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作為依托,以短視頻為媒介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將該教學方法運用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提升學生知識理解與吸收效果。以如何通過微課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率,對微課應用的意義進行闡述,對如何運用微課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化學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微課;高中化學;教學效率
化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驗知識學習中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借此提升自身化學學習能力。微課的運用將抽象知識簡單化,提升學生理解效果。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
一、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微課是現(xiàn)代信息教學手段的一種,能夠?qū)⒄n本中的文字轉(zhuǎn)化成學生感興趣的短視頻,使學生在視頻學習中快速獲得知識技能,掌握學習技巧?;瘜W課堂教學中,該方法運用的意義主要在于以下幾點:(1)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xiàn)隨時隨地學習。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教師只能利用課堂45分鐘時間將所有的知識點呈現(xiàn)在課堂上,將課后時間留給學生消化學習 [1]。微課的運用徹底改變傳統(tǒng)課堂授課模式,教師可以將涵蓋化學知識的微視頻通過學習平臺分享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分配時間,學習微課程內(nèi)容。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方法學習化學知識,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自主學習空間。(2)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能夠?qū)⑸鷿y懂的文字轉(zhuǎn)化成圖文并茂的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課程的魅力,并因此愛上這門課程的學習。該方法的運用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自主性,改變被動學習狀態(tài),提升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zhì)。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運用
1.立足重難點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重難點知識作為微課設計的入手點,利用微課直觀教學優(yōu)勢,將難以理解的知識點簡單化,為學生高效率學習做好準備。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會將課本知識點一字不漏地全部呈現(xiàn)出來,要求學生以機械的方式完成知識點的記憶理解。這種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不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還會使學生出現(xiàn)抵觸情緒,無法實現(xiàn)高質(zhì)量教學。微課的運用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轉(zhuǎn)化成其他形式,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化學知識,并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2]。這樣一來,不僅突破重難點知識,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化學學習效果。利用微課進行重難點教學時,教師需要輔助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其中的邏輯關系,以此提升微課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掌握基礎知識。
以教學“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為例,該內(nèi)容中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和加成反應是教學重難點。微課設計中,將乙烯與其他化學元素發(fā)生的加成反應過程以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并在講解基礎知識后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以直觀觀看反應過程,并借助視頻中化學反應過程思考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探究這一化學反應與之前學習的化學反應有何不同,將獲取的信息記錄下來。通過微視頻的運用,學生學習過程變得直觀與主動,可以快速掌握化學元素的基本性質(zhì),了解加成反應的特點,提升課本知識的學習效果。
2.課前應用,培養(yǎng)學生課前預習意識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微課運用在課前,利用此組織學生進行預習活動,并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以往教學中,教師會將預習重點、任務直接布置給學生,學生只能通過閱讀學習的方式完成預習[3]。與微課預習效果相比,傳統(tǒng)閱讀方式無法使學生深入學習,真正了解教材描述內(nèi)容。預習活動布置前,教師需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分析,了解教學重點,明確哪些知識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哪些知識是需要了解的。然后根據(jù)學情科學設計微視頻內(nèi)容,并結(jié)合微視頻內(nèi)容設計一些文字任務,要求學生在視頻與文字任務的結(jié)合下完成預習任務。通過這種預習方式,不僅提升學生預習效果,同時可以培養(yǎng)預習意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例如,進行“氧化還原反應”內(nèi)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如何利用化合價變化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體現(xiàn)微視頻中。利用線上平臺分享微視頻內(nèi)容時,還要提出以下問題: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有何不同,化合價變化情況是怎樣的?有哪些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在學生預習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線上平臺中互動,分享學習經(jīng)驗與想法,以此提升預習效果。
三、結(jié)語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課堂中,微課的運用提升了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使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與預習習慣得到培養(yǎng)。將此運用在課堂教學與課前活動中,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為學生呈現(xiàn)動態(tài)課堂,促使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黃俊生.半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高中化學習題課為例[J].廣東化工,2020(16):268-271.
[2]姜華.“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山東化工,2019(20):202-203.
[3]陳鈺純,潘慧.基于微課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用初探:以“黑面包實驗”為例[J].教育觀察,2019(21):76-77.
作者簡介:閆亞紅(1980—),女,漢族,陜西渭南人,本科,職稱: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