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祥華解孟雨馬未宇宋治平屠泓為劉文邦高錦瑞
1)中國北京100045 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
2)中國西寧810001 青海省地震局
3)中國拉薩850000 西藏自治區(qū)地震局
根據(jù)中國地震臺網(wǎng)測定,2020 年7 月23 日4 時7 分在西藏那曲市尼瑪縣(33.19°N,86.81°E)發(fā)生MS6.6 地震,震源深度10 km。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共記錄MS3.0 以上余震15 次,其中MS3.0—3.9 余震9 次,MS4.0—4.9 余震6 次,無MS5.0 以上余震,最大余震為7 月23 日18 時50 分MS4.8 地震。
2020 年西藏尼瑪MS6.6 地震震中位于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地區(qū),構造位置屬青藏塊體內(nèi)羌塘塊體中部。西藏西部地區(qū)地震監(jiān)測能力偏低(魏富勝等,2009,2010),隨著“十五”中國地震數(shù)字地震觀測網(wǎng)絡項目的順利建成,2008 年10 月以來,中國地震臺網(wǎng)監(jiān)測能力獲得明顯提高(王亞文等,2017)。文中對尼瑪MS6.6 地震序列,從構造背景、歷史地震、震源參數(shù)、序列演化特征進行分析,同時對震前存在的異常進行梳理、總結,發(fā)現(xiàn)震中500 km 范圍內(nèi)無地球物理觀測異常,震前存在少量的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異常和1 項熱紅外異常。通過此次震例總結,以期為西藏西部地區(qū)強震短臨預報實踐提供震例參考。
2020 年7 月23 日西藏尼瑪MS6.6 地震位于羌塘塊體中部。羌塘塊體與其南部的拉薩塊體皆屬青藏高原核心部分,在印度板塊相對于歐亞板塊向北運動產(chǎn)生的持續(xù)推擠作用下,自第四紀以來,伴隨著青藏高原的強烈隆起,羌塘和拉薩塊體同時經(jīng)歷著近NS 向的擠壓和近EW 向的拉張作用,并在內(nèi)部發(fā)育了一系列近NS 走向的地塹(鄧起東等,2002)。拉薩塊體和羌塘塊體的碰撞連接處為班公湖—怒江縫合帶,在該縫合帶兩側發(fā)育了一系列共軛走滑斷裂和近NS 走向的地塹,研究表明,這些構造變形對高原中部的近NS 向擠壓和近EW 向伸展起到了調(diào)節(jié)作用(Taylor et al,2003;Taylor and Yin,2009)。
此次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在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的分支附近,該分支與主斷裂呈小角度相交。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位于班公湖—怒江縫合帶北側,整體呈NE 走向,是一條以左旋走滑為主的斷裂,并在局部兼具一定張性活動特征(Michael et al,2003,2006)。主斷裂與分支斷裂之間為依布茶卡地塹,內(nèi)部發(fā)育有第四紀沉積。在2 條斷裂之間,曾于1973 年發(fā)生1 組中強地震,即為1973 年8 月16 日西藏沙里西5.5 級地震及9 月8 日西藏沙里西南6.0 級和5.3 級地震,3 次地震與本次尼瑪MS6.6 地震震中距離分別為8.5 km、13 km 和21 km。此外,在此次尼瑪MS6.6 地震震中西南約168 km,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西南端與改則—洞錯斷裂交匯處,曾于2008 年1 月9 日發(fā)生西藏改則6.9 級地震,且1 周后發(fā)生6.0級余震,并于1 月23 日發(fā)生5.5 級余震,為一次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地震事件(圖1)。
圖1 尼瑪MS6.6 地震震中(黃色五角星)、ML≥2.0余震分布(紅色實心圓)、5.0 級以上歷史地震(藍色五角星)及主要斷裂(綠色實線)分布Fig.1 The epicenter of the MS6.6 Nyima earthquake (yellow pentacle),aftershocks with ML≥2.0 (solid red circle),historical earthquakes with MS≥5.0 (blue pentacle),and major faults (solid green line)
地震的震源機制解和主要滑動量分布對于確定發(fā)震斷層和孕震機制具有重要意義(Xie et al,2015)。2020 年 尼 瑪6.6 級地震發(fā)生后,國內(nèi)外一些科研機構分別確定了此次地震的矩震級和震源機制解(表1,圖2)。不同震源機制解結果均顯示,此次地震破裂方式為正斷型,文中對震源性質的分析采用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CENC)給出的結果:矩震級為MW6.3;節(jié)面Ⅰ走向10°,傾角50°,滑動角-81°;節(jié)面Ⅱ走向177°,傾角41°,滑動角-100°。節(jié)面解顯示,此次地震破裂方向為近NS 向,為一次拉張型破裂,拉張方向為近EW 向,與羌塘塊體NS 向擠壓和EW 向拉張的構造背景較為一致(Tapponnier et al,2001)。此外,據(jù)王家慶等(2016)對2008 年1 月9 日改則6.9 級地震及其6.0 級、5.5 級余震的分析,此地震序列同為近NS 走向的正斷型破裂,表明羌塘塊體內(nèi)中強震的發(fā)生明顯受到區(qū)域主應力場的影響和控制。
圖2 尼瑪MS6.6 地震震源機制解(a)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b)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c)美國地質調(diào)查局;(d)哈佛大學矩心矩張量Fig.2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graphs of the Nyima MS6.6 earthquake
截至2020 年12 月31 日,尼瑪MS6.6 地震序列共有16 次MS3.0 以上地震發(fā)生(表2),其中8 次余震在主震后2 天之內(nèi)發(fā)生,且6 次余震在主震當天發(fā)生。7 月24 日之后,余震間隔明顯變大,至8 月9 日,MS3.0 以上余震活動間隔約3—5 天。此后,余震間隔時間快速變長,活動水平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衰減特征。
表2 尼瑪MS6.6 地震序列目錄(MS≥3.0)Table 2 Earthquake catalog of the Nyima MS6.6 sequence for MS≥3.0
2020 年尼瑪MS6.6 地震序列發(fā)生在西藏西部地區(qū)。該區(qū)地震監(jiān)測能力較低,因此序列中ML3.0以下地震記錄較少。自尼瑪MS6.6地震發(fā)生,截至2020年12月31日,序列中ML2.0—2.9 地震僅記錄2 次,而ML3.0 以上地震記錄50 次,其中ML3.0—3.9 地震36 次,ML4.0—4.9 地震12 次,ML5.0—5.9 地震1 次,ML6.0—6.9 地震1 次。
由2020 年尼瑪MS6.6 地震序列ML≥3.0 地震的M—t圖和日頻次時序圖(圖3)可知,震后3 天之內(nèi)余震較為密集,震級大小和頻次均呈良好的衰減特征,此后余震表現(xiàn)為稀疏的起伏活動。綜合上述特征可知,尼瑪MS6.6 地震是一次余震衰減較快的主震—余震型事件。
圖3 尼瑪MS6.6 地震序列ML≥3.0 地震M—t圖(a)和日頻次圖(b)Fig.3 M-t(a) and daily frequency diagram (b) for ML≥3.0 earthquakes of the Nyima MS6.6 sequence
地震序列類型通常可根據(jù)主震在全序列的能量釋放占比進行定量判別(周慧蘭等,1980)。計算發(fā)現(xiàn),在此次尼瑪MS6.6 地震序列中,主震釋放能量占序列總能量的98.2%,介于90%—99.99%,符合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特征(表3)。此外,可根據(jù)最大與次大地震的震級差來進行序列分類(蔣海昆等,2006a)。據(jù)知,尼瑪?shù)卣鹦蛄械淖畲笥嗾馂? 月23 日18 時50 分MS4.8(ML5.3)地震,與主震震級相差約MS1.8(ML1.5),震級差在0.6—2.4范圍內(nèi),符合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的判別標準。
表3 尼瑪MS6.6 地震序列最大2 次事件的震級和能量Table 3 Magnitudes and energies of the two largest events in the Nyima MS6.6 sequence
某個震級以上地震的累積頻度(N)和震級(M)近似滿足古登堡—里克特定律(Gutenberg and Richter,1944):lgN=a–bM,其中常數(shù)a反映了區(qū)域的地震活動性,常數(shù)b反映了大小地震的相對比例。采用b值截距法可估計序列的最大余震震級,具體做法是,將擬合直線與震級軸交點的橫坐標作為估計值。在誤差范圍內(nèi),利用該方法可以較好地估計最大余震的震級(吳開統(tǒng)等,1984;解孟雨等,2017)。
為了計算得到準確的b值,首先需要確定地震目錄的最小完整性震級。采用最大曲率法(Wiemer and Wyss,2000),計算得到尼瑪MS6.6 地震序列的最小完整性震級為ML3.3。在此基礎上,采用最大似然法(Aki,1965;Bender,1983)計算該序列b值,結果見圖4,可知尼瑪?shù)卣鹦蛄械腷值約為0.68。采用截距法進行估算,得到該序列的最大余震震級為ML5.6,與當前最大余震震級ML5.3(MS4.8)較為接近,表明最大余震應已發(fā)生。
圖4 尼瑪MS6.6 級地震序列b值Fig.4 The bvalue fit of the Nyima MS6.6 sequence
劉正榮和孔昭麟(1986)對修正的大森公式進行一定修改,提出h值,將其定義為余震日頻度隨時間的衰減系數(shù),此后h值被用于判斷一個地震序列是否為前震序列(王錚錚等,1996;蔣海昆等,2006b;馬茹瑩等,2016)。通常,當h>1 時,地震序列為正常衰減,當h<1 時,為前震序列。采用最小二乘法擬合尼瑪MS6.6 地震序列日頻度衰減關系,得到h=1.62 >1,表明該地震序列衰減較為正常(圖5)。
圖5 尼瑪MS6.6 地震序列h值擬合結果Fig.5 The hvalue fit of the Nyima MS6.6 sequence
此次尼瑪MS6.6 地震震中500 km 范圍內(nèi)無地球物理觀測測項。在針對震前的震情跟蹤和震后梳理中,發(fā)現(xiàn)存在少量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異常和1 項熱紅外異常。
在強震發(fā)生前普遍存在地震活動頻度增強與平靜現(xiàn)象(梅世蓉等,1997;陸遠忠等,1997)。不少研究表明,地震活動顯著增強或顯著減弱與強震發(fā)生具有一定的時空相關性(平建軍等,2001;易桂喜等,2004)。地震發(fā)生率指數(shù)可對地震活動顯著增強與顯著減弱的典型異常同時進行定量識別。參照背景地震發(fā)生率,基于統(tǒng)計學模型,將實際地震發(fā)生率換算為0—1 之間的概率值,接近1 反映地震活動顯著增強,用紅色顯示,接近0 反映地震活動顯著減弱,用藍色顯示(姜祥華,2020)。在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前4 個月,西藏阿里及附近地區(qū)存在地震發(fā)生率指數(shù)高值異常,隨著時間的演化,該處異常持續(xù)發(fā)展,在震前1 天依然存在,尼瑪MS6.6 地震即發(fā)生在上述異常區(qū)域內(nèi)部(圖6)。
圖6 尼瑪MS6.6 地震前地震發(fā)生率指數(shù)異常演化(a)震前4 個月異常分布;(b)震前2 個月異常分布;(c)震前1 天異常分布Fig.6 Anomaly evolution of earthquake rate before the Nyima MS6.6 earthquake
調(diào)制比即定時空窗內(nèi)受固體潮調(diào)制的地震次數(shù)與地震總次數(shù)的比值(秦保燕等,1983,1986)。近期研究表明,小震調(diào)制比時空掃描高值異常集中地區(qū)與未來強震震中存在相關性(韓顏顏等,2017)。此次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前,調(diào)制比異常持續(xù)存在,異常區(qū)在震中附近變化,且在震前短時間內(nèi)高值異常突出。
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前約6 個月,震中附近出現(xiàn)調(diào)制比高值異常。2020 年1 月底,該異常區(qū)逐步向震中東側擴展,且異常值有所升高,3 月底向NW、SE 發(fā)生調(diào)整變化,集中分布在震中西北和東南2 個區(qū)域。此后,對于西北異常區(qū),調(diào)制比異常值逐漸減小,且異常區(qū)范圍逐漸收縮;對于東南異常區(qū),異常區(qū)逐漸擴展,且異常值不斷上升,至5 月底達最高值,6 月底異常值出現(xiàn)減小趨勢,但調(diào)制比高值異常依舊突出,后于2020 年7 月23日發(fā)生尼瑪MS6.6 地震(圖7)。
圖7 尼瑪MS6.6 地震前固體潮調(diào)制比時空演化過程 (a) 2019-05-01—2019-10-31;(b) 2019-06-01—2019-11-30;(c) 2019-07-01—2019-12-30;(d) 2019-08-01—2020-01-31;(e) 2019-09-01—2020-02-29;(f) 2019-10-01—2020-03-31;(g) 2019-11-01—2020-04-30;(h) 2019-12-01—2020-05-31;(i) 2020-01-01—2020-06-30Fig.7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earth tidal modulation ratio before the Nyima MS6.6 earthquake
研究表明,b值變化可以反映地殼應力狀態(tài),通常低b值反映的是高應力狀態(tài)(Schorlemmer et al,2005;Narteau et al,2009;Mousavi et al,2017)。不少大震發(fā)生前,在震源區(qū)觀察到低b值現(xiàn)象(Nanjo et al,2012;王鵬等,2017;史海霞等,2018),例如,2004年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MW9.1 地震和2011 年日本東北MW9.0 地震(Nanjo et al,2012),以及2008 年汶川8.0 級地震(史海霞等,2018)。此次尼瑪MS6.6 地震前,b值異常表現(xiàn)為持續(xù)增強,并集中在震中西部地區(qū),異常區(qū)域位置和大小未見明顯變化。
通過時空掃描,得到尼瑪MS6.6 地震前西藏西部地區(qū)b值演化圖,見圖8,可見:在主震發(fā)生約5 個月前,即2020 年3 月22 日前,震中附近地區(qū)地震活動較弱,地震數(shù)無法滿足b值計算要求;2020 年3 月開始,震中附近出現(xiàn)低b值異常,異常區(qū)主要分布在震中西部;至7 月22 日,該低b值異常區(qū)大小和空間位置基本無變化且持續(xù)存在,雖然異常區(qū)b值有所升高,但低值異常仍較為突出,直至于7 月23 日發(fā)生尼瑪MS6.6 地震(圖8)。
圖8 尼瑪MS6.6 地震前b值時空演化過程(a) 2019-05-22—2019-11-22;(b) 2019-06-22—2019-12-22;(c) 2019-07-22—2020-01-22;(d) 2019-08-22—2020-02-22;(e) 2019-09-22—2020-03-22;(f) 2019-10-22—2020-04-22;(g) 2019-11-22—2020-05-22;(h) 2019-12-22—2020-06-22;(i) 2020-01-22—2020-07-22Fig.8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b-value before the Nyima MS6.6 earthquake
2020 年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前,在震中附近,近地表10 m 高處的大氣溫度存在局部升高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7 月15 日,震中附近無明顯大氣增溫,7 月16 日開始增溫,且持續(xù)至7 月21 日,7 月22 日增溫現(xiàn)象消失,后于7 月23 日發(fā)震(圖9)。
圖9 尼瑪MS6.6 地震前大氣溫度時空演化(a) 2020-07-15;(b) 2020-07-16;(c) 2020-07-21;(d) 2020-07-22Fig.9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before the Nyima MS6.6 earthquake
文中針對2020 年7 月23 日尼瑪MS6.6 地震,從構造背景、震源參數(shù)、序列特征和震前異?,F(xiàn)象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并獲得如下認識。
(1)尼瑪MS6.6 地震發(fā)生在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縫合帶北側,震中所在的羌塘塊體在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整體伴隨著NS 向擠壓和EW 向拉張變形,其內(nèi)部易發(fā)生拉張型破裂。本次地震震中位于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的分支附近,該分支與主斷裂呈小角度相交。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整體呈NE 走向,是一條以左旋走滑為主的斷裂,并在局部兼具一定張性活動特征,主斷裂與分支斷裂之間為依布茶卡地塹。震源機制解顯示,此次地震為一次近NS 向的拉張型破裂,與羌塘塊體地下介質的整體變形方式一致。
(2)在尼瑪MS6.6 地震序列中,一半多3.0 級以上余震發(fā)生在主震后2 天內(nèi),M—t圖和日頻次圖均顯示出余震的快速衰減特征,且能量釋放占比和最大與次大地震的震級差計算結果均符合主震—余震型序列特征。采用b值截距估算的最大余震震級與序列已發(fā)生的最大余震震級大小相當,且序列h值明顯大于1。綜合M—t圖、頻次圖、能量釋放、最大與次大地震震級差、b值、h值等分析認為,此次地震序列為一次主震—余震型序列。
(3)震中所處的西藏西部地區(qū)無地球物理測項,但地震臺網(wǎng)具備一定監(jiān)測能力,總結發(fā)現(xiàn),在震前存在少量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異常和1 項熱紅外異常。表現(xiàn)為:①地震活動性參數(shù):主震發(fā)生半年以前,在震中及附近地區(qū)持續(xù)出現(xiàn)地震發(fā)生率指數(shù)異常、固體潮調(diào)制比異常和b值異常;②熱紅外異常:在震前一周之內(nèi),震中上空近地表觀測到大氣增溫現(xiàn)象。結果表明,以上觀測手段或許可為地震監(jiān)測能力較低的西藏地區(qū)強震預測提供一定支持。
(4)在依布茶卡—日干配錯斷裂西南端與改則—洞錯斷裂交匯處,2008 年發(fā)生改則6.9 級地震序列(余震震級6.0、5.5),與此次尼瑪6.6 級地震震中距離約168 km。雖然2 次序列均為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但從能量釋放看,改則6.9 級主震釋放能量占序列總能量的95.0%,尼瑪6.6 級主震釋放能量則占比高達98.2%,前者的余震活動水平明顯高于后者。上述差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同一斷裂帶不同構造部位發(fā)生的地震可能具有不同的序列特征。
本文撰寫得到王海濤研究員和劉杰研究員的指導和鼓勵,蔣海昆研究員、晏銳研究員、孟令媛研究員和閆偉高級工程師亦給予幫助,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國家地震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http://data.earthquake.cn)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在此對他們及中國地震臺網(wǎng)中心預報部同事的辛苦工作,一并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