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銳
《群英會》是三國故事。我寫《幽默三國》時,設(shè)計了三組“基本演員”:諸葛亮和周瑜,曹操和蔣干,諸葛亮和張飛。這些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間有趣的沖突,主要不是得自《三國演義》,而是看三國戲得到的。比如曹操懊喪地說:“丟了十萬箭!”蔣干卻沒心沒肺:“明日再來造?!薄坝种兴擞嬃耍 薄跋禄夭恢芯褪?。”
對了,我還漏了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老好人魯肅。在《群英會》里,魯肅夾在周瑜和諸葛亮中間左右為難,可愛極了。他要保護(hù)諸葛亮不被周瑜殺掉,但諸葛亮故意裝傻,不要保護(hù)。
周瑜說:“請問先生,這水面交鋒,何物當(dāng)先?”
諸葛亮說:“弓箭當(dāng)先?!?/p>
“怎奈我營缺箭?!敝荑ふf,“請先生監(jiān)造十萬支狼牙箭,不會推辭吧?”
諸葛亮問:“但不知限我多少日期?!?/p>
“限一月之期。”周瑜想,要是一個月造不齊十萬支箭,我就殺了你。
但諸葛亮回答:“多了,一個月太多?!?/p>
周瑜暗暗高興:“那,十日如何?”
諸葛亮搖手:“倘若曹兵殺來,豈不誤了大事?”
“好,那就七日?”
“七日還多?!?/p>
這時魯肅忍不住了:“先生,七日太少了。”
周瑜趕緊叫魯肅閉嘴,他讓諸葛亮自定一個期限。
諸葛亮說:“三日交箭?!?/p>
“要是三日無箭?”
“依軍法從事?!?/p>
魯肅急忙提醒:“軍中無戲言啊?!?/p>
諸葛亮大大咧咧:“愿立軍令狀?!?/p>
周瑜一聽,正中下懷:“先生請。”
“先生,”魯肅勸阻諸葛亮,“軍令狀立不得的!”
周瑜朝魯肅瞪眼:“多口?!?/p>
于是諸葛亮唰唰唰寫好軍令狀。
第二天,魯肅來到諸葛亮住處唱道:“你昨日在帳中夸下???,這件事好叫我替你擔(dān)憂!”
諸葛亮神情茫然:“我有什么事情要你替我擔(dān)憂?”
魯肅說:“你昨天立下軍狀,限三日交箭,明天一過交不出箭來,看你怎么辦。”
諸葛亮拿鵝毛扇拍拍腦袋:“不是大夫提起,我倒把此事忘懷了。”
“掉腦袋的大事,你竟然忘了!”
“大夫你要救救我?!?/p>
魯肅想出個主意:“不如駕一小舟,你逃走吧?!?/p>
諸葛亮說:“我是奉主之命,同心破曹來的。如今大功未成,逃了回去,怎么對我主公交代?”
魯肅又想了想:“也罷,你就跳進(jìn)江里,死了吧?!?/p>
“你怎么叫我死啊?”
“你自作自受,我有什么辦法?”
諸葛亮說:“你不能救我,問你借幾樣?xùn)|西,可有啊?”
魯肅說:“你要的東西,我早就準(zhǔn)備好了?!?/p>
“什么???”
“壽衣,壽帽,大大的棺材一口?!?/p>
“我要的不是這些,我要戰(zhàn)船二十只?!?/p>
“有的?!?/p>
“軍士五百名。”
“有的?!?/p>
“茅草千擔(dān),青布帳幔,鑼鼓全套,還要備酒一席?!?/p>
魯肅不明白了:“要酒席干什么?”
諸葛亮解釋說:“我與大夫要在舟中飲酒取樂?!?/p>
魯肅搖著頭走掉了。
當(dāng)天晚上,魯肅辦齊了一切,諸葛亮請他登船飲酒。
船夫稟報說:“滿江大霧?!?/p>
諸葛亮下令:“將船往北而進(jìn)?!?/p>
魯肅慌了:“曹營在北,去不得的,我要下船了?!?/p>
“船已離岸,下不去了。”諸葛亮舉起酒杯,“大夫請。”
魯肅無心飲酒,渾身顫抖。
當(dāng)船夫報說離曹營只有一箭之地時,諸葛亮說:“吩咐鳴鑼,擂鼓吶喊?!?/p>
咚咚咚咚!
曹操被驚動:“人聲吶喊,想是周郎偷營,吩咐放箭!”
弓箭手射箭。
等船上的草把插滿了箭,船夫們遵令大喊:“南陽諸葛借箭,謝丞相贈十萬雕翎?!?/p>
曹操這才發(fā)現(xiàn)上當(dāng),后悔莫及。
下船后,魯肅說:“諸葛先生,我真是服了你了!”
諸葛亮問:“服我什么?”
“服你的好妙算啊?!?/p>
周瑜正等著將諸葛亮軍法從事呢,沒想到魯肅交來狼牙箭十萬有余。魯肅把草船借箭的事說了一遍,把周瑜說呆了。
周瑜只好擺了酒,為諸葛亮慶功。
周瑜一邊慶功,一邊命令老將黃蓋領(lǐng)三個月糧草,準(zhǔn)備破曹。誰知黃蓋不聽命令,還勸周瑜投降曹操,氣得周瑜要斬黃蓋。后來在眾人請求下,“死罪可免,活罪難饒”,重責(zé)一百軍棍。
魯肅一個勁地為黃蓋向周瑜作揖求情。
但周瑜發(fā)現(xiàn),黃蓋一邊在挨打,諸葛亮一邊不動聲色地照樣喝酒。周瑜氣得發(fā)抖,最后拂袖而去。
魯肅立刻對諸葛亮發(fā)火:“我不服你了!”
諸葛亮問:“怎么又不服我了?”
魯肅說:“剛才周都督怒責(zé)黃蓋,我等都是他帳下之人,不好講情。你是客人,應(yīng)當(dāng)講個人情才是。你卻只知道喝酒,真是豈有此理?!?/p>
“大夫啊,”諸葛亮說,“他二人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與我有什么相干?”
“世上只有愿打,哪有愿挨?來來來,”魯肅舉起拳頭,“我愿打,你可愿挨?”
諸葛亮說:“你家都督與黃蓋定下苦肉之計,讓黃蓋詐降曹操,這瞞得了我嗎?”
魯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又是計??!”
我小時候看過一本小人書,是京劇電影連環(huán)畫《群英會》。其中有這樣的畫面:關(guān)于怎樣對付曹軍,周瑜和諸葛亮都在手心寫字,寫完了亮出來——都是一個“火”。
在戲里,黃蓋挨打是在舞臺中央進(jìn)行的,但我在配畫時把這場面挪到了一邊。為什么呢?因為周瑜對諸葛亮的反應(yīng)是戲里的重要情節(jié),這樣安排可以讓這二人靠近一些。他們中間夾了個魯肅,他正為了給黃蓋求情不停地向周瑜作揖。而周瑜關(guān)心的是他和黃蓋演出的苦肉計能不能瞞過諸葛亮,他看見諸葛亮若無其事地喝著酒(喝酒時用鵝毛扇遮臉,似乎這樣就跟整個世界毫無關(guān)系了)。周瑜把頭上的兩根翎子咬在嘴里,在戲曲里“叼翎子”表示人物十分激動或氣急敗壞。
我們想想,這出《群英會》里出現(xiàn)了之前介紹過的京劇行當(dāng)嗎?沒有花旦,沒有老旦,但有小花臉——蔣干,有大花臉——曹操和黃蓋。周瑜是小生,諸葛亮和魯肅都是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