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佳
(武漢理工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武漢 430070)
插畫角色服飾的風格和功能都具有多樣性,這也是讓角色形象產(chǎn)生變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钍?、色彩、材質、花色圖案、裁剪方式以及細節(jié)與配飾的不同,大眾審美情趣,地域及民族的不同,都會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服飾就是對一個虛擬角色無聲的刻畫和描述,是塑造角色性格與情感的重要基礎。
服飾廓形,即全套服飾外部造型的大致輪廓,它是區(qū)別服飾的重要特征。在插畫設計中,它是角色服飾造型的根本,服飾廓形進入受眾視覺的速度和強度大大高于服飾的其他細節(jié)。受眾在觀察角色時,除去服飾色彩外,最先看到的就是服飾的廓形。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服飾的色彩和廓形決定了插畫中角色的大體形象。
法國時裝設計大師克里斯汀·迪奧將現(xiàn)代服飾廓形分為五種,即A形、H形、X形、T形、O形。我們也可以將這種字母型廓形的獨特性應用在插畫角色服飾設計中以達到塑造理想化角色的效果①。
A形服飾多半是窄肩,由腋下逐漸變寬的版型,它通過收縮肩部,夸大裙擺而造成一種上小下大的梯形印象,使得整個廓形類似于大寫字母A。這種廓形常常用于禮服和演出服的設計中,往往可以塑造出一個穩(wěn)重、優(yōu)雅且浪漫的角色形象。
H形,即矩形,衣著為直筒狀。多半為平肩、不收腰、筒型下擺,其肩、腰和臀的圍度基本是一致的。這種版型的結構線一般以直線為主,簡潔修長,具有中性化的色彩,相對來說比較寬松休閑,適合日常,如直筒裙,直筒外套,這種干凈利落線條也能掩飾腰部的臃腫感,凸顯角色的簡潔大方的個性趨向。
X形,又被稱為沙漏型。這種服飾大多腰部收緊,上下寬敞,肩部線條自然,且有明顯的胸線、腰線和臀線設計,整體的造型類似字母X,是一種具有女性色彩的廓形,這種服飾與女性身體的優(yōu)美曲線完美融合,意在展現(xiàn)和強調女性的魅力,可以充分塑造出優(yōu)雅而又不失活潑感的角色形象。
T形,即倒梯形,服飾的肩部非??鋸垼聰[內(nèi)收,會形成上寬下窄的“T”型視覺效果,在男裝,職業(yè)裝及前衛(wèi)風格服裝設計中常采用。這種廓形結構線以斜線為主,往往能塑造出一種輕快、灑脫而富有男性氣息的角色形象。
O形服飾的肩部、腰部和下擺沒有明顯的棱角,特別是腰部線條寬松,形成橢圓形的視覺形象,多用于創(chuàng)意裝和孕婦裝的設計。這種整體呈現(xiàn)出柔和形態(tài)的服飾會削弱角色的攻擊性,充滿幽默感和時髦的氣息,可以塑造出溫順乖巧的角色形象。
角色服飾的形態(tài)感、材質感、重量感、色彩感都能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形象,不同的線形、筆觸、材質質感、肌理都能給受眾形成不同的知覺感受。因此,在插畫設計中,對角色服飾造型方式的把控也顯得尤為重要。
在創(chuàng)作時,服飾面料要兼具觀賞性和功能性。在面料的選擇上,不同的色彩、成分、結構及質地,平滑與粗糙,軟硬,厚薄,亮光與啞光都能構成服飾的不同風格,并帶給觀者不同的視覺感受、心理感知和人文情懷。
因此,在角色服飾的設計中,要合理運用面料材質,彰顯視覺品質感,提升視覺層次感,并將不同的材質賦予象征性以達到反襯角色性格和畫面主題的效果。如輕盈柔順的絲綢面料、繁縟秀麗的蕾絲面料、透氣朦朧的薄紗面料都能營造出優(yōu)雅大方的角色性格,能很好地襯托角色的氣質。經(jīng)典的條紋和棉、麻、毛線等織物面料都可以塑造出簡約恬靜的角色性格。
早在古代,先人們就對織物上的肌理進行了深入研究,將其作為視覺元素沿用至今。在現(xiàn)代插畫設計中,服飾上的肌理也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材質獨有的印象美感,只有將肌理與肌理、肌理與主題、肌理與藝術環(huán)境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肌理,表達主題。
肌理的表現(xiàn)形式種類多樣且結構豐富,根據(jù)不同的主題去設計不同材質、不同手法的肌理,也會呈現(xiàn)出相應不同的效果,如扎染、蠟染、噴涂、點涂、碎片感、金屬感、絲織感、裂痕感等,藝術家們也一直追求和探尋著多種多樣的材質。
不同的肌理都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元素,而這種各異的視覺元素也對應著相應的功能和風格,將這種視覺符號應用到角色服飾中往往可以傳達不同的信息。
在插畫的角色服飾設計中,肌理的基本形態(tài)可以分為兩大類:有序的、邏輯的肌理結構和無序的、非邏輯的肌理結構??椢铩⒂∷婷?、刺繡等多為有序的肌理結構,而扎染、噴濺、碎片等肌理多呈現(xiàn)出無序、隨機性的肌理效果,這些不同類型的肌理結構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角色的性格和情感特征。
如插畫師森妮擅長塑造嫻靜文雅的少女角色,在她的插畫中常常利用有序的肌理結構服飾如絲織物、印花角色服飾來塑造角色恬靜優(yōu)雅的性格(圖1)。而來自日本東京的插畫師Yuko Utomaru,她的風格與森妮相反,插畫作品用色大膽,用無序肌理結構的服飾塑造出了叛逆好動又青春洋溢,充滿激情且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圖2)
圖1
圖2
服飾色彩的形式美是一種成功的藝術處理,但通過其表面讓觀者接收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層情感和精神才是真正所需追求的終極審美意味和價值。色彩是一種能形成主觀意識的元素,它帶給觀者的感受是客觀事物在其心中的抽象表現(xiàn),《服裝心理學》一書中提及②,色彩實際上是并沒有溫度的,但它經(jīng)過視覺傳遞,并經(jīng)過大腦處理,會給人造成一種思維聯(lián)想從而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在插畫藝術中,色彩搭配無疑也是設計中重要的一環(huán)。根據(jù)畫面主題、風格,以人物性格及其所處環(huán)境合理搭配服飾色彩不僅可以順應整體色彩風格需求,保證畫面的統(tǒng)一性,還可以放大作品的細節(jié),凸顯人物性格特征,提升角色表現(xiàn)力。因此,將色彩的相關原理合理地運用到插畫角色的服飾上可以給予角色更好的說明,從而進一步加強畫面本身的表現(xiàn)力。服飾色彩對角色的塑造具體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表現(xiàn):
不同明度和飽和度的服飾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角色的表現(xiàn)。飽和度不同,畫面感也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吸引力。棉花、雪花這些物體質量都很輕,久而久之,白色在人們心中就有一個固化的印象了,那就是輕,明度較高的顏色因而給人造成較輕的視覺效果。而鋼、鐵等重金屬顏色較深,質量也很重,因此深色也會給人一定的重量感。
明亮清澈的色彩往往給人光明感和輕盈感,可以塑造出恬靜文雅的角色性格。而深沉渾濁的服飾色彩給人壓迫感和重量感,塑造出沉著穩(wěn)重甚至是壓抑邪惡的角色性格。通過服飾色彩的明度和飽和度凸顯角色狀態(tài),能使其形象更加豐滿立體,畫面更具內(nèi)涵美。
角色服飾的飽和度高,則會形成鮮艷、光彩奪目的顏色,使得整個角色看起來活潑鮮明。而角色服飾飽和度低,則更容易塑造比較質樸文靜的角色形象。
正如紅橙黃給人溫暖舒適的感受而藍青紫往往令人覺得冰冷。在插畫中也常常利用冷暖色調構成情緒色彩,結合其他的造型因素,更好地反襯角色的狀態(tài)和心理。
在渲染令人感到緊張、戰(zhàn)栗或是陰暗的反派角色時,可以選擇接近黑色的深沉冷紫色調服飾來凸顯角色性格。相反的,暖色調子往往用來塑造開朗陽光的正派角色。
服飾的和諧與對比是相輔相成的,如在塑造一個溫柔和煦的角色時,往往會為其設計一套素色的連衣裙和同色系的配飾,因為色彩的和諧可以讓觀者感受到素雅、平靜、淡泊的狀態(tài)。
而有一定對比度的色彩則可以塑造出追求自由、非常有自我想法的個性化角色形象,帶給受眾動態(tài)和活潑的感受,過分強烈的撞色對比還會呈現(xiàn)出某種沖突感。
東西方文化差異較大,西方藝術追求美的標準,在服飾顏色的搭配上大多生動且寫實,變化中又賦予統(tǒng)一,往往能塑造出角色高貴文雅,具有美感的氣質。
而東方傳統(tǒng)民間藝術色彩風格自成一派,注重寫意,大多對比強烈且大膽,因此在一些年畫插圖中我們往往能看到角色身著桃紅配粉綠、土黃配藍綠這樣直擊人心的強對比顏色的服飾搭配,也彰顯著相應年代角色的獨特情懷。
圖3
圖4
圖5
圖6
在服飾的基本形態(tài)的塑造中,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包括人體結構、服飾風格、服飾材料、服飾工藝、審美習慣、流行趨勢、社會價值觀等。服飾形態(tài)在設計學領域里有兩層內(nèi)涵,包括服飾外部的物質形態(tài)以及角色穿上服飾以后使觀者所產(chǎn)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兩方面。
人體運動的各個動態(tài)和姿勢都有空間感和立體感,隨著人體的變化,服飾的形態(tài)也會產(chǎn)生改變,使其空間關系更豐富多變,寬松或離體部分的服飾會隨之產(chǎn)生壓縮、膨脹或變形,形成翻飛、搖曳、飄逸、緊貼等不同的形態(tài)。除此之外,材料的不同也會影響服飾的形態(tài)變化的程度,柔軟且流動性強的面料會隨著運動的變化蕩漾起伏,上下飄搖。反之,硬挺的面料運動幅度則較小,運動擺動趨于緩慢。
在插畫設計中,角色服飾僅僅只是貼合人體結構這一點明顯是不夠的,還需要某些帶有感性色彩的形態(tài)變化。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較大的服飾形態(tài)變化配合相應的動作設計也能更好地塑造出動態(tài)的、外向的、好動活潑的開朗角色(圖3),而形態(tài)變化較小的服飾則可以襯托出角色靜態(tài)的、內(nèi)斂的、文靜優(yōu)雅的性格形象。(圖4)
1.從自然中來的圖案
通過簡化、抽象、分解、組合等多種方式對自然界存在的物象進行改造加工,不同的圖案可以塑造不同的個性化角色。例如動物、植物、幾何等圖案,這種圖案的服飾能塑造充滿質樸感和復古感的角色形象,有的甚至裸露皮膚,露出文身圖案,增強角色強悍和野性的性格。
2.從藝術風格中汲取靈感的圖案
每個時代都有其標志性的特點,很多圖案都是從藝術風格中受到啟發(fā)形成的,如圖5中波普藝術風格的圖案有著明亮的色彩和位移過后拼貼組合的視覺圖案,這種圖案的服飾充滿了屬于這個時代特有的張揚和詼諧,凸顯角色的反叛感和幽默感。
1.自然界的原始紋樣
早期的人類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因此他們只能向自然界索取,用樹皮、獸皮等材料制衣以遮羞蔽體,而這些大多取材自大自然物質本身的紋樣又充滿了力量感和生命力,將這些動物的毛皮紋路或是其他自然界植物莖葉紋路這種純天然的紋樣應用到角色服裝設計中往往能增強人物張力,凸顯角色的質樸和野性。
2.符號化的紋樣
具有象征意義的紋樣同樣也能增加服飾的內(nèi)涵,如龍是古代社會群體共同的崇拜對象,是超自然力量的象征,為少數(shù)人獨享,是皇權的重要象征。古代帝王也通常被稱之為真龍?zhí)熳?,他們的朝服大多繡有生動形象且富麗堂皇的龍紋,這也是不可褻瀆的權威的象征,往往能塑造出一個神圣威嚴的霸氣君主形象。
3.簡約化的紋樣
具有特色的簡約化紋樣也可以表達畫面豐富的內(nèi)容和情感,一些簡單的結構如直線、圓圈、方塊等基本符號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視覺、知覺和感覺。設計師常常去發(fā)掘各式各樣的視覺元素以達到最佳的畫面視覺效果。如圖6中的女郎并沒有細致的服飾款式和色彩,僅僅只是利用簡化處理的黑白條紋紋樣作為角色服飾,卻更凸顯了角色成熟、大方的性格特征。
注釋:
①包昌法,徐雅琴.服裝學概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73.
② 劉國聯(lián).服裝心理學[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