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振宇 戴永輝
摘要: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fā)課程普遍受到關注。傳統(tǒng)教學設計存在教學目標達成難、參與式學習不充分、教學反饋不及時等諸多弊端。引入BOPPPS模型用于教學設計,實現(xiàn)學生參與和反饋的閉環(huán)教學過程,再配合翻轉課堂的實施,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增加教學效度。實踐證明學生的Android應用編程能力有顯著提升。
關鍵詞:BOPPPS模型;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fā);教學設計;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TP31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13-0072-02
1引言
移動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當今發(fā)展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領域,安卓是移動互聯(lián)網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平臺,安卓應用無處不在。如今“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熱潮在國內高校方興未艾,除了互聯(lián)網大賽外,各類計算機學科競賽也增設了互聯(lián)網應用大類,比如: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增設了移動應用開發(fā)、物聯(lián)網與智能設備等方向。高校對互聯(lián)網應用方向的課程十分重視,紛紛投入建設。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fā)課程的開設對培育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十分及時和必要的。
2教學現(xiàn)狀
安卓應用程序開發(fā)是為我校信管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選修課,作為Java程序設計的后續(xù)課程。學生在掌握Java的基礎編程后,需要通過項目實戰(zhàn)把編程知識轉化為軟件開發(fā)能力。課程開設5年來,隨著Android開發(fā)環(huán)境的迭代(由最初的Eclipse+ADT+SDK升級到Android Studio),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案不斷調整。Android程序設計的知識體系繁雜,實踐性很強,傳統(tǒng)教學設計難以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緊迫需求,一線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目標難達成: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fā)涉及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有些中等難度的案例也要4課時以上才能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在只有34課時的情況下,按部就班展開教學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2)教材適配難:課程開設至今已更換多本教材,這里既有Android系統(tǒng)迭代較快、開發(fā)環(huán)境更新頻繁的因素,也有教材內容和結構無法滿足一線教學需求的因素。知識點脈絡清晰且案例精簡實用的教材比較少見,有的教材知識體系完整但案例開發(fā)薄弱,有的教材案例豐富但歸納提煉欠缺。
3)參與式學習不充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如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不高,學習的主導性發(fā)揮不充分,學習的效度就不高。
4)教學反饋不及時:缺少有效反思和反饋機制,學生在期末對教師評價往往不盡客觀,而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也要在階段練習、期中考試,甚至期末考試時才能反映出來。
有效的教學設計是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教學設計不僅要有明確可達的教學目標,還要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過程,并強化教學過程的反思。
3基于BOPPPS模型的案例設計——以新聞App案例設計為例
BOPPPS教學模型最早由加拿大教師技能培訓工作坊(ISW)提出,它以建構主義和交際法為理論依據(jù)[1],以有效教學設計為特點,是一個強調學生參與和反饋的閉環(huán)教學過程模型。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BOPPPS模型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達成學習目標。BOPPPS 模型將課堂教學過程分為 6 個階段:導入(Bridge-in)、目標(Objective/Outcome)、預評價(Pre-assessment)、參與式學習(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評價(Post-assessment)、總結(Summary)。
3.1導入
導入階段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案例的由來和應用場景,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學習興趣。
以開發(fā)新聞App為例,普通UI設計的豎屏顯示效果如圖1所示,豎屏顯示效果需要開發(fā)者設計兩個布局文件分別對應兩個不同的Activity。當移動終端橫屏放置時,就會出現(xiàn)圖2的效果,直觀可見屏幕空間未被有效利用,界面切換麻煩,用戶體驗不佳。這里可以設問:“用戶期望的效果是什么?”讓學生發(fā)表看法,老師進行概括,引出理想的UI布局:新聞標題列表和新聞內容分左右兩欄顯示,左側顯示新聞標題列表,右側顯示新聞內容,如圖3所示。
3.2目標
按照BOPPPS 模型,學習目標由認知、情感和技能3個元素組成。此階段教師要闡明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在課程中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價值及能力。
1)認知元素:新聞App案例設計的認知元素是了解Fragment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Fragment是一種UI片段,使用Fragment可以把屏幕劃分成幾塊,然后進行分組和模塊化管理。Fragment不能夠單獨使用,需要嵌套在Activity中使用,其生命周期受到宿主Activity的生命周期的影響。Fragment的優(yōu)勢是:模塊化(Modularity)、可重用(Reusability)、可適配(Adaptability)。
2)情感元素:案例設計的情感元素是優(yōu)化新聞App的橫屏顯示效果,能夠讓程序更加合理和充分地利用大屏幕的空間,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3)技能元素:案例設計的技能元素是掌握ListView與Fragment相結合的UI設計。
3.3預評價
在預評價階段,教師通過提問、測試或作業(yè)等手段達成前測,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和能力,以便適度調整教學內容。
新聞App案例的先備知識包括:線性布局、TextView、EditText、ListView等內容。前測需要鞏固的先備知識有:布局中的組件排列方向、組件大小、大小單位(sp/dp/px)的區(qū)別、組件對齊方式、組件id,以及組件的常用方法。針對知識點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適當復習,以便后續(xù)教學過程更為順暢。
3.4參與式學習
參與式學習階段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教師要善用教學策略,增加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可通過實驗試錯、反思提問、小組討論、頭腦風暴等方式,讓學生深度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達成既定學習目標。在新聞App案例的參與式學習階段可以組織學生就以下問題展開討論:
1)新聞App橫屏時,左右兩側布局分別需要哪些組件?
2)如何創(chuàng)建左右兩側布局的Fragment類?
3)在創(chuàng)建Fragment類過程中Inflate()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4)主界面布局如何引用左右布局?
5)主控程序如何響應列表項的單擊事件?
3.5后評價
后評價階段即后測階段,主要評價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對相關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后測結果也可作為教學過程優(yōu)化的依據(jù)。安卓應用程序開發(fā)課程采用實驗報告方式,要求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實驗任務。實驗主要包括App調試、布局設計、控制程序設計、擴展學習、課后練習等內容。教師依據(jù)實驗完整度、實驗準確度、實驗創(chuàng)新性、報告格式規(guī)范度等指標對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進行評分。
3.6總結
總結階段是對課堂教學的反思和提煉。教師可通過后測結果給予學生反饋,也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分析和反思,以便在后續(xù)教學和設計實驗內容時加以改進。值得反思的問題有:案例導入是否恰當、學習目標的設定是否合理、先備知識是否存在弱項、參與式互動教學對實驗任務的達成效果如何等。
4 BOPPPS模型與翻轉課堂有機結合
翻轉課堂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資源,例如微課視頻、慕課、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等進行相關課程知識點的預習、實驗的布置,讓學生在課外完成對知識的預習和復習,在課堂上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完成作業(yè)和實踐內容[2]。
在實際的教學組織過程中,BOPPPS模型需要與翻轉課堂相配合才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主要原因是:其一,采用BOPPPS模型的課堂教學因增加了參與式互動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使課堂教學的內容量有所下降,需要學生課外學習來加以彌補。其二,BOPPPS模型的課堂教學效果、知識內化水平與學生先備知識掌握情況密不可分,先備知識不足就會造成課內教學活動倉促,影響參與式學習的開展。
在新聞App案例教學設計中,將BOPPPS模型與翻轉課堂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線上資源[3-4],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導性,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而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成參與式學習的重要教學任務。
5結束語
將BOPPPS模型引入Android應用程序案例教學后,案例導入更有價值,目標更為明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提升,實驗完成度和創(chuàng)新性比以前大幅提高。教師利用課堂、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班級微信群多場景與學生教學互動,強化了反饋的時效性。同時,BOPPPS模型還有助于教師反思教學過程,檢驗教學效果,提升教學水平。近年來,學生的Android應用編程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意識進步明顯,一些學生還在市級計算機應用能力大賽和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獲得了獎項。
參考文獻:
[1] 張建勛,朱琳.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課堂教學設計[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37(11):25-28.
[2] 鄭霖娟.基于CDIO的“Android開發(fā)基礎”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J].福建電腦,2018(11):74-75.
[3] 孫興華.智能終端軟件開發(fā)(基于Android Studio環(huán)境)[EB/OL].[2020-08-20].http://www.xueyinonline.com/detail/206 589907.
[4] 倪紅軍.Android開發(fā)工程師案例教程[EB/OL].[2020-08-20].https://ke.qq.com/course/349479?taid=2615695213155623.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