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團中央召開的共青團“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動員會指出,在全團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是基于共青團的性質定位和職責功能作出的重要部署。團校作為“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責無旁貸。
今年3月以來,隨著團濟南市委面向全市共青團開展“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濟南市團校牢牢把握政治定位,解放思想、開拓思路、改革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培訓工作取得明顯實效。
分層分類學,突出針對性。為了真正讓青少年群體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學有所獲,濟南市團校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團員青年群體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習慣,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的深淺程度、講述方式、互動方式,注重精準講授。同樣一門課程,不同性質的培訓班次形成了不同版本的課件和講義,比如濟南市團校開展的《百年黨史下的早期濟南共青團》課程已面向多個群體進行授課,而講課的方式和重點各有不同,面向小學生做到“講懂故事重在啟蒙”,面向中學生做到“講好歷史重在激勵”,面向團干部則做到“講清道理重在引領”,有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受眾需求,受到了培訓對象的一致認可。
善用載體學,突出創(chuàng)新性。課程內容上,在原有的黨史課程基礎上側重從小角度切入講述黨的歷史、介紹黨史上的重要人物、反映黨史上的重要事件。為此,濟南市團校從革命紅色家書、愛國主義電影、紅色歌曲等入手,努力讓黨史課程豐富起來、鮮活起來。比如《紅色歌曲教唱之<歌唱祖國>》就通過介紹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過程和意義,結合教唱互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員的愛黨愛國情懷?!都t色家書中的初心和使命》則通過展現革命者的家書,讓學員在學習和朗誦中感受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和忠誠擔當。
課程形式上,順應青少年認知規(guī)律,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今年以來,濟南市團校參與中國青年工作院校協會組織開展的“黨的精神譜系”宣講工作,錄制微黨課,目前已經完成4期微黨課錄制工作,還會陸續(xù)推出更多優(yōu)質微黨課視頻,讓青少年群體通過視頻化、網絡化的語境學習黨史。
同時,為了將全國性黨史學習教育與地方性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加強團員青年對于地方黨史的了解和學習,濟南市團校深刻挖掘本地紅色資源,將課題研究與課程教育相結合,讓濟南廣大青少年了解身邊的黨史。濟南市團校參與了中共濟南市委黨史研究院國家級課題“濟南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建史”研究,負責承接“濟南社會主義青年團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子課題的相關研究工作。經過史料征集、資料查詢、文獻研究等工作,研究成果初步完成,并開發(fā)出《百年黨史下的早期濟南共青團》課程,通過不斷試講和打磨,課程反響良好,極大地增強了學員們的情感認同,成為黨史教育接地氣的珍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