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輝,焦文學,葉芳紅,王 潔
(甘肅省隴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甘肅 隴南 746000)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種通過血液或者體液進行傳播的傳染性病毒,發(fā)病癥狀不明顯,如果診斷不及時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肝臟功能,導致肝臟部分組織出現(xiàn)炎癥或者纖維化的現(xiàn)象,最終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1]。目前,臨床上已經(jīng)將HCV 歸類為損傷肝臟功能重要因素之一。通過對HCV 進行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HCV 基因型和患者病情發(fā)展、臨床癥狀、藥物敏感度、傳播方式等都有著較為緊密的關系[2]。有報道稱基因分型的不同會增加肝硬化或者肝癌的發(fā)生概率,基因型和血清抗體相遇后所產(chǎn)生的反應也有所差異[3]。HCV 基因型可以成為制定治療方案的主要標準,且可以讓醫(yī)生更加清晰地了解HCV 傳播途徑,對于HCV 的治療和預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隴南地區(qū)交通和經(jīng)濟發(fā)展均較為落后,人口在287 萬左右,隴南市中心血站及各縣級醫(yī)院,只能進行抗HCV 篩查,對HCV 基因型研究較少[4]。為了提高隴南地區(qū)HCV 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選擇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隴南地區(qū)HCV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選擇2013 年10 月—2015 年10 月期間隴南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所收治丙型肝炎患者共69 例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疾病診斷患者共32 例,年齡在34~82歲,平均年齡(68.34±3.42)歲,男15 例,女17 例。未經(jīng)疾病診斷患者37 例,均為男性,年齡在18~45歲,平均年齡(30.42±3.89)歲。經(jīng)比較,69 例患者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提取HCV、RNA
(1)抑制物去除液(濃縮液)以及去離子液(濃縮液)分別加入2.5 mL、11 mL 無水乙醇,并做好標記,室溫保存。蛋白酶K(干粉)以及Carrier RNA(干粉)中加入625 μL 洗脫液,充分混勻溶解,放置于-20℃環(huán)境下保存。
(2)處理標本。血清標本、血漿標本和陰陽性質控品處理方法一致。取滅菌1.5 mL 離心管加入50 μL RNA 蛋白酶K,取200 μL 血清或血漿,加入200 μL 病毒裂解液(已含Carrier RNA),振蕩混勻,高速離心10 s,72 ℃放置10 min。同時將洗脫液置于72℃預熱。加入250 μL 無水乙醇,振蕩混勻,將混合液吸至離心柱、500 μL 抑制物去除液以及500 μL 去離子液加入離心柱,室溫下12 000 rpm 離心1 min,將離心柱裝至新的收集管。重復操作后將離心柱-收集管于室溫下14 000 rpm 離心3 min 除去殘余乙醇,將離心柱取出,放置于新的1.5 mL 離心管。打開離心柱蓋子,72 ℃放置2 min,在離心柱的膜的正上方加入72 ℃預熱的洗脫液50 μL,蓋緊離心柱管蓋,室溫靜置1 min 后,14 000 rpm 離心1 min。離心管內即為病毒核酸溶液,建議立即使用,如需保存,置于-20 ℃[5]。
RT-PCR 擴增:HCV-PCR 反應管若干,分別在管壁加入標本和陰陽性質控品RNA 各30 μL,瞬時離心,將各反應管放入PCR 儀,按下列條件擴增:50 ℃逆轉錄25 min,95 ℃15 min 預變性,然后按(94 ℃30s→55 ℃40 s→72 ℃45 s)×45 個循環(huán)擴增;最后72 ℃延伸7 min[6]。
雜交反應:正確配置試劑,包括雜交液Ⅰ濃縮液、雜交液Ⅱ濃縮液、溶液Ⅱ濃縮液、溶液Ⅳ、顯色液。利用DA-8000 全自動核酸分子雜交儀實施核酸檢測。
兩組患者中基因分型為3a 的患者數(shù)量最多,第一批次患者中8 例患者未分型,第二批次患者中1 例患者分型結果為陰性,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批次患者基因分型(n,%)
3a 型和1b 型患者普遍病情較為嚴重,包括肝硬化、腹痛、肝癌、消化道出血等,患者臟器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具體對比數(shù)據(jù)見表2,P<0.05。
表2 病情與基因型關系(n,%)
丙型肝炎病毒屬于一種傳染性病毒,目前,HCV患者數(shù)量正在持續(xù)增加,如何預防和控制HCV 的傳播和擴散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各國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HCV 患者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每年均有300 萬左右人次被HCV 所感染[7-11]。HCV治療難度較大,難以徹底從血液之中根除,且會損害患者的肝臟功能,隨著疾病不斷發(fā)展,會形成肝硬化或者癌癥。部分患者雖然被HCV 所感染,但是并不會表現(xiàn)出相應的癥狀,會成為攜帶HCV 的人群,通過某些途徑可能會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HCV 基因分型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我國多數(shù)HCV 患者為1b 型和2a 型,但是,每個地區(qū)基因分型差異性較大,在研究HCV 治療和預防時應當結合地區(qū)實際基因分型情況進行研究。HCV 患者基因型的不同會影響到臨床癥狀表現(xiàn)以及病情發(fā)展的嚴重程度,而且每一種基因對于治療藥物的敏感程度也有著較大的差異[12-13]。對HCV 基因分型進行分析可以結合患者的具體分型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認識到不同類型的HCV 分型和肝臟疾病的嚴重程度,預測治療效果,提高HCV 治療水平[14-15]。
根據(jù)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隴南地區(qū)3a 型HCV 患者所占比例最多,其次分別為1b、6a、2a、3b,且基因型為3a 型和1b 型患者容易發(fā)展為肝硬化以及肝癌,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肝臟功能。因此,隴南地區(qū)在今后對HCV 患者實施治療時,應在3a 型患者治療方案中增加預防肝硬化、肝功能受損的計劃,加強對患者肝臟功能的保護。
綜上所述,通過對隴南地區(qū)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進行分析,3a 型患者比例逐漸增加,且3a 型HCV患者普遍存在肝功能受損問題,部分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癌化現(xiàn)象,嚴重威脅了隴南地區(qū)人民身體健康。本次研究過程中所選擇的樣本數(shù)量不足,會對此次研究活動的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在之后臨床治療過程中應持續(xù)關注臨床數(shù)據(jù)的變化,強化隴南地區(qū)HCV 治療效果和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