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們討厭“黑話”,其實是討厭無意義的堆砌

2021-06-23 08:32:22梁文道
記者觀察 2021年16期
關鍵詞:黑話張一鳴巴特勒

文 梁文道

最近,張一鳴在字節(jié)跳動九周年年會上的一段內(nèi)部講話流傳了出來,被許多人討論,并稱之為“互聯(lián)網(wǎng)八股文”。

在年會上,張一鳴念了一段真實的工作匯報中的文字,用以諷刺,這段話是這樣的:

“底層邏輯是打通信息屏障,創(chuàng)建行業(yè)新生態(tài)。頂層設計是聚焦用戶感知賽道,通過差異化和顆粒度達到引爆點。交付價值是在垂直領域采用復用打法達成持久收益。抽離透傳歸因分析作為抓手為產(chǎn)品賦能,體驗度量作為閉環(huán)的評判標準。亮點是載體,優(yōu)勢是鏈路。思考整個生命周期,完善邏輯考慮資源傾斜。方法論是組合拳達到平臺化標準。”

張一鳴的這段話會引發(fā)大家如此的討論,其實是因為,這種語言不只是互聯(lián)網(wǎng)領域外的人覺得挺難懂,連許多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內(nèi)的人也都覺得這些話其實是鬼話、黑話。

這個行業(yè)的人為什么不能夠說“人話”?其實他們是能的。最近,《人物》發(fā)表了一篇名為《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的黑話困局》的文章,采訪了一些“大廠”員工,有人說,這些話他們?nèi)胄械臅r候就要學,一開始也想過能不能別這么說話,用大白話來直接寫東西不行嗎。

但是問題是領導也好,同事們也好,看了都覺得(用大白話寫的)工作報告不過關;但一旦換回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黑話”來講,大家立刻就覺得你很有道理,說得頭頭是道,或者至少匯報報告能蒙混過關了。

這當然就成了一個笑話,那么笑話之余,應該回頭想想為什么有“人話”不說,偏要這么來講“黑話”。

“黑話”是一種身份標簽

舉個例子,比如“顆粒度”,“你這個案子的顆粒度還應該再細一點?!币馑计鋵嵤悄阕龅倪@個案子細節(jié)不夠豐滿,要回去做得再仔細一點。顆粒度看起來像是用來評價熒幕、顯示屏等物品的,為什么要用來講一個思考中的方案呢?

這種話語之所以稱為“互聯(lián)網(wǎng)黑話”,就像一些黑道“切口”(江湖上的黑話)一樣,說這話就等于你是這行的人。

也就是說這種“黑話”其實是一種身份標簽,某個行業(yè)的人有著某個行業(yè)的專門語言。比如說像警察、開出租車的師傅,會說這些行業(yè)語言,你就是自己人。

“黑話”通常的作用,是對外建立屏障,比如說我是跑江湖的,來段切口,別人就聽不懂我在做什么不法的、歹毒的交易了。

可是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說“黑話”,是必須要瞞著所有外行人、不讓我們知道是他們在干什么壞事嗎?其實沒有,但他們?yōu)槭裁催€要這樣講?這就說到“黑話”的另外一面,讓“自己人”產(chǎn)生一種認同感——我們是同一個圈層的人。

進入一個行業(yè)工作,當然要學懂里面的各種技能,了解其中最關心的方向與重點,學習其中的文化。而專業(yè)的語言,也就是這些內(nèi)容的外在表現(xiàn)及存在。

但我這么說,還只是把“黑話”當成一種不同群體之間邊界的防火墻、一道隱形的間隔線。但還可以再深入談一談,為什么需要有這樣的語言?

坦白說,很多行業(yè)內(nèi)的專門語言,一開始并不是為了要制造溝通障礙,其實反過來,是為了方便溝通。

“黑話”之黑,就在于這段話里有大量的專業(yè)名詞,是外行人、圈外人沒法一下就能看得懂的。

大部分“黑話”讓人覺得黑,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這些黑話是由一些專業(yè)的術語,或者看起來很專業(yè)的一些詞所構成的。另外,則是這些名詞組合的方法,也就是文法或者說話的邏輯了。

“黑話”之黑,就在于這段話里有大量的專業(yè)名詞,是外行人、圈外人沒法一下就能看得懂的。另一方面,則在于這些名詞連接起來的方法也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比如說張一鳴舉的那段文字里所說的話,其中好像很多專業(yè)的詞,比如垂直領域,或者抓手、賦能,每個詞單看都能理解,但當它們組合起來就讓人看不懂了,問題就在于它的組合方法。

原意是為了方便溝通

從詞語來看,這些詞語本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夠簡化我們的溝通成本,能用最簡單的方法,一兩個字或是幾個名詞,把本來要用一長串的語言才說明白的東西很精煉地表達出來。而這個術語在某個圈層、某個行業(yè)內(nèi),大家一聽就能懂,它節(jié)省了我們的溝通。

而且,別看這么簡單兩三個字,但是背后還牽涉到很多理論依據(jù)、許多的思考,特別是在學術界里,這種情況很常見。

大家都讀過相關的書,受過專業(yè)的訓練,擁有相關的知識涵養(yǎng),所以一聽就知道,這個詞背后牽涉到的背景、脈絡、環(huán)境,相關的理論知識是怎么回事。

還有一些名詞,其實是翻譯過來的。這就牽涉到不同的語言在翻譯的時候,一些陌生語言中的表述內(nèi)容,如果離開了原本的環(huán)境,進入到另一種語言中時,需要更多說明才能夠讓原來的意思表達得完整。譬如2017年被收入牛津詞典的丹麥語詞匯“Hygge”,它的意思是指“能在細微之中體會到幸?!?。

因為每種語言里都有一些詞語和字眼,它對使用這個語言的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但是對于非母語的人來講可能是很困難的,它的意思不那么好理解,需要多幾個自己所熟悉的母語文字,才能夠把它解釋清楚。

比如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賦能”。賦能源自英文單詞empowerment,曾經(jīng)是一個挺流行的詞匯,大概是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開始在政治科學、社會科學領域里常常被用到。

empowerment(名詞)或empower(動詞),要用中文直接表述的話,就得說“要讓我們的公民更有自主性、更有能力”,這就多用了8到10個字,但是后來翻譯成“賦能”,兩個字就解決了。

這是很多行業(yè)“黑話”、術語的其中一個由來,這些詞其實并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不光是為黑而黑,而是真的原來是用來指代很精確的一種概念,或者是牽涉到一些相關說法的。

所以念社會科學的人都知道賦能是怎么回事,只不過這個詞后來“出圈”了,從社會科學界進入到了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時,這個詞就廣泛地進入了工商管理領域,學管理學時,也經(jīng)常會看到“賦能”這個詞匯。

我們討厭“黑話”,其實是討厭無意義的堆砌

許多詞匯其實都有一個學術背景,比如近來被人們熱議的“內(nèi)卷”,大家可能也看過許多對這個詞的定義分析,知道它原來也是個社會科學領域的名詞。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一位歷史學家、漢學家杜贊奇的書里,他在談論中國政治社會時提到了“內(nèi)卷”,我才知道這個概念,這是人類學家克利福德·格爾茨在討論農(nóng)耕社會里生產(chǎn)力問題時所使用的一個術語。

但是慢慢這個詞出圈了,就變成今天大家覺得什么都“內(nèi)卷”了,有人認為這是濫用,也有人認為這種使用很尋常。

但要說學術術語濫用,一般而言,指的并不是一般人很不精確的、不顧這個詞語的專業(yè)的原本指向與它的意涵。濫用通常是指在人文科學領域,比如現(xiàn)在許多學生寫的論文里充滿了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大堆行話和術語。

當然這種做法也是有由頭的,在社會科學界,有幾個人用術語用得是“惡名昭彰”,其中一位就是朱迪斯·巴特勒,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文化研究哲學家,她就常常被同行批評,說她不懂得說“人話”,總是把大量的術語和概念高度濃縮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之內(nèi)。

當然,我覺得巴特勒的作品沒有那么難懂,因為在讀這種書的時候,需要用一種功夫,就是把這些“黑話”翻譯成你能懂得的大白話,當然還需要一些相關的知識跟背景,因為常常一段濃縮的話里牽涉了許多的理論概念。

這些書都假設你對那些理論的背景、對那些概念的來龍去脈已經(jīng)相當熟悉了,所以他們的書是寫給極端內(nèi)行的人看的。于是很多人喜歡讀巴特勒,或者喜歡用這種語言表述,某種程度上也在表示“我很在行”的意思。

我覺得巴特勒本人其實沒有必要這么寫,當然她這么寫,我也是覺得可以理解的,這也是一種引用,只是這種引用高度濃縮。

但是不是困難的理論、人文社科理論著作或者哲學著作都要這樣子寫呢?絕對不是。比如我舉個例子,黑格爾、康德、海德格爾難不難,念哲學的人都知道很難。但是他們難得不一樣,這種難不是術語或者說“黑詞”使用得多,而是語句構成的方法讓人覺得困難。

而這種語句構成的方法,跟最開始我們所提到的張一鳴講到的在公司內(nèi)部所使用的“黑話”不一樣,黑格爾、康德的這些語句構成,是能夠去理解的,是有道理的,是有意思的,它不是無意義的組織。

只是它需要邀請你,希望你能跟著它,慢慢地把那句話反復讀幾遍,試著去思考其中的思考模式,用這種方式來推進思考,這種困難不是因為行話多。

而剛才我說到的巴特勒,她的難卻是因為術語的堆砌簡直是太過度了。但是撇開這種術語的堆砌,你如果真的能夠摸清楚些,你大概還是能夠覺得其內(nèi)容其實是有意思,甚至相當精彩的。

今天很多的“文科文章”是在堆砌了大量的行話之后其實還沒有內(nèi)容,就像張一鳴讀的那段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黑話”一樣,就只是堆砌而已。

這種話當然很討厭,于是漸漸也有人反對這種術語的泛濫和流行。

語言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

我們所使用的最平凡的語言中,其實許多本來也都來自于術語,只不過用久了之后,我們就忘記了它的術語根源。我們也開始喪失了對語言本身的敏感度。

可是我想說,術語還是有道理的,就像我之前講的,它很精簡地表達某些概念,它是為了促進溝通。不要因為看了這么多“黑話”寫的東西覺得不滿,于是就反對所有的“黑話”、術語,那就太極端了。

我想指出術語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術語有一種陌生感——故意讓我們覺得奇怪,讓我們覺得有些東西我們本來懂的,現(xiàn)在好像不懂了。

為什么要有這種陌生感呢?因為有這種陌生感,我們對于身處的世界、每天所過的生活才會多一重反思,多一重新鮮的感觸和想法。

這么講好像很抽象,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環(huán)保,今天大家都說環(huán)保很重要,綠色運動很重要,環(huán)境保護如何,你有沒有想過當最早環(huán)境運動開始的時候,其實也是要先傳播黑話,比如說提到整個地球就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但在這種表達下,世界觀一下子被放大了。我們都住在地球上,實際是看不到整個地球的影像的,但是因為有了“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概念,忽然間腦海中就出現(xiàn)了整個地球的全景。地球里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變得息息相關。

“黑話”語言影響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進而改變了世界。

所以這就是術語的妙處,術語能夠讓你覺得陌生,覺得陌生才會覺得新鮮,覺得新鮮之后去了解它,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帶給你一套看世界的新方法。術語之所以有這個作用,當然是因為它來自于一套思想、理論或說法,術語就代表了那其中一些精華所在,或者一些特別重要的關鍵。

但如果只是“為黑而黑”,那么術語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和價值。

猜你喜歡
黑話張一鳴巴特勒
Strain-modulated ultrafast magneto-optic dynamics of graphene nanoflakes decorated with transition-metal atoms?
張一鳴的9條經(jīng)驗
網(wǎng)聊“黑話”破解詞典
00后靠說“黑話”提高社交效率
意林繪閱讀(2019年1期)2019-03-05 19:56:28
“律法之前”與“刑具之后”:巴特勒律法述行思想的文學闡釋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11
事不關己
NBA特刊(2017年17期)2017-11-11 07:44:07
乖乖蛋,不搗亂
特別的外宿
今日頭條張一鳴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0:54
今日頭條張一鳴:不只靠技術
台南市| 沙湾县| 洛川县| 滁州市| 固始县| 九江县| 桓台县| 博兴县| 明光市| 永修县| 元氏县| 壤塘县| 莆田市| 朔州市| 苍山县| 阜康市| 田林县| 曲阳县| 皮山县| 夏邑县| 长白| 远安县| 英吉沙县| 肥东县| 义马市| 洛阳市| 万盛区| 天全县| 元阳县| 安国市| 札达县| 洛浦县| 芒康县| 新邵县| 宁津县| 藁城市| 阿瓦提县| 会泽县| 抚州市| 澄江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