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萍
近幾天,“錢途”一詞又風靡一時。在利欲熏心的現(xiàn)代社會,“錢途”好似意味著就是“前途無限”和“正途”,這種觀點正確與否在此不予評價。而在封建社會,“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到底是歸隱避世,暢游于山水田園之中,還是謀取功名,出仕做官,進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呢?不可否認,文人志士無論選擇哪種道路,功名意識是一直潛伏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的。提到功名,那就不得不提與功名利祿相掛鉤的科舉制?!叭f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通過科舉去謀求一個功名是當時無數(shù)文人儒士理所當然的“正途”。在科舉制存在的一千三百多年間,功名意識是一直伴隨其形成與發(fā)展的。在科舉制與功名意識齊頭并進之時,有一個特殊的時期——元朝,非常耐人尋味,這種耐人尋味可以在元初書會才人的“赴會劇”中窺探一番。
一、時代背景
元朝這個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由于是蒙古族統(tǒng)治,統(tǒng)治者崇尚武力,輕視中原儒文化,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廢止科舉制,導致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極其尖銳。正是由于這種政治上的壓迫,言論上的限制,面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巨大落差,書會才人們開始在歷史和神話傳說中選取改寫題材,運用現(xiàn)成的框架,借用英雄形象,編造英雄故事,對歷史事實不進行刻意描摹,用一種天馬行空的文學想象來表達對朝廷排擠打壓的不滿、懷才不遇的憤懣以及對功名的渴求,同時彌漫著濃厚的功名意識又存在著淡淡出仕與隱逸情懷的矛盾。
二、三國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與《劉玄德獨赴襄陽會》
這兩部雜劇雖然不是同一人所創(chuàng),但在題材上都引用了“三國”,并且突出主人公的“獨自赴會”,足以見得主人公的英雄氣概。除此之外,還有司馬徽、徐庶等隱士值得關注。
關漢卿的《單刀會》大致取材于陳壽的《三國志·周瑜魯肅呂蒙傳》以及裴松之注本,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動,是為表達自身情感需求(功名與正義的渴求等)的文學想象。因為《三國志》中,魯肅是主人公,是正義的一方,被孫權派去和關羽談判,要回被占的荊州。但在《單刀會》中,以前為陪襯魯肅的關羽一躍成為英勇的主人公。這當然是為了迎合創(chuàng)作需要,將心中的功成名就愿景轉嫁到筆下的英雄人物身上,來抒發(fā)心中的郁悶。那關漢卿為什么不直接以魯肅為英雄模板呢?畢竟“單刀會”這個故事情節(jié)在流傳過程中,關羽代表的蜀漢集團是不占理的,是他們霸占了東吳的地盤拒不歸還。這又要回到作者身處的時代背景上,關漢卿身為漢族人,被元蒙統(tǒng)治者打壓,所以極力地歌頌“蜀漢正統(tǒng)”,當然會以關羽為中心人物。在關漢卿心中,以關羽為代表的蜀漢集團才是正統(tǒng)出身,他們的行為舉止是正義且合理的,例如第三折中“我是三國英雄漢云長,端的是豪氣有三千丈”,第四折中“想著俺漢高皇圖王霸業(yè),……俺哥哥合情受漢家基業(yè)。則你這東吳國的孫權,和俺劉家卻是甚枝葉”,他們所達到的成就亦是自己在元朝強壓統(tǒng)治下功名意識的自然流露??v然通過科舉謀功名是一條正途,但像關羽一樣“誅文丑逞粗躁,刺顏良顯英豪。去那百萬軍中,將那首級輕梟”,“關公殺入單刀會,顯耀英雄戰(zhàn)一場?!庇趾螄L不是功成名就?這也體現(xiàn)了關漢卿獨特的功名追求,功名不一定局限于官場朝堂之中,馳騁沙場、光復正統(tǒng)也是建功立業(yè),也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照樣可以“平天下”。
《單刀會》的第一、二折中關羽并未出場,而是活躍魯肅對其的輕視、質疑和喬公、司馬徽對其英勇的渲染中。第一折,魯肅首先登場,為對付“韜略過人”的關公,設下先禮后兵的三計。此處用魯肅的陰險狡詐凸顯關羽的高深莫測、威武雄偉,也表達了關漢卿對陰險家名不正言不順地謀取利益的不屑與鄙夷。在請喬公商議索要荊州時,喬公即云“這荊州斷然不可取!”又云“關云長好生勇猛,你索荊州呵,他弟兄怎肯和你甘罷?”接著便在對話間敘述了關公弟兄——諸葛亮的機智事跡。第二折中通過司馬徽之口描述另外四個弟兄——黃忠、趙云、張飛、馬超的勇猛事跡。第三折關羽正式出場的浩然磊落之氣質,呈現(xiàn)的有勇有謀之形象,以及第四折中關羽與魯肅的正面沖突與較量。這些事跡都或正面或側面地顯示了關漢卿對于功名的獨到見解,想成就偉業(yè)成為“股肱臣”,不僅要武力高強、英勇無雙,敢于拼搏,還要有智慧與謀略,更要寵辱不驚,正可謂“仁、義、禮、智、信”。
另外,關漢卿與傳統(tǒng)儒士不同的是,他更向往稱兄道弟、亦師亦友的略微對等的君臣關系,這也是他渴求有幸謀取功名后可實現(xiàn)的目標之一。例如第三折中關羽云“某想當日,掩弟兄三人,在桃園中結義,宰白馬祭天,宰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還有,《單刀會》第一折中的喬公雖身處東吳家,但“本是漢國臣僚”,無奈“漢皇軟弱”,“漢家天下,誰想變亂到此也”,對三國鼎立的局面十分痛心。還有第二折中的隱逸道士司馬徽,稱劉備為皇叔,也是對蜀漢有好感的。這兩人的境地與關漢卿類似卻又不盡相同,都遠離了魂牽夢繞的國家,但顯然關漢卿更是慘淡。前者的道路由不得自己,貌似只剩了歸隱這一條路。由第二折對司馬徽形象的白描,加之對其隱逸生活悠然自得的愜意描寫來看,關漢卿內心那個功名的天平已經(jīng)向歸隱傾斜,至于功名,只能無奈地寄托于劇中的各位英雄好漢了。
其實,不僅是關漢卿,其他元雜劇作家在創(chuàng)作“三國戲”時,幾乎都選用了蜀漢集團作為正面的中心人物,例如高文秀的《襄陽會》。
《襄陽會》取材于《三國志·蜀志·先主》,與流傳故事區(qū)別不大。由于人物眾多,事件繁雜,采用了四折兩楔的獨特形式。這兩楔相輔相成,前者講述了劉備“獨騎跳檀溪”,在鹿門山遇到了司馬徽、龐德公,他們?yōu)閯渫扑]“臥龍、鳳雛”、徐庶等“運籌之士”,為下面劇情徐庶大顯神通戰(zhàn)曹操做了鋪墊。第二個楔子更是全劇的重點,此處劇情為曹軍被蜀軍大敗,在第一折的杯觥交錯與左右逢源,第二折死里逃生,還有第三折徐庶受命任元戎設計智取曹操“雄兵百萬”威脅后,“兵不滿萬余”的劉備終于迎來了成就豐功偉業(yè)的轉折點。這主要表達了高文秀對劉備不恥下問、禮賢下士和納諫如流的贊賞,徐庶的得用與自己身處懷才不遇、心中抱負無處施展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更加表達了他對猶如劉備一般的君主的渴望、對正統(tǒng)漢王朝的向往和對元蒙統(tǒng)治者的怨恨。他也渴望像徐庶一樣被賢明君主賞識重用,渴求一個能建立功名的機會?!暗玫勒叨嘀?,失道者寡助?!痹诟呶男阈闹?,“寬仁厚德”的劉備就是有仁有義的一方,所以他得以得到賢才的投靠來助自己成就功名,光復漢室造福百姓。戲劇終究是戲劇,而在現(xiàn)實中,高文秀自己所面臨的是不仁不義的統(tǒng)治者,其切斷了自己的晉升之路,也粉碎了自己的儒士理想——“掃十萬里征塵寧靜,保四百年錦繡乾坤”。既然謀取功名無望,就像徐庶一般“我不求聞達,不望功名。我守清貧修真養(yǎng)性,侍老母孝養(yǎng)晨昏”。但又借徐庶母親之口,無力地感慨“幾時是你那發(fā)達崢嶸之日也”!這直接流露了自己對功名的強烈渴望。
在刻畫英雄人物的同時,情節(jié)上比較特別的是前兩折與劉備息息相關,第一折劉備應劉表邀請獨赴襄陽,在拒絕接管荊州后,并舉薦劉表長子劉琦為繼承人,卻被次子劉琮所記恨。劉琮暗殺劉備的消息被劉琦得知,用“好棗,好桃,好梨也”的諧音暗示劉備“早逃離”。這可以看出劉琦的機智過人和劉備的善解人意。第二折中正末王孫得知襄陽會始末放過劉備,劉備云“皇天可表,若劉備久后崢嶸之日,馬也,我命在你,汝命在水”這些情節(jié)安排都表達了高文秀對仁義禮智信的推崇,對成就功名的理解——首先要足夠的正義感,其次要有足夠的智慧去支撐自己遠大的抱負,最后還要有仁義和責任感,能屈能伸,知恩圖報,有大局意識。其實,劉備這種潛龍之勢,在困境中摸爬滾打又扭轉乾坤,又何嘗不是高文秀內心中的暗暗自比,他也幻想著自己在逆境中積蓄實力,終會有合適的時機一飛沖天。而后面兩折包括兩個楔子卻大篇幅地描寫徐庶品德高尚,用兵如神,“排兵布陣,妙策神機”,大敗由曹操派遣的曹仁、曹章十萬大軍,贏得是大快人心,劉備直云“加師父軍師之職,能征將拜將封侯”。徐庶的晉階之路正是高文秀可望不可及的,由隱入仕,遇賢主,得重用,立大功,成功名。
另外,高文秀同樣也是借劉備等蜀漢集團的英雄,抒發(fā)自己強烈的以漢為正統(tǒng)的思想,極力渲染他們恢復正統(tǒng)、復國報仇的功名事業(yè)。同時,對劉備的謙遜有禮也是極為推崇,例如劉備稱呼司馬徽、徐庶等隱士為“師父”,足以見得其謙恭下士。還有對隱士們足智多謀以及隱士又出山扶弱濟困的詳盡描寫。這些都體現(xiàn)了強權統(tǒng)治下被壓抑的功名欲望無處宣泄和愈發(fā)糾結的仕隱矛盾。
三、史記戲:《保成公徑赴澠池會》
高文秀歷史劇題材相當廣泛,《澠池會》就取材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與《襄陽會》類似,同樣是四折兩楔,都不是單純敘述一個中心故事,而是圍繞中心人物藺相如展開了三個中心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通過這三個故事,塑造了藺相如智勇雙全、胸襟寬廣、不為浮華俗名、心懷天下的儒士形象,他“為救蒼生之苦”“恐怕士馬相殘,庶民涂炭”而“單人獨馬到秦國”,他“唇槍舌劍定江山”,他“人生于天地之間,播一個清史內名揚贊”,他“不望封官賜賞,則愿的人馬平安”。同時,運用先抑后揚的描寫手法,通過兩人唇槍舌戰(zhàn)的激烈的戲劇性沖突,將沖動浮躁、剛愎自用的廉頗形象與藺相如形成鮮明對比,但廉頗還是有著大局意識和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從而成就了“將相和”、“文臣武將安天下,永?;食f萬年”的大團圓結局。在一定程度上,這也是高文秀潛意識中對功名的一種美好期許。面對黑暗現(xiàn)實,他渴望重武輕文、殘忍暴戾的元蒙統(tǒng)治者像廉頗一樣迷途知返,重用被排擠打壓的儒生。既然天下在蒙古族掌控下已成定局,那為何不友好相處,共同抵御外來侵犯,保衛(wèi)國家,安撫民眾,實現(xiàn)大同理想。
劇中隱仕矛盾體現(xiàn)得不多,甚至是有點入仕為天下蒼生獻身的傾向。但藺相如的光輝形象還是體現(xiàn)了一些隱士般的高風亮節(jié)與不矜不伐。例如,在第一折中,藺相如稱此寶白石“虛得其名,非為寶也”,認為“湯伊尹除佞奸,姜太公伐暴殘,孝子周公旦,忠臣殷比干”等“后人楷范”才是“國之大寶”,以此反駁恃強凌弱、試圖“空手套白狼”的秦昭公。再例如,成公多次贊賞相如,相如都謙遜地回答“托主公之威”。這充分表達了高文秀對浮名虛利的不屑一顧,對圣君賢相的贊揚,對元蒙統(tǒng)治者的強烈不滿,也期待著成為像先賢們一樣忠信篤敬的人才。
劇中頗為有趣的一個情節(jié)是第三折的藺相如舞劍。秦昭公使詐讓康皮力舞劍,相如機智化解威脅,“一人舞劍冷靜,俺兩個舞劍咱”。身為一介儒生,為保護成公毅然“輕將這猿臂舒,骨碌碌睜怪眼沖寇怒,明晃晃劍離匣生殺霧”。這沉重回擊了廉頗的偏見“乃一文人,不通兵書,不曉戰(zhàn)陣”,其中也流露了高文秀獨特的功名意識,充分肯定“一言而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強調儒生也能提劍拿刀,而不僅僅是紙筆揮墨,逞口舌之快。
其實,高文秀筆下無論是劉備還是藺相如,都是英雄人物在困境中飽受挫折,進而取得屬于自己的功名。這是高文秀所艷羨的成功之路,“中大夫-上大夫-丞相”,但現(xiàn)實是自己下九等的社會地位,才華橫溢卻無處施展,只能將自己的滿腔志氣通過英雄人物的功成名就淋漓盡致地宣泄出來。
四、總結
元初書會才人的“赴會劇”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基本都以英雄人物的功成名就為結局,來抒發(fā)自己對建功立業(yè)的強烈渴望。當一腔熱血無處揮灑,便只能付諸于各位歷史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