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志 李來生
檢影驗光法(簡稱“檢影法”)是一種最常用,同時也是最實用和最準確的客觀驗光法。檢影時,用檢影鏡照亮被檢眼的眼底,然后通過檢影鏡的窺孔,直接觀察被照亮黃斑區(qū)的反光及影動,從而可對被檢眼的屈光狀況作出客觀判斷[1]。臨床中,檢影法對于溝通困難的嬰兒、兒童、弱智、文盲、耳聾和部分年老者來說非常重要,有時是唯一可行的驗光方法。
眾所周知,檢影驗光是尋找中和點。其實早在1878年,M.Mengin就用“遠點理論”解釋了檢影法的原理。但在學校教學和臨床驗光工作中,大家大都接受的是尋找中和點的教導方式,反而忽略了“遠點理論”,這便導致大家對于檢影驗光技術的印象為晦澀難懂,不易掌握[2]。這是因為沒有理解檢影驗光的本質是什么。實際上,中和是現(xiàn)象,尋找遠點才是本質。只有掌握了檢影驗光的本質是尋找遠點,才能輕松自如地掌握這門技術。筆者希望通過本文闡述這一理論的原理及其妙用,以期與行業(yè)同仁進行交流探討。
一般用以描述兩件事物以一定規(guī)律相互配對。在光學上意味著“對應”,例如空間的某物和在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上所成的像就是共軛關系。對于理解檢影法,共軛是一個重要的概念。
當眼睛處于調節(jié)放松狀態(tài)時,與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上的像發(fā)生共軛關系的物空間物點的位置,稱為遠點。即當眼處于調節(jié)放松時所能看到的最遠的點。正視眼的遠點在無窮遠,近視眼的遠點在眼前與無窮遠之間的一定距離上,而遠視眼的遠點則在眼后某距離上[3]。
當中和時,眼底的反光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影動,即瞳孔充滿了紅光,有專家稱之為紅光滿月,前傾則順動,后傾則逆動[4]。
正視眼的意思是沒有屈光不正,即當眼處于調節(jié)放松時,來自無窮遠的平行光線聚焦于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上。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上的像與無窮遠處物(遠點)是共軛關系(圖1)。根據(jù)光線可逆原理,即共軛關系,從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處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眼球后平行射出(圖2)。
圖1 正視眼
圖2 從光線可逆原理可知物像共軛
理論上,當在無窮遠處(即正視眼的遠點)檢影正視眼時,檢測者看到的是中和現(xiàn)象,我們不可能在無窮遠處檢影,因此,可以在被檢眼前加一個正鏡片,根據(jù)光線可逆原理,此時從視網(wǎng)膜黃斑中心凹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正視眼的屈光系統(tǒng)和該正鏡片后便會聚焦在該正鏡片的焦點處。假如在正視眼前放置+1.00D的正鏡片,根據(jù)公式F=1/f可以算出其焦點在眼前1m處,此時,正視眼的遠點便移至眼前1m處。檢測者現(xiàn)在在眼前1m處檢影時,相當于不加+1.00D正鏡片時在無窮遠處檢影的效果,這就是工作距離鏡的由來(圖3)。
圖3 +1.00D即工作距離鏡
其實,檢測者可以在任何距離上模擬為無窮遠,所增加正鏡片稱為工作距離鏡,其屈光度等于其焦距的倒數(shù),即檢影鏡的位置與被檢眼之間距離的倒數(shù)[5~6]。例如,檢測者在67cm處檢影時,所加的工作距離鏡為F=1/f=1/0.67=+1.50D;在50cm處檢影時,所加的工作距離鏡為F=1/f=1/0.50=+2.00D。因此,工作距離鏡可以將無窮遠移至任何方便、需要的工作距離上。
遠點與中和點是一種共軛關系,即在遠點位置檢影就能觀察到中和現(xiàn)象,找到了遠點也就找到了中和點。通過增加工作距離鏡可以將無窮遠移至任何工作距離上,同理,也可以通過增加矯正鏡片,把屈光不正的遠點移至所需要的工作距離上,再減去工作距離鏡,即為該眼屈光不正的度數(shù)[7]。
如某患者近視-10.00D,則該眼的遠點位置為:f=1/F=1/10D=0.1m,即眼前10cm處。我們將檢影鏡迅速前移至眼前約10cm處,即可觀察到中和現(xiàn)象,這時可以粗略判斷該患者是高度近視,近視度數(shù)大概就在-10.00D,檢測者可以直接在眼前放置-8.00D負鏡片,在50cm工作距離處迅速觀察到中和。則該眼的屈光不正度數(shù)為-8.00D減去工作距離鏡+2.00D,即-8.00-(+2.00D)=-10.00D。因此,我們需時刻牢記檢影驗光的本質是尋找遠點,靈活運用這一原理,勤加練習,就可以快速提高檢影驗光的速度和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