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軍,廖蘇奇,龍海榮*,夏祥華,陳乾平,梁潔,韋樹根
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藥用植物園,廣西 南寧,530023)2(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藥材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廣西 南寧,530023)
黑老虎[Kadsuracoccinea(Lem.) A.C.Smith]為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屬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華南和西南地區(qū),在越南和緬甸也有分布。黑老虎的根及蔓莖是一種常用民族藥,在我國壯、瑤族聚居區(qū)應用廣泛?,F代科學研究表明,黑老虎根及蔓莖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木脂素類化合物[1-2]、三萜類化合物[3]等,這些化學成分具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等生物活性[4-5]。黑老虎的果實是藥食兩用的珍稀野生水果,由30~70個小漿果聚合而成聚合果,近球形,熟果呈紅色或暗紫色,果徑6~10 cm或更大,外果皮革質[6]。近年來,黑老虎果作為藥食兩用的新型經濟水果日益受到關注,目前已有不少適種地區(qū)對黑老虎進行人工栽培。
先前的研究主要關注黑老虎根、蔓莖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而黑老虎果實需要進一步研究。目前,已有文獻報道,黑老虎果皮中提取總黃酮,通過對比試驗發(fā)現仿生態(tài)黑老虎果皮總黃酮提取率高,而且藥用價值更高[7];黑老虎果皮的乙醚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抑菌活性[8-9];除了果皮,黑老虎果實的多酚和花色苷類物質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10-11];黑老虎果實多糖提取物制成的抗氧化劑粉末,具有較好的羥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率[12];同時黑老虎果實含有氨基酸、脂肪酸、揮發(fā)油以及微量元素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13-14]。但是,不同產地、不同成熟度的果實營養(yǎng)成分差異較大[15-16],本研究以同一地點采集,成熟度相近的黑老虎果實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果皮及果肉部分,分別比較兩部分的營養(yǎng)成分(包括糖類/單糖組成,粗脂肪/脂肪酸,粗蛋白/氨基酸,揮發(fā)油及礦質元素)并進行評價,為高值化利用黑老虎果實資源提供基礎參考依據。
黑老虎果實采自本課題組科研基地(廣西天峨縣),果實經過處理分為果皮、果肉部分。果皮烘干后粉碎備用,果肉勻漿后凍干,-20 ℃保存?zhèn)溆谩?/p>
D-無水葡萄糖、D-甘露糖、鼠李糖、D-木糖、D-阿拉伯糖、巖藻糖,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阿拉伯糖,北京中科質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37種脂肪酸混合標準對照品,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氨基酸對照品,美國Sigma-Aldrich公司;24元素混合標準溶液(GSB 04-1767-2004)、汞標準溶液(GNM-SHG-002-2013),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硒標準溶液(GSB G 62029-90)、鉬標準溶液(GSB G 62035-90)、鉀標準溶液(GSB G 62011-90)、磷標準溶液(GSB G 62009-90)、鈉標準溶液(GSB G 62004-90),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乙腈(色譜級),美國Fisher Chemical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試劑。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公司;71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810型等離子體質譜儀、Cary 50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CP3800氣相色譜儀、300-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美國瓦里安公司;2300全自動凱氏定氮儀,丹麥福斯;SX-8-10箱式電阻爐,沈陽市節(jié)能電爐廠;DHG-9240A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1.3.1 常規(guī)營養(yǎng)成分測定
水分測定參照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灰分測定參照GB 5009.4—2016《食品中灰分的測定》;粗蛋白測定參照GB 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粗脂肪測定參照GB 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測定》;總糖測定參照GB/T 15672—2009《食用菌中總糖含量的測定》;多糖測定參照SN/T 4260—2015《出口植物源食品中粗多糖的測定 苯酚-硫酸法》;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總糖、多糖結果以干基計。
1.3.2 單糖組成的測定
參照文獻方法[17-18],即分別取1 mL果皮、果肉的多糖溶液于水解瓶中,加入1 mL 4 mol/L三氟乙酸,110 ℃孵育3 h,冷卻室溫后氮吹至干,然后加入1 mL純水溶解得到水解樣品溶液。取0.5 mL水解樣品溶液,加0.3 mol/L NaOH溶液和0.5 mol/L 1-苯基-3-甲基-5-吡咯烷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甲醇溶液各0.5 mL,70 ℃避光孵育100 min,冷卻至室溫后加入0.5 mL 0.3 mol/L HCl溶液,混勻得衍生化樣品。衍生化樣品用氯仿萃取除去PMP,水相離心后取上清液待測。單糖混合對照品溶液同法進行衍生化。
色譜條件:Eclipse Plus C18色譜柱(5 μm, 4.6 mm×250 mm);流動相:V(乙腈)∶V[磷酸鹽緩沖液(pH 6.7)]=17∶83(體積比);檢測波長245 nm;流速1.0 mL/min。測定結果以干基計。
1.3.3 脂肪酸的測定
參照文獻[19]的樣品制備方法和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即分別稱取0.7 g果皮、果肉樣品,置于聚四氟乙烯管中,加入3 mL甲苯和4.5 mL鹽酸-甲醇溶液(體積比1∶20),混勻。通入氮氣密封后置于70 ℃水浴中加熱2 h,取出放冷,然后加入7.5 mL 6%(質量分數) K2CO3溶液、1 mL甲苯,混勻。離心后將有機相轉移至具塞比色管中,用甲苯定容至5 mL,然后加入適量無水硫酸鈉,振搖后靜置5 min,吸取上層溶液進行測定。測定結果以干基計。
1.3.4 氨基酸的測定
參照GB 5009.124—2016《食品中氨基酸的測定》及QB/T 4356—2012《黃酒中游離氨基酸的測定》,將水解后的樣品,以異硫氰酸苯酯(phenyl isothiocyanate,PITC)為柱前衍生化試劑,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黑老虎果皮、果肉的氨基酸含量。色譜條件:Eclipse Plus C18色譜柱(5 μm, 4.6 mm×250 mm);流動相A:V(乙腈)∶V(水)= 8∶2;流動相B:1.64 g無水乙酸鈉,加適量水溶解,加入0.5 mL三乙胺,用水定容至1 000 mL,用20% 乙酸溶液調pH值至6.20;梯度洗脫程序:0 min,8% A;2 min,8% A;10 min,10% A;12 min,19% A;19 min,26% A;21 min,35% A;31 min,46% A;33 min,100% A;36 min,100% A;38 min,8% A;45 min,8% A;檢測波長254 nm;流速1.0 mL/min。測定結果以干基計。
1.3.5 揮發(fā)油的測定
樣品制備: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果皮、果肉樣品中揮發(fā)油,所得揮發(fā)油經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分析檢測。參照文獻[19]的色譜條件進行測定。
1.3.6 礦質元素的測定
樣品制備:分別稱取0.5 g果皮、果肉樣品,置于消解管中,加入5.0 mL HNO3和2.0 mL H2O2,置微波消解儀中進行消解,消解完成后,將消解管轉移至趕酸儀中,趕酸至剩余液體約1 mL,用2%硝酸溶液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搖勻。鋁、鈣、鉀、鈉、鐵、銅和鎂元素通過71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測定;其他元素通過810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測定結果以干基計。
利用Origin 8.0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3對實驗數據進行圖形處理,實驗結果表示為平均值±標準偏差(n=3),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基本營養(yǎng)成分測定結果見表1。結果顯示,黑老虎果皮的灰分含量略高于果肉;果皮和果肉的粗蛋白含量相當,而粗脂肪含量都較低;果肉中總糖含量高于果皮,但多糖含量卻低于果皮,而總糖是單糖、低聚糖和多糖等糖類化合物的總和[20],因而果肉中含有較多的呈甜味的單糖或低聚糖等小分子糖類[21],同時果皮中的多糖類成分值得進一步研究。
表1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基本營養(yǎng)成分 單位:%
多糖作為生物大分子,在生命組織的生長和發(fā)育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多糖具有免疫調節(jié)、抗氧化和抗腫瘤等生物活性作用[22-23]。單糖組成是多糖研究中的重要參數,因此對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多糖進行單糖組成分析(圖1)。果皮、果肉多糖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巖藻糖等9種單糖組成,而且9種單糖的摩爾比(以甘露糖為基準)分別約為1.0∶1.0∶5.0∶26.0∶1.4∶2.6∶4.5∶4.0∶1.1(果皮)、1.0∶0.9∶0.6∶10.9∶3.4∶2.8∶0.8∶2.7∶0.4(果肉)。因此,果皮、果肉兩者多糖的單糖組成相似,但是組成摩爾比例有著明顯不同。果皮和果肉中主要的單糖組成均為半乳糖醛酸,而半乳糖醛酸是果膠的主要組成,因而黑老虎果的果皮及果肉中多糖可能含有果膠性成分。
a-果皮;b-果肉1-甘露糖;2-鼠李糖;3-葡萄糖醛酸;4-半乳糖醛酸;5-葡萄糖;6-半乳糖;7-木糖;8-阿拉伯糖;9-巖藻糖圖1 黑老虎果單糖組成的高效液相色譜圖Fig.1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of monosaccharide composition of K.coccinea fruit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脂肪酸種類及含量列于表2,果皮中檢測到15種不同脂肪酸成分,主要含有棕櫚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其飽和脂肪酸含量為2.977 mg/g,占總脂肪酸含量的43.79%,以棕櫚酸為主;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3.822 mg/g,占總脂肪酸含量的56.21%,果皮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果肉中檢測到19種不同脂肪酸成分,主要含有十三烷酸、棕櫚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其主要脂肪酸類型與果皮相似,果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為13.766 mg/g,占總脂肪酸含量的70.61%,以十三烷酸、棕櫚酸為主;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5.730 mg/g,占總脂肪酸含量的29.39%,果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從脂肪酸組成角度揭示了黑老虎果的果皮、果肉的脂肪酸成分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表2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脂肪酸組成與含量Table 2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peel and pulp of K.coccinea fruit
必需脂肪酸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必需脂肪酸可防止人體熱量散失,而且在心血管和免疫系統(tǒng)運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24],但人體自身無法產生,必須從食物中獲取。果皮和果肉中都含有亞油酸和α-亞麻酸,這是人體必需的2種多不飽和脂肪酸,而且亞油酸和α-亞麻酸總量分別占果皮、果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85.92%、90.99%,黑老虎果實可能成為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來源。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議日常膳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ω6/ω3)不超過10,理想比值為1.11~1.33,而果皮和果肉的ω6/ω3分別為1.13和0.66。
1-天冬氨酸;2-谷氨酸;3-絲氨酸;4-甘氨酸;5-組氨酸;6-精氨酸;7-蘇氨酸;8-丙氨酸;9-脯氨酸;10-酪氨酸;11-纈氨酸;12-蛋氨酸;13-胱氨酸;14-異亮氨酸;15-亮氨酸;16-苯丙氨酸;17-賴氨酸a-氨基酸對照品;b-黑老虎果皮;c-黑老虎果肉圖2 高效液相色譜圖Fig.2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對于人體營養(yǎng)和生理代謝有著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本文測定了17種氨基酸(未檢測色氨酸,圖2),果皮、果肉中都含有7種必需氨基酸(包括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二者必需氨基酸總量分別為10.47、13.53 mg/g,氨基酸總量分別為30.50、49.09 mg/g,可見,果肉的必需氨基酸總量和氨基酸總量都高于果皮,而且果肉中的必需氨基酸總量和氨基酸總量高于葡萄、龍眼等[25]水果。果皮和果肉中的鮮、甜味氨基酸[26](谷氨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分別為16.143、28.895 mg/g,藥用氨基酸(天冬氨基酸、谷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蛋氨酸)分別為17.301、29.334 mg/g,而且果皮的鮮甜味氨基酸和藥用氨基酸含量都低于果肉的,而且兩者的甜味氨基酸和藥用氨基酸含量都占各自氨基酸總量的50%以上。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WHO提出的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必需氨基酸模式[27]計算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比分——必需氨基酸比分[17, 28](essential amino acid scores,EAA scores,即待測蛋白質某氨基酸含量與雞蛋全蛋白相應氨基酸含量比值)和氨基酸比值系數(amino acid ratios coefficient,RC)[29](即EAA scores與EAA scores的均數比值)。果皮、果肉的必需氨基酸比分見表3,得出果肉中必需氨基酸組成比例與氨基酸模式接近程度較高,因此果肉作為黑老虎果的可直接食用部分,其蛋白質較為優(yōu)質。氨基酸比值系數RC值>1[29],說明該必需氨基酸相對過剩,RC值<1,說明該必需氨基酸相對缺少,因此果皮及果肉的賴氨酸為第一限制氨基酸,據文獻報道,紫果西番蓮、芒果、臍橙、木瓜這些水果富含賴氨酸,如果在膳食中合理利用水果間必需氨基酸的差異性,給予互補,則蛋白質的利用率將大為改善[30]。
表3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氨基酸組成與含量Table 3 Amino acid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peel and pulp of K.coccinea fruit
由圖3和表4可知,黑老虎果的果皮及果肉的揮發(fā)性成分種類和相對含量不同,果皮揮發(fā)油中鑒定出35種揮發(fā)性成分,包含萜烯類(25種)和醇類化合物(10種);果肉揮發(fā)油中鑒定出30種揮發(fā)性成分,包含萜烯類(19種)、醇類(10種)和酯類化合物(1種);果皮及果肉中揮發(fā)性成分主要是萜烯類和醇類化合物,而萜烯類化合物在果皮及果肉的揮發(fā)性成分中占比最大。
表4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揮發(fā)油組成與相對含量Table 4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peel and pulp of K.coccinea fruit
果皮的主要揮發(fā)性成分包括β-石竹烯(28.77%)、γ-杜松烯(9.975%)、β-花柏烯(6.881%)、α-石竹烯(5.990%)和β-桉葉油醇(6.671%),果肉的主要揮發(fā)性成分包括β-石竹烯(31.80%)、γ-杜松烯(10.43%)、β-花柏烯(9.374%)、α-石竹烯(4.652%)和β-桉葉油醇(7.764%)。由此可見果皮、果肉有著相同的主要揮發(fā)性成分,但相對含量有差異。據報道,β-石竹烯是一類天然的有香味的倍半萜類化合物,可以用作食品用天然香料[31],香橙烯和香樹烯是精油中常見的香氣成分[32],而果皮和果肉中均含有香橙烯和香樹烯,同時β-石竹烯在果皮和果肉中的占比最高。
a-果皮;b-果肉圖3 黑老虎的揮發(fā)油總離子流圖Fig.3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essential oil of K.coccinea fruit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礦質元素組成見表5。常量元素中,鉀含量最高,鈉含量最低,果皮及果肉都呈現高鉀低鈉的特點,而鉀和鈉元素對于維持滲透壓有著重要作用;鈣和鎂能夠促進骨骼的生長和發(fā)育[33],黑老虎果實富含鈣和鎂,果皮的鈣含量高于果肉的,而鎂含量卻低于果肉的。磷對核酸、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和磷脂的形成至關重要[34],果肉的磷含量高于果皮的。
表5 黑老虎果的果皮和果肉的礦質元素組成與含量Table 5 Mineral elements composition and contents of the peel and pulp of K.coccinea fruit
微量元素中,黑老虎果實的錳含量最高,且果皮(284.46 mg/kg)遠高于果肉(58.94 mg/kg);鐵離子與紅細胞形成以及免疫有關,鋅離子參與體內多種酶的合成,具有催化、調節(jié)等生理功能[35],果皮和果肉的鐵、鋅含量高于柚子、荔枝、葡萄等水果[35]。硒對于維持人體正常代謝,特別是對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36],果皮的硒含量(0.86 μg/100g)略高于果肉的硒含量(0.59 μg/100g),果皮和果肉的硒含量高于文獻報道的葡萄(0.64 μg/100g)、獼猴桃(0.53 μg/100g)及梨(0.47 μg/100g)、蘋果(0.13 μg/100g)的硒含量[37]。此外鎳、鉬、鍶等微量元素對人體的生長和發(fā)育也起著重要作用,而且黑老虎果實中重金屬元素含量遠低于標準《GB 2762—2017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規(guī)定的限量值。
黑老虎果實是一種新型的水果資源,其果皮相對較厚,對其果皮和果肉的營養(yǎng)成分進行分別分析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本研究以黑老虎果實的果皮和果肉為研究對象,比較其營養(yǎng)成分(糖類/單糖組成,粗脂肪/脂肪酸,粗蛋白/氨基酸,揮發(fā)油及礦質元素)的差異。結果表明,黑老虎果皮和果肉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糖類物質、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礦物質)且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糖類是黑老虎果實的主要成分,果皮中所含的果膠性多糖具有進一步開發(fā)的潛力。將黑老虎果實分成果皮和果肉分別進行分析,對精細化、高值化利用黑老虎果實具有指導意義,本研究也可為黑老虎果實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