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璐 何彥楠
近日,法國外交部就中國議題連續(xù)向中方開炮,外長勒德里昂連發(fā)兩條推文表示要“召見”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對此,中國駐法大使館霸氣回應:今天沒空,明天再說。即便到了當面會談時,盧沙野也是不卑不亢,嚴正要求對方停止“毒化中法關系”。霸氣、硬核成了部分西方媒體寫到盧沙野時常用的字眼。
“瘋狗”和“戰(zhàn)狼”
此次爭議最初由2月一起事件引發(fā)。當時,法國參議院“臺灣交流和研究小組”主席阿蘭·理查德正在籌備今年夏天的“國會訪臺團”,借口是“借鑒防疫經驗”。
盧沙野從法國參議院網站中得知此事后,立刻致函理查德,要求取消行程。信函中盧沙野嚴正聲明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法方這樣的行為會給“臺獨”勢力發(fā)送錯誤的政治信號,中方要求法方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消息傳出后,3月19日,法國反華學者安托萬·邦達茲稱“這是中方對法國民主制度的介入”。面對如此明目張膽地挑釁和抹黑,中國大使館在推特上貼出了邦達茲的推文,并對其進行駁斥。
對于中國大使館的反擊,一些法國媒體指責中國不尊重法國學者的“言論自由”,稱中國外交“畫風粗野”“戰(zhàn)狼外交”。
面對這些毫無根據(jù)的批評抹黑,中國大使館3月21日回應稱“如果真有‘戰(zhàn)狼,那一定是因為‘瘋狗太多太兇”。次日,中國政府對歐盟方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以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的人員和實體實施了制裁。當日,法國外交部表示要“召見”盧沙野,當面對他傳達法國的立場。
相比于法方的憤怒跳腳,中國駐法大使館反客為主,淡定回復:大使今天沒空,明天將另行前往法國外交部進行交涉。3月23日上午,盧沙野前往法國外交部進行交涉,嚴肅要求法方立刻停止“毒化中法關系”的行為。
“火藥味”和“潑臟水”
今年56歲的盧沙野出生于江蘇南京市。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他都在南京外國語學校學習法語。2009年到2016年,盧沙野擔任外交部非洲司司長。2019年7月,在擔任了2年的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后,他出任駐法國大使。
盧沙野曾多次霸氣反擊西方惡意言論。針對西方媒體一度掀起的“中國崩潰論”,盧沙野撰文指出,“中國崩潰論”之所以一再“崩潰”,就是因為發(fā)表這種言論的人僅僅從西方經濟學書本出發(fā),來“套”中國經濟現(xiàn)實。
新冠肺炎疫情剛暴發(fā)時,法國RMC電視臺問盧沙野:“特朗普近日公開稱中國撒謊了,中國真實疫情死亡人數(shù)遠高于官方數(shù)據(jù)。這是真的嗎?中國隱瞞了嗎?”盧沙野直接反問:“他希望中國的死亡人數(shù)是多少?!”
在接下來的答問中,他繼續(x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馬克龍總統(tǒng)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顯然在中國發(fā)生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您對此作何回應?”盧沙野答:“因為制度不同,一個國家無法知道其他國家發(fā)生的所有事情。馬克龍總統(tǒng)說‘在中國發(fā)生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同樣,我們也可以說不知道在法國發(fā)生的所有事情,這得由法國政府說?!?/p>
刀叉和筷子
生活中的盧沙野熱情好客,經常邀請法國朋友來使館吃中餐,他還教他們學習用筷子。不過,盧沙野去法國朋友家里做客時,也會尊重對方的飲食習慣,選擇用刀叉。
“單從吃飯這件事就能得出一個道理,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雙方的差異沒有優(yōu)劣之分。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長處,同時尊重和欣賞別人的長處,相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盧沙野說。(摘自《環(huán)球人物》)