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桂英
摘? 要:本文重點分析把德育切實融入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結合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現(xiàn)狀,從深入挖掘課本德育素材、加強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立足于朗讀活動,開展德育教育、立足于文章插圖,實施德育教育、與家長合作組織德育教育活動這幾點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小學生德育素養(yǎng)增強做鋪墊。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德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07-0167-02
Integrate Mor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s
MO GuiYing? (Pantuo Central School,Zhangpu County,Zhangzhou City,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is the moral practical with effective measur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junior class teaching,together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junior class teaching,from textbooks to dig deeper into the moral education material,strengthen teachers moral quality,based on the reading activities,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articles illustrations,the implementation of moral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parents this in-depth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junior class teaching effectiveness,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quality enhancement.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teaching;Moral education;Strategy
德育教育為當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視的內(nèi)容之一,其不但關乎小學生的德育素養(yǎng),還和小學生未來全面發(fā)展有莫大聯(lián)系。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跟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诖?,教師要把多樣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引入到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活動中,并立足于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完善課堂教學模式,保證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效果,為小學生健康成長與發(fā)展夯實基礎。
1.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融入德育的現(xiàn)實意義
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融入德育的現(xiàn)實意義有很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健康發(fā)展,詳細內(nèi)容如下:
(1)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
由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其在多個領域都有涉及,當然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當前,小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到多元文化理念,如此會致使一些不良影響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他們走上歧路。若是教師不能及時引導學生走向正規(guī),糾正他們錯誤的理念,那么這些學生就會變成大人眼中的壞孩子。教師把德育切實融入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他們的德育素養(yǎng),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德育教育含有的道德情操,增強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而實現(xiàn)小學生健康發(fā)展的目標。比如,教師把“誠實與守信”的內(nèi)容引入到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并采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把德育內(nèi)容展示在大屏幕上,如此可以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內(nèi)體會德育文化,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
(2)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
我國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讓學生不斷汲取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理念,進一步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中國傳統(tǒng)美德展示了中華民族上千年形成的良好品格,這些內(nèi)容均能變成小學語文教師實施德育教育良好的素材。例如,古代文人為了表達愛國情懷和思鄉(xiāng)之情而創(chuàng)作的詩詞歌賦,通過在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應用詩詞歌賦實施德育教育,既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又能向小學生傳遞正能量,加強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為其日后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
(3)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健康發(fā)展
在小學生心理發(fā)展中德育教育為關鍵因素,教師應將德育教育的積極影響發(fā)揮出最大化,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推動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在小學時期,學生的身體機能并未發(fā)展成熟,個人心智也未達到成熟,極易受到外在因素影響。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為了使學生第一時間識別出身邊環(huán)境中的有害因素,就一定定期組織并開展德育教育活動,使學生充分掌握德育文化內(nèi)容,讓學生學好思考,知道怎樣辨別生活之中的各種誘惑,防止掉入他人所設的陷阱,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學習與生活。
2、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
基于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有很多,其中比較典型的是深入挖掘課本德育素材、加強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立足于朗讀活動,開展德育教育、立足于文章插圖,實施德育教育、與家長合作組織德育教育活動,詳細內(nèi)容如下:
(1)深入挖掘課本德育素材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第一時間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不能繼續(xù)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是要進一步挖掘課堂內(nèi)容找出德育教育素材,將語文課本內(nèi)的德育教育作用發(fā)揮出最大化,爭取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觀與價值觀。小學語文課本內(nèi)擁有著十分豐富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此方面內(nèi)容,向學生講述古今中外優(yōu)秀榜樣的事跡,增強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比如,在教授“鄧小平爺爺植樹”這一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鄧小平爺爺?shù)膫€人經(jīng)歷,在課上向學生講述鄧小平爺爺?shù)墓适?,如此既能促使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還能加強學生的愛國情懷,推動學生形成為國奮斗的良好品質(zhì),通過學習日后為祖國建設做貢獻。除此之外,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還應進一步挖掘課本內(nèi)包含的美感內(nèi)容,其中包含感情美感、思想美感以及語言美感等,鼓勵學生互相探討一同找出語文課本知識蘊藏的美,加強學生審美能力,促使學生語文成績與學科素養(yǎng)提升到新的層次。
(2)加強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
小學生的心智普遍不成熟,經(jīng)常會模仿身邊人的行為,教師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應明確個人行為會影響學生良好學習與生活習慣形成?;诖?,教師應在學生群體中發(fā)揮榜樣力量,增強自身道德素養(yǎng),通過正確行為帶動學生健康成長。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課下和學生交流中,均要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與舉止,通過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理念。比如,當小學生因自身心智未發(fā)展成熟而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行為時,教師應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發(fā)揮榜樣力量,通過冷靜的態(tài)度去教導他們,并帶入相關案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進行改正。利用此種德育教育手段,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來教師的優(yōu)秀,防止學生因為不良情緒而影響自身心理健康發(fā)展,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從理性的方面著手分析問題,提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立足于朗讀活動,開展德育教育
開展高效的語文朗讀活動,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理解能力,在常規(guī)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與文章內(nèi)容有機結合,若學習的是感情豐富的文章,那么這便是很好的朗讀文本。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朗讀活動,通過不斷朗讀來使他們進一步體會我國文化的音律。且深刻感受文本所含有的思想及情感。例如在教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該篇文章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學習雷鋒是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因為雷鋒精神深入人心,在教授此篇文章時,由于此篇文章包含著十分豐厚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該篇文章進行充分朗讀,進而讓學生對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行學習,在常規(guī)生活當中保持著樂于助人的良好精神。這些均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tǒng)美德,而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邊朗讀邊思考雷鋒叔叔的英雄事跡,如此他們便能形成十分深刻的認識,盡管雷鋒叔叔已經(jīng)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卻長存于世,我們應積極學習雷鋒精神,繼續(xù)弘揚雷鋒叔叔無私奉獻且樂于助人的良好精神。
(4)立足于文章插圖,實施德育教育
因為小學生年紀較小,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有所不同,他們形象思維更重,因此,在編制教材時就與學生該特點有機結合,在文章內(nèi)插入了很多圖片,文章內(nèi)所含有的插入均是結合文本內(nèi)容合理設計的,其中還有十分豐富的德育素材。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內(nèi)的插圖,充分發(fā)散自身思維,進而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時,在該篇文章內(nèi)就有一副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在講述完該篇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以后,就要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文本插圖內(nèi)的小蝌蚪形態(tài),引導學生產(chǎn)婦發(fā)揮自身想象能力,想一想為什么小蝌蚪一直都找不到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找媽媽?體會小蝌蚪想要找到媽媽的迫切心理,進一步感受親情的可貴。
(5)與家長合作組織德育教育活動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和學生家長進行深入溝通和合作。只有家園合作才會對學生展開更加高效的德育教育。實際上,德育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而教師這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而家長這是德育教育的支撐者與輔助者,只有家校一同努力,才會使學生的思想層次得到提升。新時期背景下的社會其實是多樣化的社會,學生學習知識已經(jīng)不再受限于校園和教師。社會中的人與事以及網(wǎng)絡信息均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影響,而這些信息則是不能控制的。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師在德育教育中,應正確引導學生區(qū)分信息,了解其中的對與錯,同時還應增強和家長間的聯(lián)系及溝通,通過組織家長會的辦法讓家長參加到學生活動中,增強家校關聯(lián)度,實現(xiàn)家長與學校思想統(tǒng)一,推動德育教育深入開展,為小學生形成更好的道德素養(yǎng)打下堅實基礎。
3.結語
綜上分析,若想實現(xiàn)小學生日后全面發(fā)展,加強學生道德品質(zhì)培養(yǎng)十分重要,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開展德育教育活動。通過深入挖掘課本德育素材、加強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立足于朗讀活動,開展德育教育、立足于文章插圖,實施德育教育、與家長合作組織德育教育活動,來實現(xiàn)既定目標,提升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坤.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模式探討[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32.
[2]王攸.基于生活教育觀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20(42):332-333.
[3]李國林.新時期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J].科技資訊,2020,18(28):152-154.
[4]溫彥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9):278.
[5]石阿林.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fā)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J].科技資訊,2020.18(24):110-112.
[6]張瑞林.語文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37.
[7]毛愛國.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42.
[8]蘇冠麗.新課程背景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