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兵
俗話說:“人心齊,泰山移?!眻F結的力量是巨大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學習方式,被廣大教師用于課堂教學中,成為重要的教學策略。數(shù)學學科具有抽象性和發(fā)散性的特點,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將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應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能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筆者談一談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的問題及策略。
一、 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紀律渙散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學習方式,學生的自由度較高,教師組織和管理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學生不遵守紀律的現(xiàn)象,導致嘈雜、混亂的局面。一個班級的人數(shù)一般在50人左右,由于人數(shù)較多,分成的合作小組也會較多,加之有些教師缺乏組織經(jīng)驗,導致學生在合作中自由散漫、隨意走動、吵吵嚷嚷,整個教室就像一個菜市場,合作效果不理想。合作紀律渙散是合作學習的最大阻礙,嚴重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合作動力不足
合作學習是一種互動交往的學習方式,需要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動力是有效合作的前提,若學生都缺乏合作動力,合作學習就難以進行。筆者發(fā)現(xiàn)在合作學習中,許多學生的合作動力不足,消極被動,尤其是在小組成員人數(shù)較多的情況下,只有個別學生比較積極,大多數(shù)學生充當?shù)氖桥杂^者的角色。
(三)合作指導缺失
教學是師生互動的過程,無論課程標準多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指導作用都不能被弱化。離開了教師的引領,學生的學習將迷失方向,沒有重點。小組合作學習亦是如此,有效的合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支持。在小組合作中,一些教師喜歡當甩手掌柜,宣布合作開始后,任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對學生不聞不問,其實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指導的缺失只會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使合作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 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一)科學建組,夯實合作基礎
組建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習小組成員的結構很重要,教師要科學建組,夯實合作基礎。組建學習小組時,教師要考慮到人數(shù)、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每組人數(shù)要均衡,不能因為全班總人數(shù)多就讓每個學習小組人數(shù)多一些,每組人數(shù)一般以四人到六人為宜。組員構成應做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組要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實現(xiàn)以強帶弱。在建組時采取就近成組的原則,可以方便合作學習活動的組織開展,減少學生交叉走動,避免秩序混亂和時間浪費。學習小組一旦建成后,最好保持一學期內固定不變,這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穩(wěn)定開展。筆者為了組建學習小組,提前了解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和管理能力,并且在教學的第一天,專門和學生一起協(xié)商,組建小組。
(二)建章立制,形成合作機制
孟子曰:“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贬槍π〗M合作中紀律渙散的問題,教師可以建章立制,設置小組合作的規(guī)矩和要求,加強小組管理,形成合作機制,幫助學生端正合作態(tài)度,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首先,要制定小組合作學習的管理制度,明確合作要求;其次,要建立激勵制度,科學的評價機制能激發(fā)學生合作的積極性;最后,要打造小組文化,有特色的小組名稱、響亮的合作口號,能為學生注入無形的精神動力。筆者在學期初不僅向學生宣讀了有關合作的制度要求,而且在每一堂數(shù)學課中都有意識地落實制度,大約經(jīng)過了一個月,只要筆者安排了合作任務,學生就能展開規(guī)范有序的合作。
(三)讓引結合,提升合作效能
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讓位,要做到讓引結合,既要讓出時間和位置,也要引導學生合作,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導師。首先,要設法趣化合作內容與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合作興趣,增強合作動力;其次,要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分組操作;最后,要組織學生展示交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能。學生在小組合作時,筆者沒有完全放手,而是一直在教室里巡視、指導,為學生搭建合作支架,提供合作導單,當好學生的合作者,為他們指點迷津,因此每次合作學習的效果都比較理想。(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竹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