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友 張金玉 王 偉 孫 凱 單新建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29)
2021年5月21日21時48分, 云南省漾濞縣發(fā)生6.4級強烈地震, 造成3人死亡, 幾十人受傷, 大量房屋損毀和倒塌。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漾濞縣蒼山西鎮(zhèn)(25.67°N, 99.87°E), 震源深度為8km。 地震發(fā)生后, 相關部門和研究者即對這次地震的特征進行了分析, 并對地震數據和同震變形資料進行了反演(1)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7000e532/executive。(2)http://www.cea-igp.ac.cn/kydt/278248.html。(3)http://www.eq-igl.ac.cn/zhxw/info/2021/33882.html。(張克亮等, 2021)。 震源機制解、 震源破裂過程、 余震精定位以及GNSS變形數據反演顯示該次地震為右旋走滑型破裂事件, 破裂面走向NW, 向SW傾斜, 破裂長度為15~20km。 這些分析結果為我們認識該地震的發(fā)震構造提供了重要信息。 構造位置上, 該地震發(fā)生在青藏高原東南緣川滇塊體的西邊界, 震中附近區(qū)域內發(fā)育多條活動斷裂(圖 1)。 但究竟哪條斷裂為此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 是離震中最近的維西-喬后斷裂, 還是一條之前沒有發(fā)現的斷裂, 一時難以定論。 此次地震的震中區(qū)屬云南省大理市, 是少數民族聚居區(qū)和中國旅游勝地, 人口密集, 經濟發(fā)達。 因此, 雖然此次地震震級不算太高, 但造成的社會影響極大, 針對該地區(qū)未來的地震趨勢進行判定對于維護當地的社會安定具有重要意義。 而對區(qū)域未來地震危險性進行評估需要認識本次地震的構造成因和相應構造的活動性, 這首先需要確定此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
圖 1 漾濞6.4級地震震中區(qū)域構造圖Fig. 1 Map showing main active faults around the epicenter area of the Yangbi M6.4 earthquake.
為了查明該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及其活動特征, 我們自5月23日起對漾濞震區(qū)開展了野外現場考察。 主要內容是對該次地震的地表變形或可能的地表破裂進行調查, 包括地表變形的位置、 幾何結構、 展布范圍、 規(guī)模、 運動性質等, 從而確定地震的發(fā)震斷裂, 并在此基礎上對該斷裂的特征以及與鄰近主要活動斷裂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從而為大理地區(qū)近期的地震危險性評估提供信息。
漾濞6.4級地震發(fā)生在滇西北活動斷裂發(fā)育地區(qū), 構造位置上屬于川滇塊體的西邊界。 震中區(qū)附近發(fā)育維西-喬后和紅河2條斷裂帶, 而鄰近地區(qū)則有金沙江、 德欽-中甸-大具、 龍蟠-喬后、 麗江-小金河、 瀾滄江等主要活動斷裂帶。 維西-喬后和紅河這2條斷裂帶均為NW走向的右旋走滑斷裂, 是震中區(qū)附近已知的主要活動斷裂, 對其活動性的認識對于理解此次地震發(fā)生的構造背景具有重要意義。 維西-喬后斷裂是一條規(guī)模較大的邊界斷裂, 起始于維西縣西北, 在巍山以南與紅河斷裂帶相接, 全長約280km, 總體走向NNW(圖 1)。 該斷裂新生代活動特征明顯, 控制了維西、 馬登、 喬后、 巍山等晚新生代盆地的發(fā)育(常祖峰等, 2014; 2016a)。 斷裂晚第四紀顯示出較強的活動性, 表現為平直的斷層槽地、 清晰的斷層三角面、 斷層陡坎等新活動地貌, 運動性質以右旋走滑為主, 兼有正斷分量, 山脊、 水系等沿斷裂顯示出明顯的同步右旋位錯(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等, 1990)。 近年的研究認為, 斷裂北段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的右旋水平滑動速率為1.8~2.4mm/a, 垂直滑動速率為0.3~0.35mm/a(常祖峰等, 2016b)。 而在漾濞縣城東側的段落, 前期研究認為斷裂晚更新世中晚期以來的平均水平滑動速率為1.25mm/a(任俊杰等, 2007)。 探槽研究結果顯示, 斷裂在德勝盆地斷錯了全新世堆積, 顯示其全新世有明顯活動(常祖峰等, 2016b)。 歷史上沿該斷裂及其附近曾發(fā)生過1948年馬登6.25級地震(常祖峰等, 2014; 張克亮等, 2021), 近期也曾發(fā)生過2017年5.1級震群(潘睿等, 2019), 表明維西-喬后斷裂具有發(fā)生中強地震的背景。
位于震區(qū)東南的紅河斷裂帶是青藏高原東南緣一條活動歷史悠久的大型邊界斷裂帶(虢順民等, 2001; Schoenbohmetal., 2006), 第四紀以來以右旋走滑運動為主(Allenetal., 1984; Tapponnieretal., 1990; Leloupetal., 1993, 1995; 虢順民等, 1996; Replumazetal., 2001; 向宏發(fā)等, 2007)。 該斷裂帶在中國境內長約600km, 是川滇塊體的西南邊界, 總體走向NW, 由多條次級斷裂組成。 斷裂帶總體可分為3段: 北段結構復雜, 分支較多, 發(fā)育一系列近SN向正斷層和張性盆地, 現今活動性較強; 中段結構相對單一, 表現為一條單支斷裂; 南段則發(fā)育山前和中谷2支斷裂, 山前斷裂以正斷作用為主, 走滑運動則主要發(fā)生在中谷斷裂上(虢順民等, 2001; 向宏發(fā)等, 2007; Shietal., 2018)。 前人關于紅河斷裂帶做過大量研究, 認為斷裂帶在地質歷史上控制了兩側塊體的形成、 發(fā)展和演化(Allenetal., 1984; Tapponnieretal., 1990; 張建國等, 2009), 第四紀以來活動性明顯減弱(Shietal., 2018)。 地質方法限定的紅河斷裂帶第四紀以來的右旋走滑速率為1~3mm /a(Wangetal., 1998; 虢順民等, 2001; Shietal., 2018), 與現今GPS觀測所獲得的2~3mm/a的結果相符(Shenetal., 2005; 王閻昭等, 2008; Lietal., 2020; Wangetal., 2020)。 斷裂北西段包含部分正斷分量, 而在南東段有較小的逆沖分量, 可能是剪切帶尾端張、 壓性構造的具體表現(虢順民等, 1996, 2001)。 紅河斷裂帶南、 北段在地震活動性上表現出較大差異, 從地震記錄看, 紅河斷裂帶西北段歷史上曾發(fā)生一系列中強地震, 包括1652年彌渡7級地震和1925年大理7級地震, 而南段則沒有6級以上地震發(fā)生(虢順民等, 2001; 朱俊江等, 2003; 張建國等, 2009)。 斷裂北段的地震復發(fā)間隔相對較短, 約為3000a(虢順民等, 1984, 2001); 中段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的強震復發(fā)間隔為(6000±1000)a(Shietal., 2018), 南段存在全新世中、 晚期古地震事件的證據(李西等, 2016)。
從構造位置和運動學特征看, 維西-喬后斷裂與紅河斷裂帶是一脈相承的, 是紅河活動斷裂的北延部分(常祖峰等, 2016b)。 新生代以來, 維西-喬后斷裂與紅河、 金沙江以及德欽-中甸-大具等斷裂共同構成川滇活動塊體的西部邊界, 在川滇活動塊體形成、 演化和運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據震中位置、 震源機制解、 同震形變觀測反演結果以及震區(qū)附近主要活動斷裂的分布特征, 初步分析認為發(fā)震斷裂可能為位于震中東側的維西-喬后斷裂或震中附近的一條之前未受到關注的斷裂(圖 1)。 因此, 此次調查主要對沿維西-喬后斷裂的漾濞縣城東側段落和震中區(qū)附近的推測斷裂在地震中產生的同震地表破壞和變形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
震源機制解和InSAR等形變觀測結果顯示, 發(fā)震斷裂具有傾向SW、 傾角較陡的特征, 初步推測此次地震在地表的變形可能在震中區(qū)附近, 偏NE一側(圖 1, 2)。 據此, 為了盡快發(fā)現地表變形與地表破裂帶, 我們首先針對震中區(qū)附近推測斷裂通過的位置開展工作。 此次地震中, 沿漾濞縣城西側楊克場—沙河一線, 地震造成的破壞最為嚴重。 同時, 從DEM圖(圖 2)和衛(wèi)星影像上看, 在漾濞縣城西側震中區(qū)有一段線性地貌, 長約30km, 與余震分布條帶吻合, 可能為發(fā)震構造的地貌反映。 由此我們推測, 在楊克場—沙河一線可能存在一條總體走向310°~320°的斷裂。 我們的野外調查也圍繞這一線性地貌重點展開。
圖 2 云南漾濞6.4級地震震中附近的主要構造及地表變形帶分布(黃色震群條帶邊上的2條紅色短線)Fig. 2 Map showing main surface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epicenter area.主震震源機制解據USGS; 小地震精定位數據截至2021年5月28日
沿著橫穿這條推測斷裂的多條路線向震中兩側追蹤調查, 沒有發(fā)現明顯的地表破裂, 但觀察到較為發(fā)育的地表裂縫、 局部的公路裂開、 邊坡垮塌以及建筑物毀壞等現象。 這些地表裂縫主要分為2組: 一組裂縫的發(fā)育與邊坡效應有關, 沒有方向性, 為重力垮塌性質的張裂縫; 另一組裂縫不受邊坡和地形影響, 其切過山坡和山脊, 連成一條走向310°~320°的條帶, 與余震條帶的走向一致, 推測這些裂縫與該次地震的斷裂活動有關。 這條NW走向的地表裂縫帶分為間隔約6km的北西和南東2段(圖 2)。 下面通過典型觀察點具體介紹這條NW向地表裂縫帶的特征。
2.1.1 楊克場—泡水田段
楊克場—泡水田段為地表裂縫帶的北西段, 發(fā)育的地表裂縫較為連續(xù)。 我們選取楊克場附近最為典型的長800m的段落開展了無人機攝影測量, 獲得了裂縫帶的宏觀地貌特征和平面展布特征(圖 3)。
在楊克場附近的土路上出現了多條貫穿路面的裂縫, 裂縫間距1m至數m不等, 走向305°~320°, 呈左階或右階排列, 整個形變帶寬約30m。 圖 4 為楊克場北側的一條單一裂縫帶, 走向330°~340°, 跨越整個鄉(xiāng)道路面, 裂縫帶由幾條裂縫斜列而成, 單條長數m不等, 寬度一般為幾cm。 裂縫穿過路面, 切過農田的田坎, 田坎邊界顯示在裂縫切過處沒有產生明顯的位移。 裂縫往山坡方向延伸進入農田, 農田中由于土壤疏松使得裂縫不清晰, 但整體顯示其與路面裂縫在一條NW向條帶上(圖4a)。 該點接近裂縫帶的北西端部位置, 在其北側100m處之外, 沒有觀察到同一走向、 性質相似的裂縫發(fā)育。
圖 4 楊克場北側的路面及其附近的裂縫Fig. 4 Photos showing fissures across the road north of Yangkechang village.a和b的位置分別見圖3中的點1和點2
地表裂縫切過農田, 在橫穿鄉(xiāng)道時將路面裂開, 并在盤山路邊的陡崖處形成明顯的裂縫面, 顯示陡傾角, 略向SW(高山一側)傾斜(圖4b)。 此處裂縫呈斜列組合, 顯示為右旋剪切裂縫。 單條裂縫長0.5~5m, 寬度一般約為1cm。 裂縫的走向為308°, 裂縫帶的NW延伸線對應NW向線性地貌。 裂縫在橫切路面邊界線的位置顯示地表的位移量幾乎為零(參見后文及圖7a)。
沿此裂縫帶的展布方向繼續(xù)向SE追索, 同樣發(fā)現山坡上的裂縫呈條帶狀切過, 與之前的裂縫相連, 走向約為310°。 從裂縫的組合判斷, 為右旋剪切性質(圖 5)。 裂縫不受地形影響穿切到地形高處, 在切過田坎時發(fā)育的裂縫面顯示SW傾向(圖5b)。 裂縫通過農家院處, 院內地面裂縫的總體走向為320°, 裂縫帶延伸處的房屋遭受破壞。 地表裂縫帶向SE延伸切過山坡, 再次穿過盤山鄉(xiāng)道路面, 在路面上形成寬約30m的裂縫帶, 由3、 4條呈羽列組合的裂縫組成, 裂縫組間距數m, 單個羽列裂縫組合顯示為右旋剪切性質。 在穿過路面旁側的邊坡時, 形成的裂縫面仍為SW傾向(圖5d)。
地表裂縫帶繼續(xù)向SE延伸至接近山頂處(點5), 在山坡坡面上顯示為一條單一的裂縫帶, 呈羽列組合展布, 顯示為右旋剪切性質。 地表裂縫帶穿過山頂, 一直往SE延伸, 進入另一側山坡的密林中, 進而切過沖溝, 在泡水田附近的路面又可清楚地觀察到, 且仍然顯示為雁行排列, 判斷為右旋剪切性質(圖 6)。 切過路面下的陡坎時, 同樣顯示裂縫面傾向SW(圖6b)。 裂縫帶往東南山坡延伸100~200m后終止。
圖 6 泡水田附近路面的地表裂縫特征Fig. 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sures on the road surface near Paoshuitian village.
圖 7 楊克場—泡水田段的同震構造裂縫及地貌特征Fig. 7 Photos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seismic tectonic fissur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along the Yangkechang-Paoshuitian section.a 楊克場北側點2處的路面裂縫顯示無位移量, 位置見圖3中的點2; b 泡水田附近的裂縫及裂縫位置的線性地貌; c 裂縫顯示為剪切性質, 位置見圖 3 中的點5
圖 8 華家莊(a)和胡家(b)附近的地表裂縫特征Fig. 8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sures across the road and slope near Huajiazhuang and Hujia along the southeast section.
楊克場—泡水田段的裂縫走向為310°~320°, 裂縫帶的NW延伸線對應NW向線性地貌(圖7a, b), 裂縫沒有水平和垂直位移量(圖7a), 顯示為剪切裂縫性質(圖7c)。 裂縫帶總體比較連續(xù), 總長度可往觀察到的裂縫帶兩端再各延伸一定距離, 由此確定最終長度為2.5~3km。
2.1.2 喜鵲窩—胡家段
沿著漾濞地震余震分布條帶的追蹤調查, 在泡水田東南約6km的范圍內沒有發(fā)現分布規(guī)律的地表變形。 這一范圍內的地表裂縫沒有楊克場—泡水田段那樣發(fā)育, 相對較少, 而且分布明顯受到邊坡和地形的影響, 方向也雜亂無章。
再向SE至喜鵲窩—胡家一段, 地表裂縫又非常發(fā)育, 且比楊克場—泡水田一段更多, 規(guī)模也更大。 但通過詳細調查發(fā)現, 這些地表裂縫多為邊坡效應造成的張裂縫, 同時該段居民房屋等損壞普遍嚴重, 表明在余震條帶南東端部附近地震過程中的地面運動相對劇烈。 進一步調查發(fā)現, 在影像和野外觀察顯示的線性地貌位置處可見斷續(xù)發(fā)育的NW向地裂縫, 其在延伸方向上又呈帶狀分布, 與余震分布條帶近平行, 單條裂縫最長可達200m。 這一段的地表裂縫沒有楊克場段那么典型, 在局部地段延伸較短, 也不夠連續(xù)。 但這些地表裂縫也不受地形限制, 同樣表現為剪切性質的裂縫(圖 8)。 其走向仍與余震分布條帶相符, 也與線性地貌的位置吻合, 最終確定該段長3~3.5km。
維西-喬后斷裂位于漾濞縣城東側, 沿點蒼山西麓山前通過, 與震中的垂直距離為12km。 我們對維西-喬后斷裂的活動性與斷裂沿線的地表變形情況開展了追蹤調查。
在石門坎—麻山箐一帶, 地貌上表現為清楚的NW向線性溝槽和山脊、 沖溝等一致右旋扭動, 同時同級臺地顯示出垂直位錯, 指示斷裂具有正斷分量(圖9a)。 在斷裂通過處附近沒有發(fā)現地表破裂和地表裂縫等變形現象。 在山腳下—瓦窯一帶, 斷裂從山體陡坡向平緩臺地過渡的部位通過, 在地貌上同樣表現為明顯的線性槽谷以及臺地、 沖溝、 沖溝內階地的一致右旋位錯, 線性溝槽西側的臺地前緣發(fā)育一系列斷頭溝(圖9b)。 斷裂將一新生代臺地垂直位錯, 形成良好的斷層三角面地貌(圖9c), 表明斷裂具有正斷運動分量, 斷裂面傾向SW。 在該點進行詳細觀察發(fā)現, 附近地表完好, 未發(fā)現地表破裂和地表變形的跡象。 同時, 附近房屋的受損程度也較輕, 一般見屋頂瓦片抖落, 少見墻壁裂縫。 在麻山箐一帶, 斷裂將穿過的河流及其兩側的階地、 山脊一致右旋斷錯, 形成明顯的斷裂槽谷地貌, 同時斷裂的垂直滑動形成高2~3m的斷層陡坎(圖9d)。 已有研究在此獲得的T1階地的右旋水平位錯為12m(任俊杰等, 2007), 表明斷裂在晚第四紀具有較強的活動性。 經詳細的調查發(fā)現, 斷裂通過位置的地面和路面完好無損, 建筑物破壞程度輕, 未發(fā)現地表破裂和地表變形情況。 在河流谷地北側邊界處見小型巖崩及滾石, 為震動引起的邊坡垮塌所致。
圖 9 維西-喬后斷裂的構造地貌特征Fig. 9 Active geomorphic evidences along the Weixi-Qiaohou Fault.a 石門坎西側的斷裂位錯地貌; b 瓦窯一帶的斷裂位錯地貌; c 山腳下一帶因正斷作用形成的斷層三角面; d 麻山箐一帶的斷裂位錯地貌。 位置見圖 2
總之, 沿著維西-喬后斷裂在漾濞縣城東側展布段落的追蹤觀察和地表變形情況調查, 發(fā)現先存的斷裂活動地貌清楚, 山脊、 沖溝、 階地沿斷裂一致右旋位錯, 沒有發(fā)現此次地震的地表變形現象。 雖然可見零星的同震地表裂縫, 但規(guī)模極小且明顯受到邊坡重力作用的影響。 同時, 斷裂沿線房屋等建筑物在此次地震中的損壞也相對較輕, 由此判斷維西-喬后主斷裂在此次6.4級地震中沒有活動。
綜上所述, 在所調查的維西-喬后斷裂和震中區(qū)推測斷裂上均未發(fā)現明顯的同震地表破裂, 但是在推測斷裂位置附近發(fā)育一條系統的地表變形帶(圖 2)。 該變形帶主要集中在楊克場—泡水田和喜鵲窩—胡家2個段落, 以NW走向的地表裂縫為主要表現形式。 分析認為, 這些裂縫為構造性質的裂縫, 主要依據是: 1)裂縫發(fā)育不受邊坡和地形影響, 其切過山坡和山脊; 2)變形分布集中、 連續(xù), 整體沿310°~320°走向呈條帶狀分布, 與余震分布條帶的走向一致, 而與一般的因邊坡效應形成的裂縫在走向上具有較大變化明顯不同; 3)裂縫近直立, 微向SW傾(高山一側), 而邊坡效應的裂縫應是傾向NE(谷地一側); 4)裂縫為剪切性質, 而不是拉張形成的裂縫。 由此判斷, 這一變形帶為漾濞6.4級地震形成的同震變形, 為地震發(fā)震斷裂活動在地表的表現。 關于這種在地震中產生的、 規(guī)律性分布的地裂縫的成因, 國內外開展過一些相關工作(Savageetal., 1976; Sarkar, 2004; 萬佳威等, 2019)。 研究發(fā)現, 這種地裂縫具有明顯的方向性和統一的活動方式, 走向上與斷裂一致, 位置上受斷裂控制。 研究認為, 斷裂活動會在近地表產生剪切應力或拉張應力, 進而改變了震中區(qū)巖土體的應力狀態(tài), 使地表巖土體發(fā)生破裂, 從而產生地裂縫, 因此, 這些裂縫的形成與發(fā)震斷裂的活動密切相關。 這種地表裂縫的下部一般與活動斷裂直接相連, 或受到下伏活動斷裂的控制(萬佳威等, 2019)。 在漾濞地震中形成的這一裂縫條帶, 其下部也可能與先存的斷裂相連, 斷裂深處的活動帶動了地表裂縫的產生。
圖 10 云南漾濞6.4級地震發(fā)震構造模式圖Fig. 10 A model diagram showing the active faulting associated with the Yangbi MS6.4 earthquake.地層及產狀、 地質構造資料據云南省地質局②③, 主震震源機制解據USGS; 小地震精定位數據截至2021年5月28日
同時, 衛(wèi)星影像和野外觀察顯示, 在漾濞縣城西側震中區(qū)一帶有一條NW走向的線性地貌, 可能為一條之前未被識別的斷裂, 長約30km, 地表裂縫帶正好處于此線性地貌上。 而小地震精定位顯示, 此次漾濞6.4級地震相關的小地震震群同樣集中在一條NW向條帶上, 與該線性地貌的位置吻合。 另一方面, 從地表裂縫帶的展布位置看(圖 2), 震群分布條帶主要位于其SW側, 表明發(fā)震斷裂傾向SW, 這與地表看到的裂縫面的傾向一致, 也與震源機制解和形變觀測反演的結果一致。 震源機制解和波形反演結果同時顯示, 漾濞地震為右旋走滑型地震, 而地表觀察到的地表裂縫同樣主要顯示為剪切型裂縫, 表明該段以走滑運動引起的變形為主, 但總體變形幅度不大, 在地表幾乎沒有位移。 InSAR觀測數據反演的漾濞地震同震地表形變結果表明破裂未達到地表(4)http:∥www.eq-igl.ac.cn/zhxw/info/2021/33882.html。, 破裂主要集中在地下2~8km, 破裂長度約為20km, 最大滑動量約為0.8m。 這些都與觀察到的地表現象相符。
通過上述綜合分析認為, 漾濞縣城西側6.4級地震的震群分布區(qū)發(fā)育一條NW向斷裂, 我們稱之為楊克場-沙河斷裂, 為此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 該斷裂走向310°~320°, 以走滑運動為主, 其形成的地表裂縫帶大致可分為北西和南東2段, 二者之間間斷的距離達數km。 根據發(fā)震斷裂的位置、 空間展布、 規(guī)模和運動性質, 初步認為該斷裂為維西-喬后斷裂的一條次級斷裂, 其斷裂面傾角較東側的維西-喬后主斷裂面更大, 二者在深部可能交會于一條滑動面上(圖 10)。
此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楊克場-沙河斷裂及其東側主斷裂維西-喬后斷裂位于川滇塊體西部邊界。 前人的研究認為青藏高原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向E側向擠出運動, 而川滇塊體是青藏高原側向擠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活動塊體(汪一鵬等, 2003)。 川滇塊體的西南邊界并不是由一條單一的、 高走滑速率的斷裂帶來承擔高原的側向擠出, 而是由一組彌散的、 結構復雜的右旋走滑斷裂所承擔(Zhangetal., 2004; Lietal., 2020)。 從這些斷裂活動的演化歷史看, 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構造轉換、 成生與削弱的聯系。 斷裂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 構造轉換和變形分配可能為吸收青藏高原向E擠出的主要形式, 在此過程中一部分斷裂活動性減弱, 一部分新的斷裂則隨著主斷裂的擴展而產生。 漾濞6.4級地震的發(fā)震斷裂可能就是川滇塊體西邊界在向W擴展中形成的較新構造, 屬于維西-喬后斷裂的次級斷裂。 此次地震之所以發(fā)生在該次級斷裂上, 可能是因為沿斷裂該段主要受到剪切應力作用, 處于走滑運動狀態(tài), 而次級斷裂的產狀較陡, 且規(guī)模較小, 更容易受到作用力的驅動而產生滑動。
總之, 通過對漾濞6.4級地震震區(qū)地表變形的野外調查, 結合震源機制解、 余震分布、 InSAR反演結果等綜合分析認為: 維西-喬后斷裂西側的一條NW向次級斷裂為此次地震的發(fā)震構造, 該斷裂走向310°~320°, 以右旋走滑運動為主, 其形成的地表變形帶主要為一條走向NW的地表裂縫帶, 分為北西和南東2段, 二者相距6km。
致謝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大理中心和漾濞縣地震局在考察期間提供了后勤保障; 漾濞縣地震局羅廷珠、 蘇國榮參加了野外調查并給予協助;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房立華研究員提供了小地震精定位資料; 審稿專家對本文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此一并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