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當(dāng)人們熱情討論“方便面會不會退出歷史舞臺”時,大概沒人想到,幾年后“速食”這個概念不僅沒有消失,反而還有日漸擴大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那些被青睞的速食,早已不是大眾印象中泡面+火腿腸+八寶粥這樣的“綠皮車三件套”。至少也是讓加班后的打工人吃一口就直呼“我又好了”的自煮螺螄粉、自熱火鍋,或者是類似速凍蝦餃、腌制牛排這樣的半成品食材。
據(jù)《2019年淘寶吃貨大數(shù)據(jù)報告》,僅2019年,廣西螺螄粉就賣出2840萬件,東北烤冷面也不甘落后,憑借2068萬件的成績屈居第二,同時還有自熱小火鍋、武漢熱干面、新疆炒米粉、山東煎餅等等,都成為了大家喜愛的速食產(chǎn)品。
為何速食產(chǎn)品能這么受歡迎?想一想,下班后到家已經(jīng)是7點多,然后還要負(fù)責(zé)把食材分門別類切皮,全部忙完起碼要1個多小時,最后不僅弄得滿手油嘰嘰,還會留下一堆需要刷洗的碗碟。對于年輕人來說,隨手可得、便于儲存的便捷食品變得不可或缺。電腦報全媒體事業(yè)部的小伙伴里也有不少速食愛好者。
小獅子:身為面食的忠實愛好者,業(yè)余時間的一大愛好就是在購物軟件上搜羅各種地方面食的“速食版”:車仔面、紅油寬粉、日式拉面、海鮮拌面……只要是沒吃過的,全都一箱一箱往家里搬,午餐晚餐都解決了。
蛋殼兒:每天早上本來習(xí)慣于在公司樓下的流動小吃攤上順便解決早餐,結(jié)果某次被不衛(wèi)生的白粥搞得上吐下瀉后,當(dāng)天立即下單了一箱纖維餅干,外加兩箱早餐奶。
菊花大師:前段時間,為了實現(xiàn)自己“好好吃飯”的月度目標(biāo),鄭重其事地去便利店買了一桶1.8升的鮮牛奶。本打算未來幾天的早飯就用鮮牛奶來解決,沒想到第二天就接到了出差1周的通知。等回家以后,冰箱里還沒來得及開封的牛奶已經(jīng)過期,只能扔進垃圾箱。最后我還是選擇回到常溫奶的懷抱。
哈庫拉:遇到天氣不好的日子,外賣員配送超時是經(jīng)常有的事,送到我手上的時候飯菜已經(jīng)涼了。經(jīng)歷過幾次外賣超時的辛酸后,無論何時備上一些方便好吃又能填報肚子的便捷食品,成為了自己的安全感來源,外賣靠不住,靠自己還不行嗎?
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速食,不再僅僅是指那些“只為湊合吃飽”的東西,隨著速食半成品、速凍食材樣式的不斷更新,速食的概念似乎順利地加入了當(dāng)代都市人的食譜,甚至它們還成了“生活儀式感”的一部分。
看看身邊那些周末會在朋友圈里曬廚藝的精致男孩女孩,誰還沒幾包食材調(diào)料都已經(jīng)配好,只差下鍋扒拉幾下的黃燜雞、毛血旺、酸菜魚,這些速食半成品,對廚藝要求不高,味道也還不錯。這也能夠理解為何這些速食食品、半成品食品越來越受歡迎了。
想要睡到自然醒的夏呀_:各種速凍食品半成品真是太好吃太方便了,家里兩個冰箱完全不夠我塞的,要不是怕被打,還想再買個冰柜。
錘鐵兄弟:買了包三杯雞醬汁回家搞雞翅,做完還挺好吃,感覺自己的廚藝技能都上升了。我真的好愛各種速凍食品、腌好的半成品以及調(diào)好的醬汁這樣的食材啊,不僅給人方便,還滿滿的成就感。
Siwen_maaa:現(xiàn)在有些速食食品和半成品真的比外賣做的都好吃了,給自熱小火鍋打call!
焦不乖:希望在健康的半成品食品上,可以有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不然很難想象我日后的獨居生活,奔波了一天動都不想動,更別提切菜洗菜做飯了。
錯手提刀:我爸媽太好笑了,給他們安利自熱米飯之前,各種說我愛速食沒人比我更懶什么的,吃過后卻立馬真香,讓我以后不想做飯的時候不要叫外賣,可以吃自熱米飯。
第一屆熬夜大賽冠軍得主:周末買了一個半成品的酸菜魚,料都配好了,自己下鍋炒兩下就行,感覺每周末都可以這么做次飯,味道不錯還享受了做飯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