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濤
清明過后,谷雨將臨,溫潤的江南早已司空見慣了“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美景,然而塞北,春天才正如睡美人之剛被王子吻醒,眼神迷離間,一個哈欠,一個懶腰,春色即開始日新月異起來。
柳眉乍展,杏眸半開,迎春花黃艷艷地撩人眼,這一切清鮮怡人的景致都當?shù)闷稹靶闵刹汀彼膫€字,不僅令文人雅士沉醉其間流連忘返,甚或忘了飯點兒。只是對于世界上大多數(shù)以吃為樂的飲食男女而言,”可餐“遠比”秀色“更貼心。若論起切實可入口品嘗的盎然春色來,還有什么比得過此刻嫩芽滿枝頭的香椿?大自然賦予人類太多美食的選擇,而作為“樹上佳蔬”,香椿這名字長久以來仍代表著春令最教人翹首企盼的餐桌珍品,是多少吃貨的心頭好!當街頭巷尾都響徹“嫩香椿嘍”的叫賣聲,愛吃香椿這口兒的人們心頭亦不免像照進了仲春的暖陽一般敞亮明媚,這多少意味著香椿的價格不再如早先那樣高得嚇人,“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終于可以痛快地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了?!俺源骸睆倪@里翠生生地出發(fā),也到這里香噴噴地圓滿。
所謂“雨前香椿嫩如絲”,品嘗香椿本就貴在一個“嫩”字。
頂新鮮的香椿芽根莖粗短,顏色碧綠,而葉子卻是深郁的赭紅,纖如細羽,從上到下集翡翠與瑪瑙的好品相為一身,會令人聯(lián)想起年畫上頭頂斗笠身著肚兜胖胳膊胖腿兒的小牧童。然而最好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所以這樣的極品香椿錯過了就難再得,必得眼疾手快才不會失了口福。賣家把這些不足十厘米長的枝葉一把把小心捆扎整齊,讓顧客分外覺得敦實可親,于是乎喜盈盈地買回家去。那感覺也正像買回了郁郁蔥蔥的春天。
香椿最簡單也最原汁原味的吃法不外是將之整棵放進沸水中焯熟,眼看著原本紫郁郁的小嫩枝在開水鍋里瞬間變成鮮明的翠綠,香椿獨有的醒鼻芬芳一時間熱騰騰濃釅釅地溢了滿屋,那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無法言喻的誘惑。撈出后撒上清鹽,就這么整根塞進嘴里,“卡擦擦”一通大嚼,真?zhèn)€回味悠長,齒頰留香——當然,齒縫間亦不免留下突兀的菜葉。也曾經(jīng)試著挑一根極鮮嫩的胖墩兒模樣香椿生吃——的確是“食樹”的感覺啊,小樹枝的帶著些許土腥味的氣息停留在口腔中鄉(xiāng)情質(zhì)樸,然而愈嚼愈體會出獨特的原野鮮美,又豈是別家樹木可比擬的?
越是味道厚重異樣的食材越是要搭配味道淡薄無趣的菜蔬相佐才能彼此相得益彰,恰如兩個性子完全不同愛好天差地遠的男女卻能成為相安無事的終生伴侶一樣。香椿最和諧的搭檔莫過于豆腐。而“香椿拌豆腐”比起“小蔥拌豆腐"來雖然字面上差別不多,落在大小餐廳的菜單上卻無論風味還是價錢似乎都要遠占上風。新鮮的香椿洗凈切碎直接拿來做肉末香椿炒豆腐,恬淡無味的豆腐經(jīng)了油鍋的熱烈翻滾,將香椿的異香與豬肉的鮮香盡收囊中,而香椿本身的顏色也在炙熱中浴火重生般綠油油地養(yǎng)眼睛,與豆腐的雪白相映成趣,催人食指大動。每次在家里做這道菜,一個女兒都會因此多盛小半碗米飯,吃到最后再把菜湯添水喝一碗香噴噴的香椿豆腐湯。而另一個卻幾乎分毫不動,可見,好與不好都只在愛或不愛吧。
印象里好像香椿魚是南方人喜歡的,將整棵香椿掛糊之后油炸,成品便很像一條首尾翹然呼應(yīng)的小黃魚,吃起來也是外焦里爽,香香脆脆。然而畢竟還是沒親手做過,除了覺得怕麻煩之外,大抵還是覺得那樣的吃法多多少少折損了香椿的原生態(tài),有一種榮國府里腌茄子的脫離本真。而香椿炒雞蛋雖然也是香椿打頭的成名菜,我自己卻也并不喜歡,因為原本油亮金黃的炒雞蛋在加入了霸氣的香椿后,顏色一下子變得黯敗頹廢,像做舊的古董,讓食欲大打折扣,且味道也并非好到絕頂,倒真不如小蔥炒雞蛋來得艷麗香甜。
立夏時節(jié)照例要吃一碗老北京的炸醬面。對于普通人來說,只須肉醬濃香面條筋道,那些傳統(tǒng)上五花八門能擺滿一桌子的菜碼便如過眼云煙可以忽略不計。然而那天我取出冰箱里谷雨前冷凍儲藏的一把小香椿,細細切碎了,顏色與味道居然還如當日一般鮮美,跟黃瓜絲一起拌在面里,簡單樸素的一碗面便平添了幾多春韻。平淡的人生,興許就在這些小小的滿足里才見得珍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