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環(huán)
摘 要:在以往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老師往往占據主導者的地位,學生在課程中只充當了傾聽者,對于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沒有自我思考的時間,這樣的教育方式逐漸被淘汰。現(xiàn)如今,更傾向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主學習,教師也應隨之改變自身的教學方式,運用更多新穎的方式吸引學生學習課堂知識。結合教學經驗,通過對高效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方式進行闡述,以構建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課堂。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自主學習;高效教學
在小學階段開展道德與法治課是為了使學生全面提升個人素質及道德品質,但不少教師由于個人教學方式錯誤,致使學生不能明確掌握課標上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導致上課效率低下[1]。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自主性,教師需要傳遞人類社會已有的道德生活經驗,它或是敘述道德生活的故事、歷史文化事件,或是展現(xiàn)不同的傳統(tǒng)習俗、習慣,或是直接呈現(xiàn)學生能理解的道德生活知識、道德規(guī)范,從而幫助學生拓展其道德生活的視野,使其獲得超越個人生活經驗的可能性,引導學生思考其面對的道德問題,對教材內容作出評析乃至質疑。
一、提升學習興趣,發(fā)揚合作學習精神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知,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個人興趣的培養(yǎng)。針對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要幫助學生從自主養(yǎng)德的角度去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v觀教材,無論是哪一章節(jié)的內容都會采取配圖、故事或是學生所感興趣的文化來引入核心知識內容,究其根本,是為了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樂趣。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教材的統(tǒng)一化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間的差異,老師若是完全按照課本內容進行授課,并不能稱之為我們所追求的最好的授課方式。故而,我們在課堂中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授課模式,通過改良教學設計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方能保證學生全面進步。比如,在學習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之時,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幼兒園與小學生活的不同之處進行討論,之后再進行總結。這樣不僅形成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也能引發(fā)學生對道德問題的深入思考,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
二、合理運用思維導圖,綜合發(fā)展道德方面的知識
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中,通常由老師以論證結構為授課的主要模式。這種方式不能喚醒學生潛在的道德自主構建能力,故而現(xiàn)在的主要授課模式轉變?yōu)楦訌娬{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學方式也轉變?yōu)榇碳W生學習主動性,我們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他們在自身生活案例與經驗、圖文教材與邏輯框架、討論探究與評析質疑之間平衡發(fā)展,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中心建構思維圖形與框架,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自主構建能力。這既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使學生發(fā)揮了學習的自主性。比如,在講授六年級上冊“我們在受到法律保護的同時,也應當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所享受的權利與義務呈現(xiàn)出來,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教材內容邏輯清晰,更能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記憶,大大提升了授課效率,開闊了學生的道德生活視野。
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將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
人的道德發(fā)展歸根結底取決于人自身的道德學習,取決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構的能力。[2]一個人的道德自主建構能力不是在頭腦中自然產生的,也不是在孤立、狹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得到的,它是在關系中形成的,必須積極地與人類已有的道德生活經驗相鏈接。比如,在面臨“老人在路上摔倒了,到底扶不扶”等類似問題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此做相應的探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也可以將分組學習與情境教學相融合,排練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情景短劇,并在班級進行演出,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當然,學校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演出舞臺,有效利用學生的課余生活盡可能多地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相關的知識。
總而言之,小學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的教學模式就目前的教學狀況而言尚未完善,教師仍須對構建高效課堂進行不斷探索,在課堂實踐教學中應當摒棄以往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完備自身的知識理論體系。我們在授課期間可以融入小組合作、思維導圖等多種輔助方式,提高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當然,這對于老師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老師應當更加注重自身知識素養(yǎng)的提升,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看待道德問題應有的修養(yǎng),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真正為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王輝.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創(chuàng)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探究[J].贏未來,2019(23):1.
[2]于?;?自主學習倡議下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探索[A].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南昌會場)論文集(三)[C],2020.
注: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學名師名校長培養(yǎng)工程”專項課題“借思維導圖發(fā)展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道德自主構建能力的實踐研究”(立項號:寧師院繼教[2020]2號2020X11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