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生
他和她牽手了,他們都很珍惜這份姻緣。
他們兩人都年近不惑,屬于離異再婚,盡管如此,他們婚后生活的甜蜜程度,一點兒也不亞于他們曾經(jīng)的初婚。他們都覺得老天眷顧,讓他們彼此擁有。
他有一個八歲的男孩,她帶一個七歲的女孩,他們都把對方的孩子視如己出。
他們享受著生活的陽光和世間的諸多美好,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在相敬如賓中度過月月年年……沒有哪個人看到過這兩口子鬧別扭,連他們的兒女都驕傲地說,我爸媽從沒紅過臉。
其實,他們也有過不愉快,生活嘛,馬勺鍋沿,磕磕碰碰不也常有!只不過,他們不讓隔閡升級,不讓人看出他們的不快。畢竟都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經(jīng)歷,他們更懂得什么是彼此原諒和珍惜。
有一次因為他辦錯了事讓她耿耿于懷,她想發(fā)作,但還是忍住了,后來她給他寫了張紙條,放在他們臥室床頭柜上——
今天你做的這事,是不是事先沒考慮好……
他很快看到了這張紙條,開始自責,馬上拿起筆來,在紙條背面回復了她一句——
對不起,這事怨我。
有了第一次,然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紙條傳話,成了他們問的習慣。
——我媽生活不講究,以后她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你告訴我,我轉告她,你直接告訴她,她會抹不開面子。
她明白了,鄉(xiāng)下婆婆正在他們這里小住,她對婆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曾當面善意地提醒了一次,或許惹得婆婆不高興。她馬上在紙條背面回復他——
好的,下次注意。
他們越來越覺得這種方法真的不錯,不便直說的那些話,讓紙條“說”出來,既不傷對方面子和自尊,又不讓自己難為情。
——給你妹妹錢,干嗎要偷偷地,我不是小氣人!
其實,有些紙條,也沒必要回復,只要下次注意或者改過來就好了。但他們還是盡量每條必回,以顯示對這件事的重視和對對方的尊重——
怨我,下次由你親手給她。
他們也曾中斷過一段時間的紙條傳遞,結婚幾年后,最初的新鮮感沒了,夫妻交流也就不那么講究了。但很快,他們又把它恢復了。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看完紙條先冷靜片刻再提筆回答,現(xiàn)在當面提醒,當面解釋,少了那份思考和冷靜,有時“話趕話”,惹得倆人都不痛快。
紙條繼續(xù)傳遞。
——當著那么多人的面,你怎么能朝我“立”眼睛呢!
——因為我眼睛小,“立”起來顯大。
一開始,他們還都客客氣氣,一本正經(jīng)地問,一本正經(jīng)地答。后來,慢慢地變得不那么嚴肅了,他們學會了幽默,單憑那么一逗,先把對方心里那股火氣消去一半。他們都覺得,自己是挺有幽默細胞的一個人,只是過去沒有激發(fā)出來。
時光捻指,三十多年過去了,剛過完七十歲生日沒多久的她,先他而去了。
倆孩子不放心他單獨生活,要接他和他們一起住,他沒答應,他說他要守著這所老房子,這里面有你媽媽的味道呢。
他總是想念她,想得眼眶潮乎乎的。那些紙條,他們沒有丟棄,一張不落地保存著,這些寬窄長短顏色新舊不一的紙條,被橡皮筋捆成幾捆。他把它們都拿出來,開始重讀。他不是一張接一張連續(xù)看,他舍不得這樣,就如同咀嚼美味,要小口小口地唇齒留香,不能在嘴里囫圇打個滾兒就吞咽下去,于是,他每天看三兩張。
每讀一張,他便開始回憶這張紙條是哪一年的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寫的。不論先看到紙條的正面還是背面,讀完后都要先想想另一面寫的是啥呢!想起來了,翻過紙面,把想的內容和眼前的字跡對照一下,如果一致,他會高興地笑笑;想不起來或者記錯,他也會搖頭笑笑,心里說,老了,記不清了。
——今天你做的這事,是不是事先沒考慮好……
——對不起,這事怨我。
他讀的心里熱乎乎的……
——我都成老豆角子了,除了你,誰稀罕?
他一時記不起來她為啥說這句話,想了半天,才依稀記起二十年前,有個姓陶的一年四季扎條破領帶的禿頂老頭兒對她“圖謀不軌”,讓他打翻了醋瓶子。翻過紙條一看,果然沒錯一
以后老陶教你練劍時別讓他靠著你身子,讓人笑話。
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出聲。
晚上,他會把看過的紙條在她的遺像前燒了,讓她在另一個世界和他一起重溫他們一起走過的歲月的綿潤溫和與美好。
父母用紙條交流,孩子們是知道的,如今父親又在讀紙條中排解寂寞,他們對他的擔心,減少了許多。
他走得很安詳,他是在燒完最后一張紙條后安然“睡”去的。
孩子們淚眼婆娑。
兒子哽咽著說:“其實他們這種交流方式,和是不是聾啞人也沒什么關系呀!”
女兒說:“當然沒啥關系,這只是他們自己的獨門愛情保鮮秘笈。我們是不是也該這樣!”
這對早已結成夫妻的異姓兄妹相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