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帶領學生在分類研究中學習分類思想和方法
——以“動物分類”的教學設計為例

2021-07-02 03:50:40戚志偉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21年16期
關鍵詞:分類動物科學

□戚志偉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浙江杭州 310006)

一般認為,科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即學生在科學課程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主要包括科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tài)度四個方面[1]。因此,學科教學若僅僅著眼于學科知識,則無法真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分類思想在浙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科學》中有多處運用。在科學教學中,運用分類的方法可以使大量冗雜的知識內(nèi)容系統(tǒng)化,也有利于學生在中考復習階段進行知識整理。然而,目前初中科學的分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注重分類標準和分類結果,而忽視分類思想的培養(yǎng);二是直接告訴學生教材上的分類標準,而忽視學生從選擇分類標準到優(yōu)化標準的過程性探究。因此,建立一套初中科學分類教學的范式很有必要。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以學科知識為載體,引導學生形成分類的思維觀念和方法,對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基于這樣的思考,筆者積極嘗試開展分類教學,并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教學流程。以下筆者結合浙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中的“動物分類”的教學進行闡述?!皠游锓诸悺笔窃撜碌?節(jié)第1課時的內(nèi)容。這一節(jié)課作為分類教學的起始課,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對分類思想和分類方法的初步認識。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偏重于分類的標準和界、門、綱、目、科、屬、種的簡單介紹。這種“直擊主題”的學習方式最后能讓學生記住分類等級,卻不能使學生明白科學家在建立分類等級過程中經(jīng)歷了怎樣的思維過程,無益于提升學生的科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態(tài)度等核心素養(yǎng)。因此,筆者嘗試將學科知識和學科活動融合,按照分類教學流程中的六個步驟,帶領學生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分類研究。

圖1

一、情境導入,聚焦任務

情境設置在初中科學教學中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激勵學生的求知欲;能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2]。分類的方法跟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通過生活情境或結合社會情境導入,有助于聚焦教學任務。

【教學設計】

1.出示一張非常雜亂的房間照片和一張干凈整潔的房間照片。提問:如果要把雜亂的房間變成干凈整潔的房間,你打算如何做?

2.提問:將相同的一類東西放到一起,運用的是什么方法?

3.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分類方法?

4.給分類下定義:分類是一種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歸類到一起的科學方法。

5.介紹:地球上現(xiàn)存動物數(shù)量很多,為了更好地研究與識別它們,需要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要幫助學生理解分類方法,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是個不錯的選擇。從生活中的分類過渡到科學研究中的分類,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明確這節(jié)課的核心任務:給動物進行分類。

二、挖掘舊知,總結步驟

分類前需要先明確分類的步驟。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已有知識作為基礎(如生活中的分類、數(shù)學圖形分類等),引導學生總結分類的步驟,為后續(xù)的動物分類作鋪墊。

【教學設計】

1.出示一些不同形狀的三角形、圓、長方形,讓學生嘗試進行分類。

2.全班交流討論分類的依據(jù)和結果,并總結得出: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

3.總結分類步驟:觀察事物特征—確定分類標準—分類。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已在學習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圖形進行分類,故在學生的已有知識基礎上,再來總結分類的步驟、分類結果與分類標準之間的關系,就顯得順理成章。

三、明確對象,觀察特征

觀察是科學探究要用到的最基本的方法。分類的過程也是對分類對象的特征進行總結歸納的過程。因此,在分類之前對分類對象的特征進行詳細觀察和羅列是必不可少的。

【教學設計】

1.出示雞、蠶、鯉魚、蝙蝠4 種動物的圖片,討論4種動物分別具有哪些特征?

2.羅列4種動物的基本特征。

設計意圖:從4 種常見的動物出發(fā),先盡可能描述其特征,再選擇分類標準進行分類,引導學生用一種有序的思維方式進行分類。

四、確定標準,進行分類

根據(jù)分類對象的不同,所建立的標準也會不同。不同分類者對分類對象建立的分類標準也會有差異。當然,分類標準取決于分類者對分類對象所觀察到的特征。所以,引導學生按照自己觀察到的特征選定分類標準進行初次分類,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拓寬他們的思路。

【教學設計】

1.確定一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舉例:根據(jù)是水生還是陸生,將動物分成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水生動物:鯉魚。陸生動物:雞、蠶、蝙蝠。

2.出示任務:嘗試用其他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設計意圖:通過嘗試對熟悉的生物進行分類的活動,發(fā)現(xiàn)依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具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五、討論結果,暴露問題

用不同的分類標準會出現(xiàn)不同的分類結果,那到底誰的分類標準最合理呢?按照我們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能達到讓研究更方便的目的嗎?……隨著教學的推進,這樣的疑問必定會順理成章地出現(xiàn)在學生們的腦海中,其實科學家也會遇到類似的問題,讓學生體驗科學家的研究過程,他們就更能從中感受到科學研究的意義。為解決這些疑惑,統(tǒng)一分類的標準是個不錯的選擇。

【教學設計】

1.全班交流討論分類結果,并相互補充。(通過板書羅列學生的分類標準)

2.提問:同樣的4 種動物,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分類結果?引導學生思考后得出:標準不一樣,分類結果也不一樣。

3.追問:有這么多分類標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類方法,自然界那么多動物,該怎么進行科學分類呢?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評價意識到,各小組的分類依據(jù)不統(tǒng)一、不完善、不科學,進而認識到對生物進行科學分類的必要性。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優(yōu)化標準,科學分類

優(yōu)化分類標準需要我們對分類標準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可引導學生將之前的分類標準進行歸納,看看有些分類標準是否可以歸到一類。在優(yōu)化分類標準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分類的科學性、合理性。最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分類標準與科學家的分類標準進行對比。

【教學設計】

1.提問:既然我們要統(tǒng)一分類標準,那如何統(tǒng)一呢?

2.追問:我們是否可以對我們的分類標準歸歸類?

3.出示科學家的分類標準,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分類標準與科學家的分類標準進行對比、評價。

4.介紹林奈的生物分類法:以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以及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等為依據(jù)進行分類,根據(jù)它們之間的差異大小,由大到小依次為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等級,種是最小的分類單位。

5.出示關于人、黑猩猩、貓、蝗蟲的動物分類表,并思考:(1)等級高低和動物種類之間具有什么關系?(2)人和黑猩猩的共同特點多還是人和貓的共同特點多?

6.總結分類等級高低與種類數(shù)、親緣關系之間的關系:分類的等級越低,共同特征越多,種類越少;分類的等級越高,共同特征越少,種類越多。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分類標準不科學后,再與科學的分類標準進行對比,使學生經(jīng)歷優(yōu)化分類標準的過程,真正落實分類思維的培養(yǎng)。此外,通過對比學生比較熟悉的幾種動物的分類等級,讓學生明白分類等級與生物親緣關系之間的關系。

在經(jīng)歷完整的分類過程后,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分類的結果,更是分類的思想和方法。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使他們超越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fā)展區(qū)的發(fā)展[3]。因此,分類教學的目的應著眼于引導學生形成分類觀,而非停留在知識層面。

猜你喜歡
分類動物科學
分類算一算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分類討論求坐標
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分類討論
教你一招:數(shù)的分類
最萌動物榜
科學
動物可笑堂
動物捉迷藏
有趣的動物
幼兒園(2015年2期)2015-07-13 08:25:45
岳普湖县| 康马县| 宜宾市| 遵义市| 栖霞市| 汝阳县| 饶阳县| 额敏县| 荥经县| 启东市| 鲁甸县| 大埔区| 乌拉特后旗| 韩城市| 邯郸县| 武强县| 东丽区| 双城市| 怀安县| 普洱| 湾仔区| 高淳县| 清苑县| 正安县| 巢湖市| 曲周县| 辰溪县| 黎川县| 清徐县| 贵港市| 淮安市| 洛浦县| 上饶市| 永靖县| 进贤县| 芦山县| 静宁县| 屯留县| 台东县| 焉耆|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