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鋒
看了媒體報道,我才知道壽縣報恩禪寺的銀杏美景。身為淮南人,不看身邊景,實為憾事一樁。彌補的最佳方式,就是一探究竟。
周六上午,帶上家人,駕車而去。雖說心中有呈像,也有預期,所謂看景不如聽景,更何況在媒體上看到的美景,都是經(jīng)過攝影藝術家創(chuàng)作而成的,普通人的視角是看不出來的。但真正到了報恩禪寺,才發(fā)現(xiàn),聽景是美的,實景也是美的。
兩棵千年銀杏,像兩個忠誠的衛(wèi)士一樣,守護著報恩禪寺,立逾千年而精神煥發(fā),挺逾千年而雄姿英發(fā)。如果不是銀杏樹的銘牌標注左右,怎么也不會想到,兩棵1300多年的銀杏會如此“吸睛”!參觀的游人絡繹不絕,既有遠來的游客,也有附近的居民;既有花甲老人,又有蹣跚幼兒;他們或自拍或嬉戲,笑臉笑聲洋溢在銀杏樹下,充盈著報恩禪寺大院,讓這座文化古城里又多了一份優(yōu)雅與從容。
既然是來追究景的,我手中的相機,妻兒的手機自然不會閑著。俯仰皆拾,不是銀杏就是古寺,偶爾還會讓自己和家人來個特寫,不亦快哉!尤其是滿地的銀杏葉,像是鋪滿院落的金色地毯,裝扮著古老的地磚,一個是剛被秋風剪裁成鮮亮的銀色外衣,一個是帶著歷史的穿越風雨的滄?;掖u,既古老又現(xiàn)代,既滄桑又時尚,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肯定是感受不到這其中的美,一種飽經(jīng)滄桑和現(xiàn)代、飽受風霜與和諧的美。
幾個學生模樣的女孩,捧起落在地上的銀杏葉灑向空中,飄動的樹葉和變幻的姿勢,“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不絕于耳,那笑聲是多么具有穿透力,那笑容是多么具有永恒性。吸引著我不由自主地調整聚焦的方向,畢竟美是令每個人都向往的。她們也許永遠不會知道,一個和她們一樣的游客被她們的幸福所感染著、包圍著。由此,我不由地想到,她們會不會是和我們一樣來追景的?青春和古樹相遇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番美呢?生活在壽縣的人們是何等的幸福,一天天與美景相擁的日子是多么愜意呀!
既然是來追景的,生怕錯過了報恩禪寺的每一個院落,錯失了與每一段歷史相遇的日子。我對歷史沒有研究,來前的攻略更沒有好好的補上一課,以至于兒子和妻子的疑問也成了我的疑問。雖然可以用手機搜索,但我卻沒有立即行動。我想,對待歷史我們要保持著一顆虔誠的心,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不是靠電腦硬盤和手機搜索引擎來儲存的,而是要在時間和空間中去延續(xù)的,更是靠壽縣人去傳承和發(fā)揚光大的。作為壽縣的鄰居,不去用心去聆聽歷史的足音那是一種遺憾的人生。我這樣回答妻兒。她們搖著腦袋表示不理解。沒關系,我們不是鄰居嗎?我們只要有時間就來感悟一下,總會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古壽縣的歷史,就像千年的銀杏樹一樣,歷久彌新;就像壽縣的歷史一樣融入了壽縣人的血液,賡續(xù)綿延。
走在報恩寺街,新建筑也建得古風古韻,可能就是為了與千年銀杏、古寺更搭、更和諧吧!雖然這是我自己的猜測,但我知道,報恩禪寺留給我們的疑問越多,古壽州留給我們的疑問就更多,我們追尋的足跡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