彭山县| 女性| 文登市| 区。| 承德县| 辽阳市| 额尔古纳市| 图木舒克市| 伊春市| 蕲春县| 邛崃市| 龙南县| 金华市| 兰西县| 定襄县| 普兰县| 尉氏县| 通河县| 西丰县| 聂荣县| 长垣县| 奉化市| 邮箱| 齐河县| 木里| 渑池县| 屯门区| 鲁山县| 弥渡县| 南宫市| 克东县| 方正县| 城步| 盐源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