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宇 陳庚 高青青 郭兆寬 段柯兆 張廣輝 楊生超 趙艷
摘要:采用Folin-Ciocalte法測定雪膽中的多酚含量,研究金屬離子和溫度對多酚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分析多酚對 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類型。結(jié)果表明,Mn2+、Fe2+、Fe3+和Cu2+對多酚具有破壞作用,其中Mn2+對多酚的破壞作用最顯著;溫度過高或者過低不利于多酚的保存,溫度在25~45 ℃多酚保存效果最佳;酶促動力學(xué)研究表明,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類型為可逆競爭性抑制,表明雪膽具有開發(fā)為輔助降糖保健食品或藥品的價值。
關(guān)鍵詞:雪膽;多酚;穩(wěn)定性;α-淀粉酶;抑制作用;金屬離子
中圖分類號: R284 ?文獻標(biāo)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21)09-0167-05
雪膽(Hemsleya chinensis)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云南省和四川省[1-2],具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療支氣管炎、細菌性痢疾和肺結(jié)核等[3],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為常用傳統(tǒng)藥材[4-7]。多酚是一種次生代謝產(chǎn)物[8],主要通過莽草酸和丙二酸途徑合成。植物多酚廣泛分布于植物的皮、根、葉和果肉中,大部分多酚類化合物為水溶性物質(zhì),存在于植物液泡中,天然存在形式較多。多酚類化合物是天然的抗氧化劑,除了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外,還具有保護植物免受紫外線傷害[9]、抑制細菌[10-11]等作用。多酚的酚羥基在光照等條件下容易被氧化,氧化后顏色加深。一些多酚物質(zhì)能與 α-淀粉酶相互作用,從而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12],這種抑制作用能有效阻礙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和消化[13]。
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xué)者已對雪膽化學(xué)成分、藥理活性、作用機制等方面進行了研究[4,6-7,14-15]。植物中多酚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已成為醫(yī)藥及食品領(lǐng)域的研究重點之一。然而,多酚在加工或貯藏等過程中,易受到溫度、光照和金屬離子等的影響而被降解,其抗氧化活性降低。α-淀粉酶是可以影響飲食中淀粉等主要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關(guān)鍵酶,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能有效降低淀粉等物質(zhì)的降解和葡萄糖的吸收,從而有效控制血糖的快速升高;因此,從中草藥的天然產(chǎn)物中獲得α-淀粉酶抑制劑已成為研究熱點。但有關(guān)雪膽多酚在貯藏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和對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研究還鮮有報道。因此,筆者對雪膽多酚的穩(wěn)定性和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抑制類型進行研究,旨在為雪膽多酚的保存和加工以及今后的綜合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參考和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儀器
2018年7月雪膽塊莖采自云南柯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雪膽資源圃,其已由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楊生超教授鑒定。試驗在云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西南中藥材種質(zhì)創(chuàng)新與利用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完成。
所用試劑為α-淀粉酶(Sigma公司)、福林酚試劑、沒食子酸標(biāo)準(zhǔn)品、3,5-二硝基水楊酸(DNS)試劑、阿卡波糖,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所用儀器為722N型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菁華科技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賽多利斯(上海)貿(mào)易有限公司公司]、RE-52AA型旋轉(zhuǎn)蒸發(fā)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上海雙捷實驗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 雪膽多酚的提取及含量測定
將雪膽干燥塊莖經(jīng)過粉碎過篩,通過回流提取獲得雪膽多酚提取液。根據(jù)Folin-Ciocalte法,在765 nm波長下測定提取液吸光度,建立標(biāo)準(zhǔn)曲線,計算雪膽總多酚濃度。
1.3 雪膽多酚穩(wěn)定性試驗
1.3.1 金屬離子的影響 取20 mL多酚提取液加入比色管中,分別加入1、5、10 mg/mL Na+、K+、Mn2+、Cu2+、Zn2+、Mg2+、Fe2+、Al3+、Fe3+溶液 1 mL,每個處理3次重復(fù),放置1 d后于765 nm波長下測定溶液吸光度。
1.3.2 溫度的影響 取30 mL多酚提取液加入比色管中,把比色管分別置于25~85 ℃下恒溫水浴 5 h,同一溫度下每隔1 h測定1次溶液吸光度,計算雪膽總多酚濃度和多酚保存率。
1.3.3 雪膽多酚保存率的計算 根據(jù)提取液處理前后的多酚濃度,計算雪膽多酚的保存率,計算公式如下:
1.4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1.4.1 α-淀粉酶活性測定 取α-淀粉酶溶液,于37 ℃恒溫水浴放置15 min后,添加底物溶液 0.2 mL,混勻后添加 DNS試劑1 mL,于沸水浴中放置5 min,冷卻后添加蒸餾水15 mL,于540 nm波長下測定溶液吸光度。同時以磷酸鹽緩沖溶液作空白對照。
1.4.2 酶反應(yīng)動力學(xué)進程曲線的建立 分別量取0.1~0.5 mL濃度為1 mg/mL的α-淀粉酶溶液于比色管中。隨后將比色管于37 ℃恒溫水浴中放置 15 min,添加底物溶液0.2 mL,混勻后添加DNS試劑1 mL,于沸水浴中放置5 min后及時冷卻,添加蒸餾水 15 mL,于540 nm波長下測定溶液吸光度。
1.4.3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 取 1 mg/mL α-淀粉酶溶液0.3 mL,分別添加不同濃度的多酚溶液1 mL?;旌弦夯靹蚝笥?7 ℃恒溫水浴中放置15 min,添加底物溶液0.2 mL、DNS試劑 1 mL,混勻后沸水浴5 min,及時冷卻并添加蒸餾水15 mL,于54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同時磷酸鹽緩沖溶液作空白對照,阿卡波糖作陽性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復(fù)。計算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率,公式如下:
1.4.4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機制 在底物濃度為0.5%的條件下,按照“1.4.1”節(jié)中的方法,以0.5 mg/mL為間隔,在540 nm下測定濃度范圍為0.5~2.5 mg/mL內(nèi)的α-淀粉酶溶液的吸光度,并計算反應(yīng)初始速率。以α-淀粉酶濃度和反應(yīng)初始速率為橫縱坐標(biāo)作圖,確定雪膽多酚提取液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類型(可逆或不可逆)。
1.5 數(shù)據(jù)處理及分析
以Excel 2013作圖分析,數(shù)據(jù)通過SPSS 20.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建立沒食子酸標(biāo)準(zhǔn)曲線
以濃度為0~9 μg/mL沒食子酸對應(yīng)的吸光度繪制標(biāo)準(zhǔn)曲線。標(biāo)準(zhǔn)曲線線性方程:y=0.067 2x-0.062 7(r2=0.999 7)。
2.2 雪膽多酚穩(wěn)定性分析
2.2.1 金屬離子對多酚穩(wěn)定性的影響 不同金屬離子對雪膽多酚含量影響程度不同。由圖1可知,離子濃度的增大使含有不同金屬離子樣液的多酚含量出現(xiàn)變化,同時樣液顏色也有所改變。當(dāng)雪膽多酚溶液中含有Na+、K+、Mg2+時,其多酚含量和顏色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別,可知這3類離子對多酚穩(wěn)定性幾乎無影響。由觀察可知,Mn2+對雪膽多酚的影響最為明顯,Mn2+加入后,溶液立刻變得渾濁且有絮狀沉淀生成。Fe2+、Fe3+分別加入后,溶液逐漸變得渾濁,但無肉眼可見的沉淀產(chǎn)生。圖1表明,隨Fe2+、Fe3+離子濃度的增大,雪膽多酚含量逐漸增加,其中離子濃度為10 mg/mL時多酚含量的增加最顯著,表明高濃度Mn2+、Fe2+、Fe3+可能破壞了雪膽多酚結(jié)構(gòu);Cu2+加入后,樣液顏色明顯變化,但Cu2+的加入使多酚濃度減少,表明多酚結(jié)構(gòu)可能被破壞,穩(wěn)定性受到了影響。因此,雪膽多酚保存時,應(yīng)盡量避免接觸Mn2+、Fe2+、Fe3+、Cu2+。
2.2.2 溫度對多酚穩(wěn)定性的影響 如圖2所示,溫度對雪膽多酚含量變化有顯著影響。溫度為45~85 ℃ 時,隨加熱時間的延長, 多酚濃度整體呈下降
趨勢,且溫度越高多酚濃度整體下降趨勢越明顯。保溫5 h后,45、65、85 ℃條件下的雪膽多酚濃度降低,表明高溫條件下,多酚類物質(zhì)化學(xué)及空間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或降解。保溫5 h后,45、65、85 ℃條件下的雪膽多酚保存率依次為94.29%、91.95%、89.10%,推測高溫條件下多酚類物質(zhì)化學(xué)結(jié)構(gòu)遭到破壞或降解。保溫5 h后,25 ℃條件下多酚含量增加,原因可能是低溫抑制了部分酶的活性,減弱了氧化作用,能有效延緩氧化、聚合和降解。處理5 h后的樣液顏色變淺,推測這是由于多酚中呈色的花色苷類物質(zhì)在熱處理下易氧化,且溫度越高,氧化速率越快。由此可見,在25~45 ℃時,雪膽多酚的熱穩(wěn)定性較好。
2.3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2.3.1 建立酶反應(yīng)動力學(xué)進程曲線 通過建立不同α-淀粉酶用量的反應(yīng)動力學(xué)進程曲線,確定能使酶反應(yīng)初始速率達到最大值的最適酶量和最適反應(yīng)時間。如圖3所示,隨著α-淀粉酶用量的增加,反應(yīng)初始速率逐漸增快,綜合考慮酶量與反應(yīng)時間的關(guān)系,確定最適酶量為0.3 mL,反應(yīng)時間為3 min。
2.3.2 Km和Vmax的確定 以1/v和1/[S]為橫、縱坐標(biāo)作圖, 得到α-淀粉酶的米氏方程曲線(圖
4),直線的橫縱截距分別表示1/Km的絕對值和 1/vmax。由此可以計算出米氏常數(shù)Km=11.628 mg/mL,最大反應(yīng)速率vmax=0.137 mg/(mL·min),從而得到α-淀粉酶的米氏方程式:
由r2=0.998 4可知,該酶促反應(yīng)與米氏方程較吻合,該方程也可用于對催化反應(yīng)進行機理分析和應(yīng)用性評價。
2.3.3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效果分析 測定0.60~6.00 μg/mL濃度范圍內(nèi)的雪膽多酚和阿卡波糖對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圖5可知,隨雪膽多酚濃度增大,抑制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
2.4 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機制分析
2.4.1 抑制類型分析 以酶濃度和反應(yīng)初始速率為橫縱坐標(biāo)作圖,當(dāng)存在可逆抑制劑時,速率直線過原點且斜率較低;當(dāng)存在不可逆抑制劑時,速率直線不通過原點;當(dāng)不存在抑制劑時,速率直線通過原點但斜率大于存在可逆抑制劑。如圖6所示,無抑制組直線的斜率大于抑制組直線的斜率且2條直線均通過原點,表明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的抑制類型是可逆性抑制。
2.4.2 可逆性抑制類型分析 以抑制劑濃度和 1/v 為橫縱坐標(biāo)作圖,當(dāng)抑制類型為競爭性抑制時,不同底物濃度所對應(yīng)直線相交但交點不在橫坐標(biāo)上;而當(dāng)抑制類型為非競爭性抑制時,兩直線相交且交點在橫坐標(biāo)上;當(dāng)抑制類型為反競爭性抑制時,則不相交。如圖7所示,底物濃度分別為0.5%、1.0%的2條直線相交但交點不在橫坐標(biāo)上,說明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活性的可逆抑制屬于競爭性抑制。
3 討論與結(jié)論
本研究從資源利用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金屬離子、溫度對雪膽多酚穩(wěn)定性的影響。岳鑫的研究表明,溫度變化對紅松多酚的穩(wěn)定性有顯著影響,并發(fā)現(xiàn)紅松多酚對光敏感,在金屬離子中Fe3+對其的破壞作用最為明顯[17]。仇洋發(fā)現(xiàn)低溫條件對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穩(wěn)定性有利,同時發(fā)現(xiàn)受到Ca2+、Cu2+、K+等6種金屬離子影響,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穩(wěn)定性被破壞,其中Cu2+的破壞作用最大[18]。楠極等在番石榴葉多酚穩(wěn)定性的研究中表明,Zn2+、Fe2+和Fe3+均會影響多酚提取液的穩(wěn)定性[19]。馬雙雙等發(fā)現(xiàn)蓮子殼多酚的穩(wěn)定性受溫度和金屬離子的影響,其中Fe3+、Fe2+、Cu2+等6種離子對多酚的穩(wěn)定性有顯著的破壞作用,溫度越高,降解程度越強[20]。在蘋果果皮和果肉多酚穩(wěn)定性的研究中,同樣發(fā)現(xiàn)溫度越高,果皮、果肉中的總酚類物質(zhì)含量越低[21]。由于多酚類物質(zhì)具有抗氧化性[11]、抗衰老[22]、抑菌性[23]等功效,因此探討保存溫度、金屬離子等因素對多酚穩(wěn)定性的影響,確保能夠最大程度地保存雪膽多酚避免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以可溶性淀粉為底物測定雪膽多酚對 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表明其抑制作用屬于可逆性的競爭性抑制類型。在黑果腺肋花楸多酚對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隨著多酚濃度的上升抑制率增加,抑制類型屬于可逆非競爭性抑制[18]。柳梅等發(fā)現(xiàn)以沙棘葉為原料分離純化得到的提取物對豬胰α-淀粉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屬于可逆反競爭性抑制[24]。伍城穎等發(fā)現(xiàn)芡種皮多酚提取物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與濃度間存在量效關(guān)系,抑制類型為可逆性的競爭性抑制[25]。本研究探討了影響雪膽多酚穩(wěn)定性的因素,以及對α-淀粉酶活力抑制的動力學(xué)研究,為今后雪膽多酚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對于提高雪膽的附加值和雪膽資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雪膽多酚抗Na+、K+、Zn2+、Mg2+和Al3+的干擾能力強,抗Mn2+、Fe2+、Fe3+和Cu2+的干擾能力較弱,特別是應(yīng)盡量避免與Mn2+接觸;雪膽多酚對溫度較為敏感,溫度高于45 ℃,隨溫度升高和加熱時間延長,多酚保留率明顯下降,25~45 ℃多酚穩(wěn)定性較好。雪膽多酚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得到α-淀粉酶的米氏方程為v=0.137 mg/(mL·min)×[S]11.628 mg/mL+[S];雪膽多酚對α-淀粉酶活性屬可逆性抑制劑,其可逆抑制類型為競爭性抑制類型。研究結(jié)果可為雪膽多酚的保存和加工以及今后的綜合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參考和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李 瑩,徐曉婷,鄭重飛,等. 雪膽屬植物的化學(xué)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 中草藥,2015,46(18):2800-2808.
[2]曾祥飛,張洪武,李國棟,等. 云南雪膽屬植物藥用資源的初步研究[J]. 中藥材,2016,39(5):996-1001.
[3]聶瑞麟,陳宗蓮. 雪膽屬植物化學(xué)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J]. 云南植物研究,1986,8(1):115-124.
[4]Wang W X,Yang H R,Li Y,et al. Identification of 16,25-O-diacetyl-cucurbitane F and 25-O-acetyl-23,24-dihydrocucurbitacin F as novel anti-cancer chemicals[J]. 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2018,5(8):180723.
[5]Xu X T,Bai H,Zhou L,et al. Three new cucurbitane triterpenoids from Hemsleya penxianensis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ies[J].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4,24(9):2159-2162.
[6]Boykin C,Zhang G,Chen Y H,et al. Cucurbitacin IIa:a novel class of anti-cancer drug inducing non-reversible actin aggregation and inhibiting survivin independent of JAK2/STAT3 phosphoryl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11,104(5):781-789.
[7]任 帥,徐麗慧,曾龍輝,等. 雪膽素乙通過破壞微絲結(jié)構(gòu)和促進p21Cip1表達抑制前列腺癌PC-3細胞的增殖[J]. 中國藥理學(xué)與毒理學(xué)雜志,2012,26(6):835-841.
[8]陳 亮,李醫(yī)明,陳凱先,等. 植物多酚類成分提取分離研究進展[J]. 中草藥,2013,44(11):1501-1507.
[9]Sharma P,de Oca M K M,Alkeswani A R,et al. Tea polyphenols for the prevention of UVB-induced skin cancer[J]. Photodermatology,Photoimmunology & Photomedicine,2018,34(1):50-59.
[10]Chibane L B,Degraeve P,F(xiàn)erhout H,et al. Plant antimicrobial polyphenols as potential natural food preservatives[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9,99(4):1457-1474.
[11]Pandey K B,Rizvi S I. Plant polyphenols as dietary antioxidant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J].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2009,2(5):270-278.
[12]Bhandari M R,Jong-Aurakkun N,Hong G,et al. α-Glucosidase and α-amylas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nepalese medicinal herb pakhanbhed (Bergenia Ciliata,Haw.)[J]. Food Chemistry,2008,106(1):247-252.
[13]Shobana S,Sreerama Y N,Malleshi N G. Composition and enzyme inhibitory properties of finger millet (Eleusine coracana L.) seed coat phenolics:mode of inhibition of α-glucosidase and pancreatic amylase[J]. Food Chemistry,2009,115(4):1268-1273.
[14]周子舜,段柯兆,全瑞蘭,等. 響應(yīng)面法優(yōu)化雪膽多酚提取工藝[J].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20,59(17):112-118.
[15]邱 磊,張 蓉,趙 艷,等. 雪膽多糖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 南方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20,51(8):2020-2027.
[16]高凝軒,李 斌,杜姍姍,等.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穩(wěn)定性的研究[J]. 食品科學(xué),2016,37(23):20-24.
[17]岳 鑫. 紅松種鱗多酚穩(wěn)定性及其與乳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 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xué),2019.
[18]仇 洋. 黑果腺肋花楸多酚的提取純化及活性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xué),2017.
[19]楠 極,栗麗萍. 番石榴葉多酚提取液穩(wěn)定性的研究[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6,37(18):32-35.
[20]馬雙雙,劉 瑩,陳中惠,等. 老熟蓮子殼多酚的樹脂法純化及穩(wěn)定性研究[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4,26(2):238-243.
[21]趙 玉,任亞梅,張 爽,等. 蘋果果皮和果肉多酚穩(wěn)定性研究[J]. 中國食品學(xué)報,2014,14(2):93-101.
[22]del Rio D,Rodriguez-Mateos A,Spencer J P,et al. Dietary (poly)phenolics in human health:structures,bioavailability,and evidence of 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hronic diseases[J]. 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2013,18(14):1818-1892.
[23]Gorzynik-Debicka M,Przychodzen P,Cappello F,et al.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of olive oil and plant polypheno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8,19(3):686.
[24]柳 梅,任 璇,姚玉軍,等. 沙棘葉多酚提取物抗氧化及體外降血糖活性研究[J]. 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7,29(6):1013-1019.
[25]伍城穎,吳啟南,王 紅,等. 芡種皮多酚提取物體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性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15,36(16):91-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