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1000萬人因吸毒而喪失正常智力和勞動能力 ,約10萬人因吸毒死亡。毒品如此可怕,為什么還有人不停地陷入吸毒的泥潭,難道人腦存在先天的“設計缺陷”?
人性趨樂避苦,在不同程度上被情緒掌控?!翱鞓分袠小蔽挥谶吘壪到y的隔區(qū)、下丘腦外側部、內側前腦束、中腦腹側被蓋區(qū)和腦橋背側區(qū)等部位。日常生活中的諸多樂趣,如飲食、運動、聊天、購物都會經由感官刺激“快樂中樞”引起愉快的情緒。毒品則不同,它直接進入血液、穿過血腦屏障作用于大腦,促進大腦釋放腦啡肽等物質,激活邊緣系統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引起超強快感。多巴胺能神經元又激活額葉皮層的谷氨酸能神經元,引起對吸毒的強烈渴望。吸毒的過程中,這種渴望完全被滿足,一旦沒有毒品,只要一個念頭激活這條神經通路,對毒品的渴望就會爆發(fā),成癮者無法自控,四處尋找毒品。
毒癮的發(fā)生相對罕見,網絡成癮則是現代社會的高發(fā)病。網絡成癮是指上網者長時間沉浸于網絡,產生強烈的依賴,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解脫。
遺傳和早期的生長環(huán)境是成癮行為的易感因素之一,后天教育、自我覺醒也很重要。很多網絡成癮的孩子,不是真正對上網感興趣,而是在人際交往、學校生活、社會活動中存在難以克服的困難,轉而沉溺于隨心所欲的網絡世界。對于這些孩子要積極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如減輕學習壓力、緩和家庭沖突等,降低他們對現實世界的焦慮與恐懼;要合理安排社會活動和學校生活,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代替上網行為。
腦科學認為任何一種情緒過強或過久都有危險。加強對情緒的覺察和反思,保持心智的成長,才能告別形形色色的“癮”,回歸自然而健康的世界。
(摘自《科普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