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菲
梁實秋的書是我從小迄今的枕邊書。無他,主要是可讀性強,雋永恬淡,氣息如蘭。他以散文飲譽文壇,其散文集《雅舍小品》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除了令人高山仰止的文學成就外,梁實秋對美食的研究造詣,少有人能與之匹敵。能以文學的筆調寫飲食,卻依然是文學作品而未流于飲食記錄,甚至成了為自己加分的標簽,一個是梁實秋,一個是汪曾祺。
梁實秋最好的美食文章,不是現寫的,而是回憶的?;貞涀詭V鏡,使得食物的迷人因鄉(xiāng)土情懷而無限放大。他的情感含蓄內斂,又充滿了童趣天真。梁實秋46歲到我國臺灣,直至84歲去世,一別半生,再也無緣故土。于是當年的一杯一箸一蔬一食,都能勾起他思念的漣漪。
最愛看他寫尋常食物,比如餃子,“抗戰(zhàn)期間有一年除夕我在陜西寶雞,餐館過年全不營業(yè),我躑躅街頭,遙見鐵路旁邊有一草棚,燈火熒然,熱氣直冒,乃趨就之,竟是一間餃子館。我叫了二十個韭菜餡餃子,店主還抓了一把帶皮的蒜瓣給我,外加一碗熱湯。我吃得一頭大汗,十分滿足?!睂懤踝?,“不是干炒,是用沙炒,加上糖使沙結成大大小小的粒,所以叫做糖炒栗子。煙煤的黑煙擴散,嘩啦嘩啦的翻炒聲,間或有栗子的爆炸聲,織成一片好熱鬧的晚秋初冬的景致。孩子們沒有不愛吃栗子的,幾個銅板買一包,草紙包起,用麻莖兒捆上,熱乎乎的,有時簡直是燙手熱,拿回家去一時舍不得吃完,藏在被窩垛里保溫?!睂戨u蛋餅,“北方人貧苦,如果有兩張家常餅,配上一盤攤雞蛋(雞蛋要攤成直徑和餅一樣大的兩片),把蛋放在餅上,卷起來,豎立之,雙手扶著,張開大嘴,左一口、右一口,中間再一口,那簡直是無與倫比的一頓豐盛大餐?!?/p>
梁實秋出生在北京,最愛“信遠齋”的蜜餞、糖葫蘆和“致美齋”的爆羊肚。1926年他自美歸國,剛下車,將行李寄存在車站,就直奔“致美齋”,一口氣吃了三種爆肚。他說,在海外想吃的家鄉(xiāng)菜,以爆肚為第一,而這次一口氣吃了三種爆羊肚,是“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年尤不能忘”。
梁實秋常說:“能喝豆汁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平人。”自從離開北平,他常想念豆汁而不能自已。冰糖肘子、八寶飯、熏魚等雖也是他的大愛,但比起老北京的風物,總沒有那么刻骨銘心。
豆汁是北京的象征,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也愛喝豆汁。他稱自己長著喝豆汁的腦袋。他說,大雜院最窮的家庭,都靠一口酸豆汁過日子。
老舍的口味全然是北京的。他愛喝茉莉花茶,也是全北京吃大白菜的專家,尤其愛吃由大白菜、白糖、白醋、芥末合拌的芥末墩,此菜爽口解膩,風味獨特,據汪曾祺說,老舍家的芥末墩是他吃過最好的芥末墩。
老舍朋友多,個個都愛跟著他吃,聚餐時點菜的永遠是他。每年大年初二,他必然請單身朋友來家過年。他愛點外賣“盒子菜”:醬肉、熏雞、熏肚、火腿、臘鴨、口條等切成精致薄片裝在直徑三尺(約1米)的扁圓形九宮格漆器食盒中。大家都吃得興高采烈。
有人說,這樣的人,如果哪天沒了朋友,也不再吃東西,真是要出事情的。1966年盛夏的某天,67歲的老舍沒吃早餐就出了門。出門之前,他走到3歲的孫女面前,俯下身子拉著她的小手說:“和爺爺說再見……”
自古英雄配美人,才子配佳人,否則似乎赧于見人。郁達夫與王映霞,沈從文與張兆和,都是如此標配,以此為標準,大學者胡適是太委屈了。夫人江冬秀是相貌平凡、學識平庸的小腳村姑,潑辣霸悍,嗜搓麻將,毫無文藝氣質。胡適雖也曾生過枝節(jié),可感情放出去的不多,收回來的很快,與夫人倒是攜手走過一生。這場婚姻貌似不般配,卻組合出很大益處,有利于他的社會活動和思想推廣,并得到了社會各個方面的認可,算是雙贏的婚姻。晚年的他戲謔出一句名言:“越是怕老婆盛行的國家,越是民主化程度高的國家?!?/p>
胡適是安徽績溪人,與他清朗俊逸的形象形成反差的是他的厚膩口味。他喜食肥肉、紅燒青魚頭尾、紅燒草魚劃水。他到北京大學任教后,“東齋外海泉成”的炒豆腐腦深得他青睞,因為他喜歡重油,此豆腐菜要用豬油、雞油幾番翻炒,油潤細嫩。
夫人江冬秀也有幾把刷子,她做得一手好績溪菜。梁實秋第一次去胡適家做客,江冬秀就親自下廚烹制了績溪名菜“徽州一品鍋”。
這是一道硬菜??趶絻沙撸s67厘米)的鐵鍋里擺了數層食材,第一層是蒲菜葉子,第二層是煎過的鴨塊,三層是鹵雞塊,四層是蛋餃,五層是油豆腐,六層是五花肉,底層鋪滿徽州竹筍……從上到下,滋味層層遞進,豐腴適口。梁實秋吃后贊不絕口,據說蔡元培也曾有幸品嘗。
湘西鳳凰是座土家族、苗族、漢族雜居的神奇邊城,放蠱、趕尸、落洞、剿匪,充滿詭異傳奇。那里也是沈從文的故鄉(xiāng)。他筆下的美食,似乎每一口都有邊城的味道。那些煙熏火燎的臘肉、臘肝、臘雞鴨、干小魚拌辣椒和重口味的牛肉粉、血粑鴨、燒酒,“差不多每樣菜上來都是一把辣子,上到魚翅也不例外,誰知還有一錢以上的胡椒末在湯中”,構成了沈從文的前半生。
1934年,新婚不久的沈從文在母親病重時坐船回湘西老家。妻子張兆和給他帶了12個當時很稀罕的蘋果。沈從文只吃了兩個,省下的帶給家里人吃。數日后,啟程回京時,他給張兆和買了不少臘肉、臘腸,還有10筒茶葉、100個桔子……
這些細枝末節(jié)處能看出結婚初期兩人相處的和諧美好,可惜蝴蝶飛不過滄海,愛情抵不過塵埃。沈從文苦追學生張兆和多年,寫情書無數,幾乎是一場單戀,寫信時說“如父親同意,就早點讓我知道。讓我這個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但終究,婚姻這杯甜酒也成了他與她一生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