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將離開鋼筋混凝土的城市,那么你打算去哪里呢?對于很多人而言有時候真的厭倦了快節(jié)奏的城市生活,總想著是不是回到小鄉(xiāng)村去耕種那一畝三分地,可以養(yǎng)養(yǎng)雞、養(yǎng)養(yǎng)鴨,又或者逗一逗自己的貓主子,生活的慢節(jié)奏才能讓自己感到活著的幸福。
想要擺脫城市的生活,也許這對我們來說是奢望,總有著各種羈絆讓我們無法脫身,而就算我們劈開一切荊棘回到了鄉(xiāng)下,也許鄉(xiāng)下的生活也并非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或者說在生活習慣和便利性方面就無法讓我們適應。
拋開現(xiàn)實不談,來看游戲,現(xiàn)在以休閑生活類題材為主的游戲也不少,但是真正出色的掰著手指頭都能數(shù)出來,《星露谷物語》《波西亞時光》與《集合啦!動物森友會》這三款是極具代表性的休閑生活游戲了,特別是《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不僅創(chuàng)下Nintendo Switch平臺首周銷量第一的紀錄,更是成為Nintendo Switch平臺游戲銷量榜單第二位,足以說明游戲市場對休閑生活類題材游戲的急需和重要性。
《小森生活》主打的就是回歸鄉(xiāng)村,體驗愜意的農家樂生活的一款游戲。要說的話游戲開始的一段動畫是真的好評,跟著我們的女主離開鋼鐵森林的城市,乘著列車回到鄉(xiāng)下,那種壓抑的沉重感,會瞬間變?yōu)檩p快,呼吸也都覺得非常清新,可以說這一段動畫的代入感是真的非常非常出色。
游戲走的是日式美術風格,有點點吉卜力工作室的味道,簡單、明亮且陽光,加上3D的美術展現(xiàn),表現(xiàn)力十分突出,人物的外觀也是比較優(yōu)秀,不過在場景比例上有點失調,算是一個瑕疵。游戲提供了四個可選角色,女學生(動漫中使用的角色形象)、職業(yè)女性、男學生和職業(yè)男性,他們都是收到外婆信件準備回到小森村體驗新生活的人,除了外形不同,時裝性別以及角色故事起因有所差異外,其他都是一樣的。
另外游戲登錄界面的音樂也是十分出色,一首日式的民謠帶著濃濃鄉(xiāng)村氣氛的吉他彈奏和演唱,讓人內心空靈,同時又讓人對鄉(xiāng)村生活充滿期待,可以說就這一首主題曲就讓人對游戲滿懷期待。角色的CV只能說中規(guī)中矩,算不得多么突出,只是讓角色擺脫了死板,有點點生氣。
走下列車,在小森站臺我們看到了來迎接我們的晴奈,正式回到了兒時的那個小森村。村子生活到底如何?想到這里肯定耕種少不了,與村子里的一些NPC稍作認識后,就需要回到外婆的家中,此時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外婆的小屋已經破舊不堪,我們就需要搜集材料對房子進行維修,同時還會發(fā)現(xiàn)原來外婆還是一個“小地主”,有著幾塊不小的地皮呢。
既然到了這一步,就要了解游戲提供的玩法了。首先我們要先知道游戲給出了三類生活能力,農業(yè)、動物和制造。其中農業(yè)包含了林業(yè)知識(伐木)、礦業(yè)知識(挖礦)與農業(yè)知識(耕種與收割);動物包含了漁業(yè)知識(垂釣)和動物知識(飼養(yǎng)動物);制造包含料理知識、木匠知識(制作家具)與裁縫知識。
以上的幾種生活類能力都能隨著你的使用增加對應的經驗而提升等級,等級越高可以加快伐木挖礦速度,或是增加收獲數(shù)量,又或者減少加工時間。伐木與挖礦獲得的材料用處很多,而對應的樹木或者礦產資源沒有等級要求就可以砍伐或挖掘,不過相對的工具或等級過低的話就會增加砍伐時間,以及疲勞與體力的消耗增高。
飼養(yǎng)動物,我們需要先用繩索對其進行捕捉(部分動物無法捕捉的),進行一個小游戲后捕捉成功收入囊中,回家后將其放入牧棚中即可飼養(yǎng),平時喂養(yǎng)飼料(白菜與小麥加工)后等待一段時間就能獲取各種收益。此外隨著游戲進度我們獲得捕蟲網后,你用捕蟲網可以到指定點捕捉各種昆蟲,什么獨角仙、楸型蟲等等,這些蟲子有著血量、攻擊、防御和技能等屬性,可以用來與其他玩家或者NPC進行昆蟲戰(zhàn)斗,獲勝后還能得到一些獎勵。
游戲主要還是以收集資源為主,畢竟要修葺外婆的小屋和土地,這樣才能解鎖更多內容。因此我們會四處奔波地收集資源,但是有些地圖會對我們收集資源造成阻礙,例如在月影密林中會經常遇到下雨,這個時候伐木或者挖礦都會加倍增加疲勞和體力,讓我們的收集進展變緩,所以就要自己制作幾件抗雨的服裝,防雨斗笠、防雨靴和防雨斗篷就屬于必不可少的裝備了,同理類似的地圖還有其他,只是抗性需求不同而已,比如沉睡礦洞就是漆黑一片,這里的鐵礦是必需品,因此夜視眼鏡、抗黑背包與抗黑帽子將成為你的得力幫手。
原本鄉(xiāng)村生活應該是非常愜意的,但是在《小森生活》中我們總是有些許時候感到很累。這里不得不談一下體力與疲勞系統(tǒng),原本它們是為了替玩家們“護肝”,通過這個系統(tǒng)讓玩家們放慢節(jié)奏,更加“休閑”地體驗游戲,隨著體力的耗盡玩家將無法獲取任何資源,但是可以通過食物來恢復體力,同時疲勞會隨著體力的消耗而增加,一旦超過800,體力消耗變快,成為平時兩倍,疲勞超過2500體力消耗為原本七倍,而疲勞能通過家里床鋪睡眠和海邊餐廳用餐來恢復,每日限一次。然而嘛,依舊還是有很多玩家每天將疲勞提升到很高才會停手,因此不少人都得到了“肝帝”這個成就。
當大家一個人感覺無聊的時候,除了擼貓外還可以去“攻略”NPC。我們可以通過送禮、完成NPC故事及委托來提升對應NPC的好感,只要好感達到一定程度,就能召喚NPC與自己一塊兒來勞作。同時玩家如果加入了社團,還可以與社團好友一起參加花火夏日祭活動,一起來撈金魚、撈水氣球等日式傳統(tǒng)游戲。
另外游戲的優(yōu)化還是有些問題,拿伐木來說,有時候明明就站在樹木旁邊,但你怎么砍都沒反應,非要重新移動一下才行,同理捕捉和采集都有可能遇到這種問題。最最重要的是《小森生活》被大家吐槽最多的還是過圖讀條,游戲十分鐘,七分在讀條……游戲中跑任務一個圖一個圖地經常換,但是讀條的速度真的不敢恭維,所以使得游戲的體驗變差,讓人十分難受。
游戲不鼓勵玩家相互競爭,而“慢節(jié)奏”才是游戲的正確玩法,不過嘛,是不是真慢節(jié)奏這一點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咯。游戲也沒有強制消費的機制,雖說有月卡季卡、禮包抽獎等內容,但是就我個人而言這些都是可有可無的,就算沒有也不會對游戲體驗造成多少影響。還是那句話,讓人難受的依舊是優(yōu)化與讀圖問題。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在海街車站的場景與《灌籃高手》OP里的鐮倉高校前車站一模一樣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