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瑜恒
我是海畔的一塊礁石,千萬年前從海洋登上陸地。我曾目睹過滄海桑田、時序變遷,也絕不止一次驚嘆于人類這一生命的進化。而正當我沉浸于享受自然的饋贈時,人類卻逐漸走上“操縱自然”“征服自然”的歧路。
溫柔的海浪輕輕拍打我的身體,我愜意地瞇著眼感受海水的呼吸;我寬容地允許海蟹在我溫暖的肚皮上橫過;我仁慈地接受可愛的游魚在我寬厚的腳底抓癢,或許它們還能在這兒洗個舒服的海水澡。潮濕新鮮的海風拂過我的雙手,我望著蔚藍的天空和海岸線交匯的地方,將海邊美景盡收眼底。每當這時,我都會一陣感慨,我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礁石!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是太短——這一切都要從一只龐然巨物無禮地攀爬、踩痛我堅實的肩膀時開始說起。
那天清早,我的耳朵飽受了尖銳難忍的噪音折磨,一個巨型長方體的怪物拖著八個輪胎重重地碾壓我身上細碎的沙石,像是切割玻璃的刺耳聲響讓我頭痛欲裂,我被吵醒了。睜開迷茫的雙眼,我小心翼翼地打量這些陌生的不速之客。突然,我健碩的肩膀傳來一陣劇痛,讓我發(fā)出痛苦的呻吟,一陣發(fā)暈……
“快,把垃圾都倒進去,這樣就不用花錢處理它們了?!币粋€渾厚又邪惡的聲音響起,原來是這“肥頭大耳”的男人正站在我的肩頭“指點江山”。我悄悄握緊了雙拳欲反擊,可我卑微地發(fā)現(xiàn),以我的力量根本無法與之對抗。一陣陣惡臭襲來,我逐漸被淹沒在“垃圾山”里,這讓我呼吸困難,我眼睜睜地看著我的母親——大海正遭受傷害。她溫柔的海岸被垃圾填滿,她痛苦地掙扎著、呻吟著,人類卻無動于衷。難道他們只能容得下自己生存的空間嗎?這將置大自然于何地?我悲傷地哭泣著,現(xiàn)在連海蟹蝦魚都遠遠地逃離這片“污土”,而我卻避之不及,無能為力。
巨大的浪花翻涌而來,將那些空癟的塑料瓶、垃圾袋和五顏六色沾著污泥的包裝紙一并卷入海水中,難道這就是他們口中的“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嗎?成噸的垃圾看似是消失了,實際上對我們的海洋母親卻造成了不可逆轉(zhuǎn)的傷害。我突然想起我遠在西北草原的云杉樹兄弟,不知他筆直的軀干是否也被他們折腰,“青草白云地,風吹現(xiàn)牛羊”的舒然景象可能早已蕩然無存;我親愛的蘆葦妹妹,她是否也同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可能美麗的蘆葦蕩現(xiàn)在也是一片“荒草萋萋”,種種景象,不一而足。我不禁悲哀道:“莫讓濕地變失地!”
喜訊傳來的那一天,我望著這片沉默的海,喜極而泣。人類已經(jīng)醒悟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母親,保護環(huán)境、善待自然已經(jīng)成為新時代的共識。喜馬拉雅山的積雪兄弟告訴我,珠峰的守護者次仁旦達正帶領(lǐng)一大批志愿者團隊不辭辛勞、不分晝夜地清理雪峰上的垃圾;遠在戈壁的沙漠大叔來信說道:人類的綠色公益活動“螞蟻森林”為干枯的荒漠鋪上了一層綠色。“綠色逶迤去,青山相向開”的美麗中國正在建設(shè)……
周國平曾說過:“人與人的碰撞只能觸發(fā)生活的精明,人與自然的交流才能開啟生命的智慧?!笔氐米【G水青山,才能收獲金山銀山;越是還原了綠水青山,越是守住了金山銀山。畢竟,敬畏自然才能擁抱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
我是海邊的一塊礁石,千百年來靜靜地立在這,看人類與自然的交融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
作者簡介:梁瑜恒,就讀于山東淄博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 于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