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葉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第三地質隊,廣西 欽州 535000
防城區(qū)大菉鎮(zhèn)南西側目前已揭露上那楊溫泉井,該區(qū)溫泉質量如何,地熱成礦條件如何,能否再勘查出更優(yōu)質的溫泉,是否有開發(fā)利用的價值尚未有明確的結論,因此有必要對該區(qū)地熱資源潛力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分析。
此次調查區(qū)位于大菉鎮(zhèn)南西側,為私鹽至沖尾一帶,面積約0.0038km2,屬亞南熱帶海洋,日照充足,年總輻射量在100~110kJ/cm2,調查區(qū)大地熱流值在50~60mW/m2,受海洋和十萬大山山脈的共同影響,雨量較充足。
(1)地層巖體。該區(qū)為特殊巖體疊加區(qū)域,為六域巖體補充侵入那余巖體部分,是典型的復式巖體區(qū)域(見圖1)。據(jù)巖石結構和礦物成分,那余巖體以中粒斑狀及細~中粒斑狀堇青石黑云母花崗巖為主,中粒及細~中粒堇青石黑云母花崗巖次之,局部為花崗閃長巖。六域巖體屬于那余巖體的補充侵入體,出露面積為3.5km2,分布在防城區(qū)大菉鎮(zhèn)南西側山中村一帶,呈北東向長軸狀,巖株突變接觸侵入那余巖體中,接觸變質不明顯,主要巖性為細粒堇青黑云二長花崗巖(T1γ4C),呈灰白色,細?;◢弾r結構,巖石組成中含1%~4%紅柱石,紅柱石呈粒狀,部分被白云母、絹云母。巖體節(jié)理較發(fā)育,其方向基本一致。巖體巖脈較發(fā)育,種類較多,以酸性為主,廣布于各巖體中。
圖1 溫泉資源潛力調查區(qū)地形地質圖
(2)水文地質。根據(jù)1∶20萬區(qū)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及綜合水文地質圖,該區(qū)地下水為風化帶網狀裂隙水,含水巖組為堇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風化帶厚度為10~20m,水量豐富,水質主要以HCO3-Ca·Na型水為主,次為HCO3·Cl-Ca·Na型水和HCO3-Ca型,pH值為6.03~7.28,礦化度為0.015~0.061g/L。
約2004年,該區(qū)山中村上那楊組溪流旁已鉆探出一溫泉井,井深約138m,井口直徑為150mm,目前采用套管(鐵質)進行護壁,溫泉水自井管中涌出,透明,具有硫黃氣味,見白色絮狀泉華,井口及周邊的草木被泉華掛滿,泉口水溫為28℃,流量為120mL/s。該處位于一狹長山谷,緊鄰一溪流,周邊直接出露細粒斑狀堇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泉井第四系堆積厚度小于2m,周邊種植莊稼,以甘蔗和水稻為主。原溫泉井鉆探時,已修建了池子預作為旅游景點開發(fā),后期因諸多原因已荒廢,溫泉水直接流入北側溪流,泉華掛在流經的草木上或直接流入溪水,浪費水資源和熱能,同時還導致熱污染,并對地下水環(huán)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對上那楊溫泉進行水化學采樣分析(見表1),該泉水為CO3·SO4-Na型水,pH值為9.13,總硬度為5mg/L,含氟離子4.84mg/L、偏硅酸93.2mg/L,屬高氟硅酸礦泉水,具有理療效果。水中F-含量達到4.84mg/L,其可能源于巖漿巖,黑云母及角閃石等礦物中富含F(xiàn)-,F(xiàn)-富集在一些羥基的礦物(白云母、黑云母和磷灰石)中,六域巖體侵入那余巖體接觸變質,巖石組成中含1%~4%紅柱石,紅柱石呈粒狀。偏硅酸含量為93.2mg/L,主要源于巖石中的石英和硅酸鹽礦物,較高溫度的地熱水促進了礦物的溶濾作用,導致H2SiO3含量高??扇苄許iO2含量均較高,主要源于石英的溶解和硅酸鹽及鋁硅酸鹽巖的不全等溶解。陽離子中Mg2+含量最低,這可能是因為Mg2+易被植物吸收,在地下水系統(tǒng)中可能產生損耗,或者在一定溫度下,隨著溫度的升高,陽離子交換結果使地下水中相對貧Mg2+而富Na+和Ca2+。
表1 上那楊溫泉井井水主要成分表 單位:mg/L
Na+/K+對溫泉帶有一定的指示作用,Na+/K+<15趨向于發(fā)生在已經迅速到達地表的水中,溫泉井Na+/K+為56.5(>15)是側向流、近地表反應和傳導冷卻作用的指示。除此之外,Cl-也可指示地下水在循環(huán)過程中受混合作用的影響程度,上那楊溫泉井中Cl-含量僅為3.83mg/L,說明地下水有被稀釋的特征。
結合上述分析,該區(qū)域溫泉水反映了花崗巖混雜接觸變質巖的特征,通過大氣降水補給,同時受到淺層地下水的補給,再流動過程與圍巖相互作用,使得地下熱水的 HCO3-、CO3-、SO42-、Na+的含量均較高,同時也可能在陽離子的吸附作用下,地下水中的Ca2+交替吸附巖石表面的Na+,使得Na+的含量增加,最終形成CO3·SO4-Na型水。
該區(qū)地熱資源為典型的隆起山地對流型,其形成與巖體關系密切,那余巖體、六域巖體把巖漿活動釋放的一部分熱能貯存下來,而六域巖體的后期補充侵入則在侵入接觸部位形成良好的類似深大斷裂導熱通道。那余巖體、六域巖體風化裂隙極其發(fā)育,形成了大氣降水向地下循環(huán)的良好通道。大氣降水由補給區(qū)沿風化裂隙構造循環(huán)到斷裂破碎帶后,沿構造斷裂向深處循環(huán)并進入導熱通道,在地熱的作用下使水溫升高并形成一定的化學成分,以脈狀承壓熱水的形式繼續(xù)運動,在被阻水斷層、巖脈、巖體阻擋處或被后期斷裂切割處及地形低洼處(減壓區(qū))出露地表形成溫泉。
上那楊溫泉點與防城區(qū)最具代表性的峒中溫泉有著諸多相似的地方,如泉口多見堆積泉華,熱水伴有濃烈的硫黃氣味。熱泉生成、賦存的環(huán)境與地表的常溫常壓物理環(huán)境差異較大,地熱流體溢出地表后水中的礦物質易析出,而溫熱泉中的溫度、礦物質成分含量不同,使泉華的速度、數(shù)量、礦物成分也有較大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水溫大于50℃的泉口多發(fā)育泉華,水溫小于50℃的泉口泉華發(fā)育程度差。同時,地熱水中的F-含量與其溫度成正相關關系,對比廣西區(qū)內各代表溫泉與F-含量,其中賀州白面山地熱井F-含量為4.6977mg/L,其溫度為36℃,上那楊溫泉井F-含量達到4.84mg/L,其深處溫泉水溫度必大于36℃,且根據(jù)前人工作總結,廣西隆起山地區(qū)地溫梯度一般大于3℃/100m,因此雖然上那楊處泉口溫度僅為28℃,但根據(jù)其泉口及周邊植被泉華覆蓋及堆積情況,其深處的溫度應該大于50℃。此外,水中硒含量較高,從側面說明該處地層土壤中屬于富硒區(qū)域,泉水可考慮作為梯度利用灌溉農田,打造當?shù)剞r業(yè)品牌。
防城區(qū)六域巖體補充侵入那余巖體區(qū)域地熱成礦條件良好,溫泉資源勘查開發(fā)潛力大。大菉區(qū)山中村上那楊溫泉井為該區(qū)溫泉資源勘查奠定了良好基礎。該處溫泉與峒中溫泉在水質、氣味和泉華方面都極其相似,近于一脈相承,具備理療溫泉的特征。該區(qū)依山傍水,風景秀美,民風淳樸;附近地勢較為開闊,吳圩至防港高速公路的一個高速出入口就設立在不遠處,交通非常便利。應盡快加大勘查力度,獲得深部高溫高質量溫泉,可以在防城區(qū)中部打造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區(qū),帶動當?shù)剞r業(yè)及周邊經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