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利曉
6月芒種前后,家鄉(xiāng)的麥子就該收割了,收割后的幾天時光,就是我們撿拾麥穗的日子。如今想想,這拾麥穗的場景,仿佛是一幅畫,更是一段美好的時光,被記憶珍藏,被回憶刷新。
不是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不能淋漓盡致地理解那成熟的麥穗,對于農(nóng)人來說意味著什么。麥穗絕不僅僅是一種糧食。兒時讀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時,只是覺得它就是簡簡單單一首詩而已,可是當自己真真正正地長大成人后,和大人們一起下地干農(nóng)活,才真正明白了種地的辛苦。那真是在汗珠子砸腳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簡簡單單的重復(fù)中,演繹著春種秋收的大戲。
在我們那里,每年的夏收之后,我們這些小孩子或者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去地里拾麥穗,即使是你再小心,在搶收的情況下,還是會有一些“漏網(wǎng)之魚”的,而它們就是我們爭搶的寶。當然,最初的拾麥穗,一定會是在自家的地里,等到把自家地里遺落的麥穗給撿拾干凈了,就會去別人家的地里。這時的你,一定要打開那目光的雷達,聚精會神地進行搜索,要知道,每一根麥穗,每一粒麥粒,都是寶貝??!
頂著炎炎烈日,于一次次的彎腰中,進行著成百上千次的撿拾。即使是汗流浹背,只要有那沉甸甸的收獲,便覺得一切的勞動與付出都是值得的。在你撿拾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覓食吃的鳥雀,和你爭搶,它們一個個在麥田里蹦蹦跳跳嘰嘰喳喳的樣子,實在是可愛極了。這也給平淡單調(diào)的撿拾增添了一些樂趣。
撿拾麥穗,是在麥茬間撿拾,所以要倍加小心,一時的粗心大意,或許就會讓你的手指被麥茬刺破。那時的我們,腳丫子、腳脖子,或者手指,常常被扎出許許多多的小口子來。
著急忙慌地收割時遺落下的,在往家里運輸時掉下來的,或者一些生長在雜草里的,總之,只要你盡心盡力,就一定能發(fā)現(xiàn)那些遺留麥穗的影子。只要能做到手疾眼快、腿腳不懶,你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在拾麥穗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沒有長熟變黃的,它們還是綠色的,這樣的麥穗,就可以烤著吃了。做法非常簡單,生一堆火,將綠色的麥穗放在火上烤,剎那間那麥芒就會消失,而經(jīng)過燒烤的麥穗,就會變成黑色的,用手輕輕一捻,一粒粒麥子就露了出來。麥粒被迫不及待地放進嘴里,留下滿嘴的麥香,那味道,至今想起來,還是那樣的讓人記憶猶新,還是那樣的令人垂涎欲滴。
只要你肯付出勞動,一個夏天收下來,你就會有幾十斤的收獲,那時的我們并沒有什么過高的奢望,將撿拾來的麥穗,交給家里的大人后,能換來幾角錢買上幾根冰棍,涼涼爽爽地吃上幾回,也就心滿意足了。
如今的我,參加了工作,生活在城市里,即使到了這麥收的時節(jié),也不能會老家撿拾麥穗了。但是這些年來,拾麥穗的場景,我一直記憶猶新。那種對麥子、對糧食的重視與感恩之情,我一直銘記于心,小小的麥穗上,寄托著鄉(xiāng)下人家心中的渴望。
拾麥穗,當我寫下這3個字時,仿佛那滾滾的熱浪、濃濃的麥香,正向著我洶涌澎湃而來……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