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革
曾經(jīng)在京東買到一本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香港文學散步》,(2015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編著者是小思。
小思老師原名盧瑋鑾,上世紀30年代生于香港,是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也是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這次是我第一次讀小思老師的書,便感受到了其文字的清新、簡潔。
這本二百余頁的小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憶故人,回顧一些文化名人在歷史上與香港的交集;二是臨舊地,談?wù)勏愀垡恍┲奈幕z跡。三是附錄。對于自己這樣一個常去那里淘書的書蟲來說,頗感親切,竟然一口氣讀完了它。
小思老師在該書的序言《歷史有情,人間有意》中說到:“散步,包括思想散步與感情散步。我們踏著前人步跡,跨越時空,走進現(xiàn)場。感受當年活的文化,感觸與吾土的關(guān)系,領(lǐng)略一些鑒往知來的道理?!爆F(xiàn)在,就讓我們翻開這本書,跟著小思老師去散散步吧。
憶故人部分談及以下幾位人物:
蔡元培。蔡元培先生是著名教育家,曾經(jīng)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小思老師稱其為“思想指導者”。他所提倡的“囊括大典,網(wǎng)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影響深遠。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居港養(yǎng)病,1940年病逝于此。書中收有蔡先生《在香港圣約翰大禮堂美術(shù)展覽會演詞》和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一首《蔡元培墓前》。順便提一句,蔡先生當年編纂的那本《中學修身教科書》,堪稱經(jīng)典。
魯迅。上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期間,應(yīng)邀赴港在青年會作過兩次演講,一次講的是《無聲的中國》,另一次講的是《老調(diào)子已經(jīng)唱完》。小思老師在書中收有后一篇,同時將自己的舊作《仿佛依舊聽見那聲音》收入其中,懷念之情溢于言表?!傲赀^去了,你試試站在小禮堂中,依舊,仿佛聽見魯迅的聲音?!绷硗?,她還在對話中談到魯迅先生因為殖民地的緣故極不喜歡香港。據(jù)我所知,先生收在《而已集》中的兩篇文章:《略談香港》和《再談香港》,已經(jīng)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意思了。
許地山:許地山生于臺灣,筆名落花生:1935年,在胡適推薦下,出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教授,小思老師說許在港七年,毫不客氣地指出殖民地教育的毛病,建議香港教育改革,為此四處奔波演講。1941年因心臟病發(fā)去世。書中收有許地山的名篇《落花生》以及施蟄存的《許地山先生挽詞》。
戴望舒。1938年,戴望舒攜妻來港,居住在港島薄扶林道林泉居。在前后幾人中,戴望舒是居港時間最長的一位。淪陷期間,曾因從事抗日文藝活動被日軍逮捕,拘押在域多利監(jiān)獄。在獄中,詩人寫下《獄中題壁》和《我用殘損的手掌》。書中收有上述名篇以及一些域多利監(jiān)獄的圖片,還有葉靈鳳1957年寫的《望舒和災(zāi)難的歲月》。此外,小思老師還將戴望舒的《香港的舊書市》一文收入其中°可惜的是,文中談及的那些舊書攤、舊書店如今已經(jīng)不復存在。
蕭紅。當年為了逃避戰(zhàn)亂來到香港,然而,卻在恐懼與疾病的折磨下死在戰(zhàn)地醫(yī)院,年僅三十一歲。盡管只有不到兩年時間,但她在那里完成的重要作品仍有《呼蘭河傳》《馬伯樂》等。小思老師認為蕭紅剛烈的性格,超越了很多現(xiàn)代女性。蕭紅死后,她的骨灰一半埋在香港淺水灣,后遷葬廣州,小思老師以一篇《寂寞灘頭》對此作了記述;另外一半則埋在圣士提反女子中學校園。
臨舊地部分涉及以下幾處地方:
孔圣堂??资ヌ梦挥诟蹗u加路連山道,南華會對面。1935年落成以后,每年都會進行祭孔活動。同時,從30年代到50年代,又與新文學活動發(fā)生了緊密的聯(lián)系,茅盾、郭沫若曾在這里演講,這里又成為了香港文藝活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場所。書中收有郭沫若《三個作家講文藝問題》(節(jié)錄)一文。
學士臺。學士臺位于港島蒲飛路巴士總站朝海方向?qū)﹂_處。小思老師說:在上世紀30年代,此地聚集的都是一些著名的文人.畫家、詩人、作家、記者、編輯等等,他們都將寫入日后的中國文學史、繪畫史。此地曾被稱為香港的拉丁區(qū)。書中收有施蟄存的《薄鳧林雜記》和穆時英的《懷鄉(xiāng)小品》。
六國飯店。六國飯店位于告打士道。舊六國飯店已拆毀,現(xiàn)在能看到的是重建后的六國飯店。小思老師說:抗戰(zhàn)時期逃難到香港來的,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人多住于此。大型的文藝活動要到40年代后半葉,才在它的大禮堂舉辦,那時能容納二百多人的禮堂,在當時的香港并不多見。郭沫若、柳亞子、茅盾、胡愈之等均曾來過此處。
達德學院。青山新墟的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即舊達德學院所在。上世紀40年代,一群有政治理想的文人,在蔡廷鍇將軍借出來的別墅里,創(chuàng)辦了香港達德學院。學院里人才濟濟,千家駒、薩空了、胡繩、司馬文森等均在這里任教。小思老師說他們試行的民主治校理念,著實讓港英政府嚇出一身冷汗。書中收有黃藥眠的《論民主運動中的高等教育》一文,以及小思老師整理的《達德學院大事記》。
遺憾的是,以上幾處地方自己竟然一處也未去過。
附錄部分:
先是一篇小思老師的《張愛玲與壬安憶的香港》,張的《傾城之戀》就是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對于被戰(zhàn)火困在其中的范柳原和白流蘇,對于淺水灣和鳳凰木,均有細膩描寫。接著談及王的《香港的情與愛》中的舞臺也在香港,講述臺商老魏和內(nèi)地移民逢佳發(fā)生在這里的“愛情故事”,九龍的麗晶大酒店,灣仔的合和中心,北角的酒樓等等,均出現(xiàn)在小說里。
再是一篇沈舒的訪談錄,稱贊小思老師是香港文學散步的倡導者,除著書立說外,還親身帶領(lǐng)教師、學生及公眾人士重訪昔日文人走過的路。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努力,香港文學散步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匚幕逃缤苿游膶W閱讀風氣的方法。
最后是延伸閱讀,介紹一些有關(guān)的作者及其作品。
好了,和小思老師的散步就到這里吧。那么,從中能夠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啟示呢?我以為,就內(nèi)地而言,是更有條件推行上述這一文學散步方法的。比如說:北京文學散步、上海文學散步、西北文學散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