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雄
《琴學入門》最早刻本產(chǎn)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作者張鶴,字靜薌,浙江瑞安人。張鶴是上海玉清觀的道士,擅長詩、書、琴、畫,曾師從柘浦祝鳳喈先生學琴。祝鳳喈,字桐君,19歲便從其胞兄祝鳳鳴學琴,致力于琴學30余年,著有《與古齋琴譜》。張鶴把祝氏家傳秘譜加上工尺譜,又整理了《與古齋琴譜》中關于古琴的論述,編輯成為這部《琴學入門》,甫一出版,便風靡一時。后來,同治十二年(1873)、光緒七年(1881)該書兩度重刻再版,可以說,是清末最流行的人門琴書之一。
《琴學入門》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論琴,下卷記譜。一種版本為四卷本。上卷(卷一)摘錄《與古齋琴譜》的內(nèi)容。張鶴的古琴師傅祝鳳喈先生多年搜集明、清兩朝30多種古代琴譜,經(jīng)過比較,認為蘇琴山的《春草堂琴譜》最為優(yōu)秀,后以此為基礎,撰寫了《與古齋琴譜》,并創(chuàng)立了浦城琴派。另外,上卷還收有《左右手指圖說》,共有左右手指按弦手勢32種,圖文并茂,刻印精美。
下卷(卷二、三、四)為琴譜二集,張鶴按琴曲分為五調(diào)以別五音共收20首古琴名曲譜,其中《風云際會》《漁樵問答》《平沙落雁》《石上流泉》《陽關三疊》《古琴吟》6首曲目,為祝鳳喈先生家傳秘譜。所收琴譜中,有十曲在指法減字譜的旁邊注有工尺譜字,其中又有五曲另備所謂音節(jié)譜,即在工尺字旁用貼拍的方法記寫琴曲的節(jié)奏。以往古琴的減字譜只記音位、指法,不記音高、節(jié)奏,這種合參譜式對古琴發(fā)展以及古曲的傳承頗為重要。
《琴學入門》出版后,好評如潮,影響甚大,初學者紛紛以之為入門必讀。但是,個別行家里手仍然在書中發(fā)現(xiàn)些許謬誤。祝鳳喈先生也發(fā)現(xiàn)書中有不盡人意之處,本來想親自重新校訂,卻不料因病忽然離世。而張鶴先生也因眼病無法親自校對,只好委托玉清宮的道士取原稿再校一遍,結果發(fā)現(xiàn)《莊周》《風云》等5首曲子的原稿已失,故第二種版本的《琴學入門》卷三、卷四只收入15首曲譜。
第三個版本,上卷內(nèi)容沒有什么變化,下卷略有不同,其卷首頁下刻“同治癸酉重?!迸朴?、題署“鐵沙潤李士重校”“柘浦祝桐君先生鑒定”“城野鶴道人張靜薌輯、金閶子仙吳嗣昭參訂”;另一個版本署名題寫為“上海邑廟玉清宮道人張鶴靜薌輯,徒陸琮少云???。
下卷曲譜中,有十曲在指法減字譜的旁邊注有工尺譜字,其中又有五曲另備音節(jié)譜,分“夾鐘均(韻)、中呂均(韻)、夷則均(韻)、無射均(韻)”,其中,夾鐘均下收《春山聽杜鵑》《搗衣》兩曲;中呂均下收《平沙落雁》《石上流泉》《漁樵問答》《高山》《圯橋進履》《鷗鷺忘機》《梧葉秋風》《歸去來辭》《談章》九曲;夷則均下收《挾仙》《樵歌》兩曲;無射均下收《陽關三疊》《靜觀》兩曲。
古人說:“高山流水覓知音?!惫徘僖魳罚侵袊幕闹匾M成部分,古琴曲譜中收集的《陽關三疊》漁樵問答》《高山》《流水》等名曲,至今仍流行于世,成為中華文明的優(yōu)秀代表,傳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